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4,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一鹤
老死
衰鬓
老衲
老师
引年
老弱
告老
老身
养老
苍头
自老
苍髯
老骥
白须
《漢語大詞典》:一鹤(一鶴)
本谓一只仙鹤。因鹤龄甚长,故亦以喻高年老寿。 唐 刘禹锡 《秋词》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 白居易 《九老图》诗:“雪作鬢眉云作衣, 辽东 华表独双归,当时一鹤犹希有,何况今逢两 令威 。” 宋 苏辙 《披仙亭》诗:“仙翁旧住 蜀 江边,千岁归来一鹤翩。”
《國語辭典》:老死  拼音:lǎo sǐ
因年老而死亡。如:「老死异乡」。
《漢語大詞典》:衰鬓(衰鬢)
年老而疏白的鬓发。多指暮年。 唐 卢纶 《长安春望》诗:“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鬢客 秦 关。” 宋 陆游 《感怀》诗:“老抱遗书隐故山,镜中衰鬢似霜菅。”
《國語辭典》:老衲  拼音:lǎo nà
1.年老的僧人。唐。戴叔伦 题横山寺诗:「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
2.老僧的自称。
《國語辭典》:老师(老師)  拼音:lǎo shī
1.对传授道业、学问或技艺者的尊称。
2.学生对先生的尊称。
3.科举时代门生对座主的称呼。
《國語辭典》:引年  拼音:yǐn nián
1.延长寿命。唐。韩愈〈进学解〉:「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2.年老仍可致仕而请求退位。《礼记。王制》:「凡三王养老皆引年。」《金史。卷八八。完颜守道传》:「今引年求退,甚得宰相体,然未得代卿者,以是难从,汝勉之哉。」
《國語辭典》:老弱  拼音:lǎo ruò
1.年老而衰弱。《三国演义》第一三回:「老弱者杀之,强壮者充军。」
2.年老而衰弱的人。《文选。扬雄。长杨赋》:「蹂尸舆厮,系累老弱。」
《國語辭典》:告老  拼音:gào lǎo
官吏因年老而辞职。《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他那做高要县知县的乃兄已是告老在家里,老弟兄相见,彼此欢喜,一连吃了几天的酒。」
《國語辭典》:老身  拼音:lǎo shēn
老年人的自称。《北史。卷二○。列传。穆崇》:「老身二十年侍中,与卿先君亟连职事。」《宋史。卷四七一。奸臣列传一。章惇》:「皇太后曰:『老身无子。』」
《國語辭典》:养老(養老)  拼音:yǎng lǎo
1.一种古代的礼制。择取年老而贤能的人,按时供给酒食,并加以礼敬。《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脩而兼用之。」
2.年老在家休养。《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时陈元龙之父陈圭,养老在家,闻鼓乐之声,遂问左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老丈差了,老丈选择东床,不过为养老计耳。」
3.扶养年老而不能自给的人。《西游记》第四二回:「我儿,弄得你何处安身,教我倚靠何人养老!」
《漢語大詞典》:养老礼(養老禮)
古代对年高德劭的老者按时饷以酒食而敬礼之的礼节。东观汉记·明帝纪:“冬十月,﹝ 明帝 ﹞幸辟雍,初行养老礼。”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六:“ 明帝 永平 二年,临辟廱,行大射养老礼。”亦省称“ 养老 ”。礼记·王制:“凡养老: 有虞氏 以燕礼, 夏后氏 以饗礼, 殷 人以食礼, 周 人脩而兼用之。五十养於乡;六十养於国;七十养於学,达於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养老:“ 洪武 十九年六月詔,天下行养老之政。” 清 昭梿 啸亭续录·千叟宴:“百餘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髮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
《國語辭典》:苍头(蒼頭)  拼音:cāng tóu
1.戴青色头巾的士卒。《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馀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2.仆役。汉时仆役皆以青色头巾裹头,故称。《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鲍宣》:「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唐。白居易〈盐商妇〉诗:「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老残游记》第九回:「苍头送上茶来,是两个旧瓷茶碗,淡绿色的茶。」
《漢語大詞典》:自老
(1).犹告老。谓以己年老而辞官。 宋 曾巩 《送周屯田序》:“上之听其休,为不敢勤以事,下之自老,为无为而尊荣也。”
(2).自然衰老。 唐 拾得 《无题》诗之二:“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 宋 韩元吉 《六州歌头》词:“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 宋 辛弃疾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词:“冉冉年华吾自老。”
《国语辞典》:苍髯(苍髯)  拼音:cāng rán
灰色须鬓。比喻年老。《三国演义》第九三回:「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分类:灰色年老
《漢語大詞典》:老骥(老驥)
年老的骏马。多喻年老而壮志犹存之士。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老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宋 欧阳修 《送张生》诗:“老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 叶剑英 《自题近照绝句》:“百年赢得十之八,老驥仍将万里行。”参见“ 老驥伏櫪 ”。
《國語辭典》:老骥伏枥(老驥伏櫪)  拼音:lǎo jì fú lì
好马虽老了,伏在马槽边,仍想奔跑千里的路程。语出汉。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比喻年虽老而仍怀雄心壮志。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也作「伏枥老骥」。
分類:年老
《漢語大詞典》:白须(白鬚)
见“ 白鬚 ”。
亦作“ 白须 ”。 白色的胡须。形容年老。 唐 元稹 《西归绝句》之十:“寒窗风雪拥深炉,彼此相伤指白鬚。” 宋 苏轼 《赠黄山人》诗:“倦游不拟谈玄牝,示病何妨出白须。”一本作“ 白鬚 ”。 宋 陆游 《一年老一年》诗:“平生常笑 愚公 愚,欲栽堕齿染白须。”一本作“ 白鬚 ”。 牛放 《鄂尔多斯草原》:“老牧人,白发连着白须,静静地呷着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