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978
典故
2
词典
6
分类词汇
4840
佛典
1
其它
129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233
234
235
236
23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239
240
241
24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赐尺
对赐
恩慰
法衮
警鼓
具君
鸾辇
龙飞榜
龙虎旗
六宅使
龙旟
笼门
履籍
率耕
廉级
《漢語大詞典》:
赐尺(賜尺)
(1).天子以尺赐臣下。以此勉励臣下治理政事裁度有方。
《
新唐书·李泌传
》
:“ 泌 谓:‘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因赐大臣戚里尺,谓之裁度。’” 唐
吕渭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
诗:“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
(2).指天子所赐之尺。 唐
李舟
《谢敕书赐腊历口腊等表》
:“颁赐尺於王度,布新歷於荒陬。”
分類:
臣下
以此
勉励
治理
政事
裁度
有方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对赐(對賜)
旧时官吏受职或加封,入朝谢恩时皇帝所给予的赏赐。 宋
宋敏求
《
春明退朝录
》
卷下:“凡拜职入谢,多有对赐。” 宋
宋敏求
《
春明退朝录
》
卷下:“ 王冀公 以参知政事判 大名府 ,召还,加邑封。时 契丹 方讲好, 真宗 欲重其事, 冀公 入谢,特命以衣带鞍马赐之。自后二府转官、加阶勋封邑入谢,并有对赐。”
分類:
官吏
受职
加封
入朝
谢恩
帝所
给予
赏赐
帝王
《漢語大詞典》:
恩慰
谓帝王的慰问。
《
后汉书·耿弇传
》
:“ 弇 説护军 朱祐 ,求归发兵,以定 邯郸 。 光武 笑曰:‘小儿曹乃有大意哉!’因数召见加恩慰。”
分類:
帝王
慰问
《漢語大詞典》:
法衮(法袞)
皇帝的礼服。 宋
梅尧臣
《和谢希深会圣宫》
:“粹仪神雾拥,法袞绣龙升。”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
:“侍臣严虎帐,法袞被龙章。”
分類:
礼服
帝王
《國語辭典》:
警鼓
拼音:
jǐng gǔ
用来报告非常事变的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使人止之。」
分類:
报警
子车
车驾
出行
警卫
乐曲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具君
徒有名位而不尽职的君主。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六十篇》
:“不以 尧 舜 之心为君者,具君也。不以 伊尹 、 周公 之心为臣者,具臣也。”
分類:
有名
名位
不尽
尽职
帝王
《漢語大詞典》:
鸾辇(鸞輦)
天子的车乘。 唐
李白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诗:“幸陪鸞輦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分類:
车乘
帝王
《漢語大詞典》:
龙飞榜(龍飛榜)
新皇帝即位后第一次考试选士,称“龙飞榜”。 宋
赵升
《
朝野类要·举业
》
:“往年遇主上即位以后第一次选士,谓之龙飞榜。” 宋
苏轼
《论特奏名》
:“臣等自入贡院,四方免解举人投状。称今来是龙飞榜,乞为敷奏法外推恩者,不可胜数。” 宋
周密
《
齐东野语·奇对
》
:“ 度宗 龙飞榜, 陈文龙 为廷魁, 胡跃龙 为省元。”
分類:
第一次
考试
试选
选士
帝王
元年
《漢語大詞典》:
龙虎旗(龍虎旗,龍虎旂)
亦作“ 龙虎旂 ”。绘有龙虎的旗帜。皇帝的仪仗。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
之一:“ 永王 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明
黄佐
《临江道中》
:“长鲸已堕 黄石磯 ,大将犹搴龙虎旂。” 清 遁庐
《童子军·割发》
:“一半是怜那同胞空碎螳螂臂,一半儿是愤那异族偷窥龙虎旗,多只为髮界嘵嘵慨誓师。”
分類:
龙虎
旗帜
仪仗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六宅使
唐 宋 时皇帝诸子年长后分院居住,并置十宅、六宅使负责管理诸宅院事务。后只称六宅使。 宋 高承
《
事物纪原·横行武列·六宅
》
:“
《宋朝会要》
曰: 唐 置十宅、六宅使,以诸王所属为名,或总云十六宅,后止云六宅。 宋朝 因之。”
《
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
》
:“ 高绍基 屡奏杂虏犯边,冀得承袭,帝遣六宅使 张仁谦 诣 延州 巡检, 绍基 不能匿,始发父丧。” 胡三省 注:“
《
职官分纪
》
曰: 唐 置十宅、六宅使,以诸王所属为名,或总云十六宅,后止曰六宅。”
分類:
诸子
年长
居住
负责
管理
宅院
事务
帝王
《漢語大詞典》:
龙旟(龍旟)
龙旗。借指皇帝。 唐
许浑
《骊山》
诗:“凤驾北归山寂寂,龙旟西幸水滔滔。”
分類:
龙旗
帝王
《漢語大詞典》:
笼门(籠門)
宋 代,皇帝因雨不朝,传旨群臣向殿门跪拜后退出,谓之笼门。 清
袁枚
《
随园随笔·政条
》
:“ 宋 制,紫宸垂拱常朝,遇雨则传旨拜殿门下,谓之笼门。”
分類:
不朝
殿门
跪拜
后退
退出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履籍
亦作“ 履藉 ”。 谓登天子之位,继承帝业。
《
荀子·儒效
》
:“ 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屏 成王 而及 武王 ,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 周 也,履天下之籍,听天下之断。”
《
金史·撒改传
》
:“ 穆宗 履藉父兄趾业,锄除强梗不服己者,使 撒改 取 马纪岭 道攻 阿疎 。”
分類:
登天
继承
帝业
帝王
《漢語大詞典》:
率耕
古代天子欲劝天下务农,为表示身先天下,故于孟春之月亲耕籍田,谓之率耕。
《
史记·孝文本纪
》
:“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分類:
天下
务农
先天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廉级(廉級)
犹堂陛。廉,堂的侧边。比喻君主的尊严。
《宋史·洪咨夔传》
:“权不归人主,则廉级一夷,纲常且不立,奚政之问?”参见“ 廉远堂高 ”。
分類:
侧边
尊严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廉远堂高(廉遠堂高)
喻君主的尊严。语出
《汉书·贾谊传》
:“人主之尊譬如堂,羣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 清
陈康祺
《壬癸藏札记》
卷六:“自古君臣定分,廉远堂高,即軫念贤劳,推恩勛旧,亦必无纶音愷惻,浹沁心脾,至於此极者也。”
分類:
尊严
帝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