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禁坐  拼音:jìn zuò
旧时称天子的座位。《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序》:「数引公卿郎将,列于禁坐。」
《國語辭典》:席次  拼音:xí cì
1.座位的次序。如:「入场后请按照指定的席次入座。」《孔子家语。卷八。问玉》:「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
2.政治团体在议会中所占的座位,藉以表示当选的人数。如:「这次选举,执政党较上次丧失了不少席次。」也作「席位」。
《漢語大詞典》:设坐(設坐)
(1).安排座位。 汉 傅毅 《舞赋》:“陈茵席而设坐兮,溢金罍而列玉觴。”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张贡生 ﹞送了些土物为候敬,僉宪收了,设坐告茶。”
(2).设灵位。北史·胡叟传:“春秋当祭之前,则先求旨酒美膳……至郭外空静处,设坐奠拜,尽孝思之敬。”
《漢語大詞典》:虚筵
犹虚席,空着座位等候。表示尊贤。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正殿虚筵,司分简日。尚席函杖,丞疑奉帙。” 李善 注:“虚筵,以待贤也。”
《國語辭典》:座头(座頭)  拼音:zuò tou
坐位。《水浒传》第一一回:「林冲看见,奔入那酒店里来,揭起芦帘,拂身入去。到侧首看时,都是座头。」《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两人走出来,到一个酒楼上,拣了一个僻净座头坐下。」也作「坐头」。
《國語辭典》:空位  拼音:kòng wèi
馀留而未使用的位置。
《国语辞典》:邻座(邻座)  拼音:lín zuò
旁边的座位。如:「当他发现没带钱包时,邻座的朋友都抢著付帐。」《孽海花》第一一回:「回头看时,却是袁尚秋,斜著眼,跷著腿,嘴里衔著京潮烟袋,与邻座一个不大熟识的,彷佛是个旗人,名叫连沅,号荇仙的,在那里议论。」
分类:旁边座位
《漢語大詞典》:阶位(階位)
按等级排列的座位。红楼梦第五三回:“ 贾蓉 方退出去,归入 贾芹 阶位之首。”
《漢語大詞典》:起座
离开座位。 清 沈起凤 《谐铎·泄气生员》:“尚书下气偶泄,稍起座。”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五五回:“当下怒气勃勃,拂衣起座,返身入内。”
分類:离开座位
《國語辭典》:出恭  拼音:chū gōng
排泄粪便。明代考试设有出恭入敬牌,士子如厕通便,须先领牌,故称通便为「出恭」。且称大便为「大恭」,小便为「小恭」。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两匹马滚在一处,我要下马出恭。」《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毓生急急的要去出恭,托悔生暂时照应店面。」
《漢語大詞典》:辟席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尊敬。礼记·哀公问:“ 孔子 蹴然,辟席而对。”管子·小称:“ 桓公 辟席再拜。”
《漢語大詞典》:宾座(賓座)
宾客的座位。 清 俞蛟 梦厂杂著·玉儿传:“欲登其堂,必执贄;贄不丰,相接亦落落。茶一盂,寒暄数语,即退,不能腆颜久踞宾座也。”
分類:宾客座位
《漢語大詞典》:座元
佛教语。即首座。其座位居僧堂之首。故称。 金 王琯 《定林院通法塔铭》:“师迤邐復还里閈,掛锡 金牛 。时 真禪师 方主法席,请作座元。”
《國語辭典》:茶座  拼音:chá zuò
1.卖茶的铺子。多指设于室外者。
2.茶馆里的座位。
分類:茶馆座位
《漢語大詞典》:改居
移动座位。仪礼·士相见礼:“凡待坐於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 郑玄 注:“改居,谓自变动也。”
分類:移动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