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海粉
食物名。即今经干燥后之刺海兔卵,供食用。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海粉乃龟黿之属腹中肠胃也,以巨石压其背,则从口中吐粉,吐尽而毙,名曰海粉马。持斋者常误食之。”
《國語辭典》:烘箱  拼音:hōng xiāng
一种利用电热使物体乾燥的电器。将物体放入烘箱内,自箱底加热,使箱内空气流通,去除水分,而使物体乾燥。
《國語辭典》:便秘(便祕)  拼音:biàn bì
因粪便在大肠的时间停留过长,致大量乾硬粪便堆积在降结肠,造成排便不顺,称为「便秘」。也称为「便闭」。
《國語辭典》:卬燥  拼音:áng zào
地势高而乾燥。《新唐书。卷一九一。忠义传上。安金藏传》:「地本卬燥,泉忽涌流庐之侧。」
分類:地势干燥
《漢語大詞典》:筚拨(蓽撥)
植物名。多年生藤本植物。中医用干燥果穗入药。说郛卷一百引 唐 锺辂 前定录·张宝藏:“ 太宗 苦于气痢,众医不效…… 寳藏 尝困是疾,即具疏以乳煎蓽拨方进,上服之立瘥。”
《漢語大詞典》:暴晒(暴曬)
(1).将物体置于阳光下使之干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灵牀上屏风平生旧物,屋漏沾溼,出暴晒之。”汉书·宣帝纪“为取暴室嗇夫 许广汉 女” 唐 颜师古 注:“暴室者,掖庭主织作染练之署……取暴晒为名耳。”
(2).太阳把光线投射到物体上。 艾青 《房顶》诗:“不是受烈日暴晒,就是受暴雨浇灌。”
《國語辭典》:大陆性气候(大陸性氣候)  拼音:dà lù xìng qì hòu
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较小的气候类型。特徵为夏热冬冷,年温差、日温差大,雨量较少且季节分布不平均,大多集中在夏季。
《國語辭典》:虫胶(蟲膠)  拼音:chóng jiāo
由同翅目胶虫科的昆虫分泌的胶汁所凝成的物质。可用来制造唱片、漆片和电气绝缘材料。
《漢語大詞典》:唇焦口燥(脣焦口燥)
犹口干舌燥。形容费尽口舌。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脣焦口燥:口唇干燥。形容费尽口舌以致疲倦。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脣,一本作“ 唇 ”。参见“ 口燥唇乾 ”。
《國語辭典》:口燥唇乾(口燥脣乾)  拼音:kǒu zào chún gān
形容口渴、焦灼或费尽口舌。汉。无名氏〈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作「口乾舌燥」。
《漢語大詞典》:生坯
陶、瓷土、耐火材料等经加工、成形、干燥但未烧成的半制品。
《漢語大詞典》:晒曝(曬曝)
放在日光下使干燥。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枣:“其未乾者,晒曝如法。”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风俗·六月六日:“六月六日本非令节,但内府皇史宬晒曝列圣实録,列圣御製文集诸大函,则每岁故事也。” 清 唐孙华 《挑菜》诗:“碧水濯来宜晒曝,青盐糝罢谨封泥。”
分類:日光干燥
《漢語大詞典》:拘坼
亦作“ 拘拆 ”。 皮肤因受冻或干燥收缩而裂开。庄子·逍遥游“ 宋 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晋 郭象 注:“其药能令手不拘坼,故常漂絮於水中也。”一本作“ 拘拆 ”。 清 方以智 通雅·身体:“龟手,拘拆也。”
《漢語大詞典》:木盐(木鹽)
(1).果实名。盐麸子的别名。通志·昆虫草木二:“盐麩子曰叛奴盐……其实秋熟为穗,著粒如小豆,其上有盐如雪,可以调羹。戎人亦用此,谓之木盐。”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盐麸子﹝集解﹞引 陈藏器 曰:“ 吴 人谓之盐麩,戎人谓之木盐。”
(2).干燥时泌盐植物树叶上出现一层盐霜,可以刮取下来食用,谓之木盐。也叫树叶盐。或谓其地水气咸,凝盐生树上。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食盐:“木盐生於树。”参阅魏书·勿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