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中庸  拼音:zhōng yōng
1.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2.才德平凡,指一般常人。《文选。贾谊。过秦论》:「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3.礼记篇名。相传为子思所作,阐述中庸之道。宋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4.流行语。中间很臃肿。如:「人到中年,身材也中庸起来。」
《國語辭典》:流俗  拼音:liú sú
1.流行于社会上的风俗习惯。《礼记。射义》:「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脩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2.世俗的人。《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五》:「流俗多昏迷,此理谁能察。」
《國語辭典》:碌碌  拼音:lù lù
1.平庸的样子。《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馀子碌碌,莫足数也。」《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也作「逯逯」、「录录」、「陆陆」。
2.忙碌、奔波。《红楼梦》第二二回:「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3.拟声词。形容车行的声音。唐。贾岛 古意诗:「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也作「辘辘」。
4.形容玉石的色彩美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总术》:「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
5.才气洋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唯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耳。」
《國語辭典》:小草  拼音:xiǎo cǎo
1.草类植物的泛称。如:「花圃里的小草又长高了。」
2.书法上指草书中形体较小,笔画较简省而不易辨认的字体,相对于大草而言。如唐朝怀素有〈小草千字文〉。
3.罗马字母小写的书体。
《國語辭典》:驽骀(駑駘)  拼音:nú tái
1.驽、骀皆资质低劣的马。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骑著这骨棱棱瘦驽骀,走著这远迢迢屈曲路。」也作「驽马」。
2.比喻才能低下庸劣。《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倘不以驽骀见斥,愿拜门墙。」
《國語辭典》:琐琐(瑣瑣)  拼音:suǒ suǒ
1.鄙陋、平庸。《诗经。小雅。节南山》:「琐琐姻亚,则无膴仕。」《北史。卷二一。崔宏传》:「但恐诸将琐琐,前后顾虑,不能乘胜深入,使不全举耳。」
2.形容声音细碎叨絮。唐。杜牧 送刘三复郎中赴阙诗:「玉珂声琐琐,锦帐梦悠悠。」《封神演义》第九三回:「既将军有猜疑之念,贫道又何必在此琐琐也?」
《漢語大詞典》:不材
(1).不成材;无用。庄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成玄英 疏:“不材无用,故终其天年。” 唐 白居易 《蟠木谣》:“尔既不材,吾亦不材,胡为乎人间徘徊?” 清 赵翼 《老柳枝叶特茂诗以张之》:“残躯漫此半死桐,寿相端推不材木。”
(2).喻才能平庸。国语·鲁语下:“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嚮义,劳也。” 韦昭 注:“不材,器能少也。”汉书·张汤传:“﹝ 霍光 ﹞由是贤 千秋 ,以 禹 为不材。” 宋 秦观 《人材策》:“寡闻见,暗机会,乖物理,昧人情,执百有司之事,无一施而可,此不材者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叙》:“官无不材则国楨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
(3).自谦之辞,犹不才。史记·吴太伯世家:“ 札 ( 季札 )虽不材,愿附於 子臧 之义。” 清 龚自珍 《秋心》诗之二:“息筮一官来闕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國語辭典》:苦海  拼音:kǔ hǎi
1.比喻痛苦的处境。《红楼梦》第六三回:「这恐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脱去皮囊,自了去也。」
2.佛教用语。比喻生死轮回的三界。《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第一》:「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國語辭典》:凡夫  拼音:fán fū
平庸的人。三国魏。曹植〈任城王诔〉:「凡夫爱命,违者徇名。」《西游记》第一二回:「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
《國語辭典》:痴人  拼音:chī rén
呆子、傻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你道求请佛法,法在何处?佛在何方?你是痴人!」《红楼梦》第六九回:「姐姐,你终是个痴人。自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好还。」
《國語辭典》:无庸(無庸)  拼音:wú yōng
1.无须。《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文明小史》第五三回:「这是官场通套,无庸细谈。」也作「无庸」、「毋庸」。
2.无用。《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庸。」
《國語辭典》:散人  拼音:sǎn rén
1.疏散无用的人。《庄子。人间世》:「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2.不为世所用之人。唐宋以后,隐退的文人儒士多自号散人。如唐陆龟蒙号「江湖散人」,朱刘钦号「冰壶散人」。
《國語辭典》:末俗  拼音:mò sú
晚近的风俗。《汉书。卷八三。朱博传》:「今末俗之弊,政事繁多,宰相之材不能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久废而不治也。」
《國語辭典》:鸡鹜(雞鶩)  拼音:jī wù
鹜,野鸭。鸡鹜比喻平凡庸俗的人物。《楚辞。屈原。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漢語大詞典》:妄庸
(1).平庸凡劣。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人谓 魏勃 勇,妄庸人耳,何能为乎!” 司马贞 索隐:“妄庸,谓凡妄庸劣之人也。”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 稹 获陪侍道途,不以妄庸,语及章句。” 宋 朱熹 《辞免召命状》:“自揣妄庸,莫胜负荷,俯仰跼蹐,慙惧已深。”
(2).指凡庸妄为的人。 宋 苏轼 《谢失觉察妖贼放罪表》:“下不能以刑齐物,消姦宄於未萌,致使妄庸,敢图僭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