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4,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下一页
黄遵宪(字 公度 号 东海公、布袋和尚、人境庐主人 )
李经羲(字 仲仙 号 悔庵、蜕庐 )
林纾( 群玉 字 琴南 号 畏庐、冷红生、践卓翁 )
王树楠(字 晋卿 号 陶庐老人 )
张寿荣(字 菊龄 号 舫庐 )
钱福那( 汝鸿 字 鹤侪、寄庐 )
蓝钰(字 石如 号 蛰庐 )
黄锡朋(字 百我 号 蛰庐 )
蒋廷黻(字 稚鹤 号 盥庐 )
朱记荣(字 懋之 号 槐庐 )
贺履之( 良朴 号 篑庐、南筌居士 )
方怡(字 子顺 号 韩庐 )
姚文倬(字 稷塍 号 谭庐 )
胡思敬(字 漱唐 号 退庐 )
其它辞典(续上)
冯崧生(号 听涛、陶庐 )黄遵宪(字 公度 号 东海公、布袋和尚、人境庐主人 )
李经羲(字 仲仙 号 悔庵、蜕庐 )
林纾( 群玉 字 琴南 号 畏庐、冷红生、践卓翁 )
王树楠(字 晋卿 号 陶庐老人 )
张寿荣(字 菊龄 号 舫庐 )
钱福那( 汝鸿 字 鹤侪、寄庐 )
蓝钰(字 石如 号 蛰庐 )
黄锡朋(字 百我 号 蛰庐 )
蒋廷黻(字 稚鹤 号 盥庐 )
朱记荣(字 懋之 号 槐庐 )
贺履之( 良朴 号 篑庐、南筌居士 )
方怡(字 子顺 号 韩庐 )
姚文倬(字 稷塍 号 谭庐 )
胡思敬(字 漱唐 号 退庐 )
人物简介
维基
冯崧生,号听涛,一号陶庐,浙江省杭州府仁和县人,画家。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112名。殿试登进士三甲第37名。同年五月(6月3日),改庶吉士。光绪三年四月(1877年6月9日),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工画,善绘兰、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8—1905 【介绍】: 清广东嘉应人,字公度,别号东海公、布袋和尚。光绪二年举人。历充使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在职能捍卫华侨权益。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寻奉命出使日本,未行而政变起,遂罢归故里。工诗,喜以新事物镕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自定诗集名《人境庐诗草》,另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一
黄遵宪,字公度,嘉应人。光绪丙子举人,历官湖南按察使,候补三品京堂。有《人境庐诗草》。全台诗
黄遵宪(1848~1905),清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历充使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领事。在职能捍卫华桥权益。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寻奉命出使日本,未行而政变起,遂罢归故里。工诗,喜以新事物融铸入诗,有「诗界革命导师」之称。自定诗集名《人境庐诗草》,另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参考张撝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黄遵宪有关台湾诗一首,见《人境庐诗草》卷八,连横《台湾诗乘》有引,今据以移录。(吴福助撰)词学图录
黄遵宪(1848-1905) 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历任驻日使馆参赞、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驻英使馆参赞、驻新加坡总领事、江宁洋务局总办。擢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按察使,参加变法维新运动。充出使日本大臣,以病未行,戊戌政变作,罢官回籍。工诗,为晚清诗界革命领袖。能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千变万化,元气淋漓,卓然大家。亦能词,传世甚罕。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其词见《近代词钞》。黄鹤楼志·人物篇
黄遵宪(1848—1905) 清末诗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后任清政府驻美国旧金山领事馆总领事和驻新加坡领事馆总领事。光绪二十一年(1895 ),到武昌办理教案,光绪二十三年(1897),赴任湖南长宝盐法道(兼署按察使)时又路过武昌,曾数次游览黄鹤楼故址,题咏七律《上黄鹤楼》以抒发爱国思想;其《己亥杂诗》中亦有诗作怀念黄鹤楼。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李经羲,字仲仙,晚号悔庵,又号蜕庐,合肥人,光绪己卯优贡,历官广西巡抚,云贵总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蠡叟、冷红生……等。清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文精舍、京师金台书院讲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师大学堂。教学之馀,由他人口译,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或言共二百馀种),世称「林译小说」,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巴黎茶花女遗事》最为著名。平生著述丰富,与古文相关者如《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文法讲义》……等数十种;诗作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所出版的《闽中新乐府》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激议时政,倡导改良,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风行海内,王松《台阳诗话》特别予以介绍;此外画作《畏庐遗迹》、理论专著《春觉斋话论》,都为世人所赞誉 。全台诗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蠡叟、冷红生……等。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文精舍、京师金台书院讲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师大学堂。教学之馀,由他人口译,他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或言共二百馀种),世称「林译小说」,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巴黎茶花女遗事》最为著名。平生著述丰富,与古文相关者如《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文法讲义》……等数十种;诗作如《闽中新乐府》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内容激议时政,倡导改良,是其于1897年所出版的平生第一部著作,风行海内,王松《台阳诗话》特别予以介绍;外如画作《畏庐遗迹》、理论专著《春觉斋话论》,都为世人所赞誉。 林纾曾经二度来台,其一是在1867年时,从福州搭乘「华福保」轮船来台湾省父,其《畏庐琐记》提及此事,当时滞居淡水三载,曾拜访板桥林家;其二是在1878年时,奔其弟林炳耀之丧而来,此次亦在台约三年之久〖参见汪毅夫《台湾近代文学丛稿》(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页32-33。〗。然有关林氏寓台活动,目前缺乏文献,详情难稽。(黄美娥撰)词学图录
林纾(1852-1924) 初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践卓翁。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八年举人,主京师大学堂讲习,入民国任教北京大学。有《畏庐诗存》,并译西洋小说170余部。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树楠(1852年1月15日—1936年2月7日)《约法会议纪录》作年六十岁,按1915年60岁,则生于约1855年。,字晋卿,晚号陶庐老人。直隶新城县(今河北省高碑店市)人。时人将其与陈三立以“南陈北王”并称徐一士说:“新城王晋卿与散原年相若,亦同年进士,所为文有盛名,时人以“南陈北王”并称。王氏著作颇多,特以文家境诣论,似犹略逊于散原耳”(《一士类稿》),但根据进士题名碑,王树楠为光绪十二年进士,陈三立则为光绪十五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镇海人,字菊龄,号舫庐。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曾辑刊《花雨楼丛钞》。另有《舫庐文存》、《成人篇》。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原名汝鸿,字鹤侪,一字寄庐,郡增贡生。工词章,以诗赋受知督学使者,取南菁内课生住院肄业,声名藉甚。年甫四十三遂卒。著有迎月轩诗钞。同治四年生,光绪三十三年卒。
人物简介
维基
蓝钰(1859年—1942年),字石如,晚号蛰庐,书房号负笈砚斋,江西省瑞州府高安县蓝坊村人,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70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黄锡朋,字百我,号蛰庐。1859年生,卒于1915年,江西都昌春桥乡黄邦本村人,光绪十九年举人,曾任瑞州府学训导。十年后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清亡后归隐故里凤凰山麓。著有《凰山樵隐诗钞》。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七
蒋廷黻,字稚鹤,号盥庐,海宁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潮州知府。有《随扈纪行诗存》、《麻鞋纪行诗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懋之,号槐庐。以贩书为业。光绪间侨居松江,筑“槐庐”以藏书。编有《槐庐丛书》、《孙溪朱氏经学丛书》。撰有《行素草堂目睹书录》、《国朝未刊遗书志略》。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贺履之(1861-1937) 名良朴,号篑庐、南筌居士。湖北蒲圻人。同盟会员。有《篑庐全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子顺,号韩庐。方履篯孙。光绪十九年副贡。肆力于学,攻考据掌故诗古文,兼研西学,尤精推算。由广东知县累官知府,助大吏推行新政,提调学务,并筹办一省警察。工诗文。有《韩庐文钞》。
人物简介
维基
姚文倬,字稷塍,号谭庐,浙江仁和县人。清末政治人物。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督云南学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冬,任福建兴泉永道。补福建提学使。辛亥革命时,返回原籍。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胡思敬,字漱唐,号退庐,江西新昌人。光绪乙未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广东道监察御史。有《退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