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1,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保障
楼观
罨画
古迹
入内
结构
矶头
上层
体量
湖滨
遗址
入口
四角
修葺
河堤
《國語辭典》:保障  拼音:bǎo zhàng
1.保护、屏障。《三国志。卷二六。魏书。郭淮传》:「淮奏请使居安定之高平,为民保障,其后因置西州都尉。」《三国演义》第五三回:「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
2.法律上不受侵犯及破坏的具体保證。
《漢語大詞典》:楼观(樓觀)
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可以居高明” 汉 郑玄 注:“高明,谓楼观也。”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 宋 辛弃疾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词:“楼观纔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城邑如棋局,东则 岳神山 如屏,青松翠柏间隐隐有楼观。”
《國語辭典》:罨画(罨畫)  拼音:yǎn huà
彩色画。唐。白居易〈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以为一句未尽其状偶成十六韵〉:「疑香薰罨画,似泪著胭脂。」清。陈维崧 沁园春。归去来兮词:「此去荆溪,旧名罨画,拟绕萧斋种白杨。」
《國語辭典》:古迹(古跡)  拼音:gǔ jī
古代的遗迹。如:「大陆各地的古迹,往往成为游客争相游览的地点。」也作「古迹」。
《國語辭典》:古迹(古蹟)  拼音:gǔ jī
古代流传下来的遗迹。《红楼梦》第五○回:「我从小儿所走的地方古迹不少,我如今拣了十个地方的古迹,作了十首怀古的诗。」也作「古迹」。
《漢語大詞典》:入内
进到一所建筑物之内。例如:有房间出租,请入内询问。
《國語辭典》:结构(結構)  拼音:jié gòu
1.各组织成分的搭配、排列或构造。如:「这篇文章的结构很完整。」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于是详察其栋宇,观其结构。」
2.勾结。唐。陆贽参议窦参等官状〉:「今者再责窦参,特缘别有结构,陆下亲自寻究,审得事情所与连谋,固知定数。」
《漢語大詞典》:矶头(磯頭)
(1).矶上;亦指矶的前头一部分。 唐 常建 《戏题湖上》诗:“湖上老人坐磯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 吕洞宾 ﹞因和那樵夫饮了几盃酒,不觉的醉了。咱脱下这簑衣来铺着,就这磯头上睡一觉。” 明 陈所闻 《解三酲·寿方啸门》套曲:“非带雨磯头垂钓,便分泉种竹庭皋。”
(2).保护河岸、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也叫鸡嘴坝、马头或垛堆。
《國語辭典》:上层(上層)  拼音:shàng céng
1.上面一层或多层。《北史。卷三二。列传。崔辩》:「尝与训登楼,至上层,去地四五丈。」
2.上级、上司。如:「上层将有异动的传说纷纭,搞得底下的人人心惶惶。」
《漢語大詞典》:体量(體量)
(1).禀性。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 羣臣劝即尊号, 权 不许”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吴王 体量聪明,善於任使,赋政施役,每事必咨。”世说新语·言语“ 满奋 畏风” 刘孝标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 奋 ( 满奋 )体量清雅,有曾祖 宠 之风。”
(2).气量;器度。旧唐书·高瑀传:“ 瑀 性宽和,有体量,为官虽无赫赫之誉,所至皆理,尤得士心,论者美之。” 清 陈确 《讲义二·尽心章》:“而时士不察,遂谓学不知性,则无以明吾心之体量。”
(3).指建筑物的规模。如:整个建筑虽然体量不大,但装修华丽,十分壮观。
(4).犹体谅。《醒世姻缘传》第六六回:“ 狄希陈 在外一边挣,一边説道:‘二位哥体量我,到家就来。要扯了谎,就是个禽兽畜生!’”一本作“ 体谅 ”。
《漢語大詞典》:湖滨
通常指已经开发并有建筑物的临湖土地
湖周围的地方
《國語辭典》:遗址(遺址)  拼音:yí zhǐ
过去人类活动的地方,留下遗物和遗迹。经发掘后,可供考古学家研究之地。如周口店遗址、半坡遗址等。
《國語辭典》:入口  拼音:rù kǒu
1.进入口中,指饮食。《左传。定公四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饮不入口七日。」宋。陆游〈长歌行〉:「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顷使千人惊。」
2.进入建筑物或特定的场地所经过的门或关卡。
3.外国或外地的货物输入本国或本地。也作「进口」、「输入」。
《漢語大詞典》:四角
(1).指方形物的四个角。礼记·檀弓上“蚁结于四隅” 汉 郑玄 注:“画褚之四角,其文如蚁行,往来相交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老爷下车一看,好一座大庄院,只见週围城砖砌墻,四角有四座更楼。”
(2).指建筑物顶四方的四个飞檐。 唐 岑参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3). 东汉 时 匈奴 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的合称。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
《國語辭典》:修葺  拼音:xiū qì
修筑整治。《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吴平侯景传》:「修葺城垒,申警边备,理辞讼,劝农桑。」《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当下请在一间草屋内,是杨执中修葺的一个小小的书屋。」
《國語辭典》:河堤(河隄)  拼音:hé tí
用以防止水患而沿河修筑的人工高岸。《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三十六日,河堤成。」《老残游记》第一二回:「也出来步到河堤上看,见那黄河从西南上下来。」也作「河堤」。
《國語辭典》:河堤  拼音:hé tí
用以防止水患而沿河修筑的人工高岸。唐。宋之问〈龙门应制〉诗:「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也作「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