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天文时(天文时)  拼音:tiān wén shí
平均太阳时。其法自正午起至翌日正午止,连续作二十四小时计算,不分上下午。也称为「天文日」。
《漢語大詞典》:滑距
飞机螺旋桨的有效螺距及其平均几何螺距之差,常以后者的百分比来表示
沿着断层面两点的实际相对位移,这两点以前是邻接的,各在断层的一侧
《漢語大詞典》:基价(基價)
(1).计算各个时期的平均物价指数时,用来作为基础的某一固定时期的物价。
(2).对外贸易中,根据双方协议,以商品的一定品质为基础所计算的价格。交货时如货品与规定条件有出入,则按约定办法,就基价进行增减。
《漢語大詞典》:海岸带
海水对陆地作用的地带。包括海岸、潮间带(平均低潮线和平均高潮线之间)、水下岸坡(平均低潮线以外的浅海地带)等三个部分。
《國語辭典》:巴尔喀什湖(巴爾喀什湖)  拼音:bā ěr kā shí hú
Balkhash Lake
湖泊名。位于中亚细亚东部的咸水湖。面积约八千六百方哩,湖面标高三百多公尺,内有伊犁河注入。
《國語辭典》:打平火  拼音:dǎ píng huǒ
大家平均分摊餐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众人又说不好独难为他一个,我们大家凑些,打个平火。」
《漢語大詞典》:东非高原
在非洲东部。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属热带草原气候。农业较发达。
《國語辭典》:吃大锅饭(吃大鍋飯)  拼音:chī dà guō fàn
1.多数人合伙吃的普通饭菜。
2.大陆地区或用以比喻不计劳力付出的多寡,而酬劳均相同。
《國語辭典》:平均工资(平均工資)  拼音:píng jūn gōng zī
将一段期间内支付的薪资除以天数,所得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工资」。
《国语辞典》:平均寿命(平均寿命)  拼音:píng jūn shòu mìng
一国死亡者的平均年龄,即为该国的平均寿命。
《漢語大詞典》:圣库(聖庫)
太平天囯 实行生活必需品平均分配的制度,称其所建立的国库为“圣库”。规定全体衣食俱由圣库开支。但至后期,圣库制度虽仍在 天京 施行,但高级官员已先蓄私产,缴获归公的原则亦已无形破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继自今,其令众兵将,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寳、绸帛、寳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五节:“在平均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又产生圣库(藏银钱)、圣粮(藏米粮)制度……每逢礼拜日,各官开单赴圣库、圣粮领礼拜钱、粮米油盐及祭上帝物品。”
《漢語大詞典》:日平度
太阳视运动的平均速度。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至 熙寧 五年, 卫朴 造《奉元历》,始知旧蚀法止用日平度,故在疾者过之,在迟者不及。”
《國語辭典》:人口密度  拼音:rén kǒu mì dù
人口在某一时间于特定地理区域内,单位面积的人口数。
《國語辭典》:三一三十一  拼音:sān yī sān shí yī
珠算口诀之一。后借用为平均分配为三之意。《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他原想著这是点外财儿,……不料给当面抖搂亮了,也只得三一三十一,合那两个,每人六百六十六的平分。」《三侠五义》第二回:「好好的『二一添作五』的家当,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你到底想个主意呀!」
《漢語大詞典》:均拉
方言。平均计算。 李中 《养猪英雄杨老婆》:“八年来咱养猪二百三十一个,每个均拉一千二百元。” 柳青 《狠透铁》九:“俺 水渠村 小,有两户富农,合作化以后,按劳力均拉地多一点,要往地少的外村生产队调几十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