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2,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三儒
三陟平津
桑弘羊
投钱饮
宋弘不谐
一车甘雨
孙被
孙弘博士遭逢
堂前燕
陶景恋松
贞白先生
周王不信苌弘语
词典
苌弘
孙弘
弘农
典故
相关人物
公孙弘
 
董仲舒


《汉书》卷八十九〈循吏列传〉~3623~
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彫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儿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仲舒数谢病去,弘、宽至三公。
《小学绀珠》卷六〈名臣类〉
三儒:董仲舒、公孙弘、儿宽。
典故
三陟平津

相关人物
公孙弘


《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2949~
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容貌甚丽,拜为博士。是时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民苦之,诏使弘视之。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后母死,服丧三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閒,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元朔三年,张欧免,以弘为御史大夫。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于是天子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弘乃谢曰:「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上乃许之。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例句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 陈子昂 答洛阳主人

典故
桑弘羊

相关人物
桑弘羊


《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74~
其明年,元封元年,卜式贬为太子太傅。而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代仅斡天下盐铁。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而许之。于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封泰山,巡海上,旁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馀万匹,钱金以钜万计,皆取足大农。……是岁小旱,上令百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贩物求利。亨弘羊,天乃雨。」久之,武帝疾病,拜弘羊为御史大夫。

例句

好衣美食来何处,亦须惭愧桑弘羊。 白居易 盐商妇

典故
投钱饮
 
沈钱

相关人物
郑弘


《古今注》卷下《草木》
沈酿者,汉郑弘为灵文乡啬夫,行官京洛。未至宿一埭。埭名沈酿。于埭逢故旧友人,四故荒郊,村落远绝,酤酒无处,情抱不伸。乃以钱投水中,依口而饮,饮尽酣畅,皆得大醉,因更为沈酿川。

例句

常怪投钱饮,事与贤达疏。 韦应物 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

款交欣散玉,洽友悦沈钱。 骆宾王 咏云酒

典故 
宋弘不谐

相关人物
宋弘


《后汉书》卷二十六《宋弘传》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父尚,成帝时至少府;哀帝立,以不附董贤,违忤抵罪。弘少而温顺,哀平閒作侍中,王莽时为共工。赤眉入长安,遣使徵弘,逼迫不得已,行至渭桥,自投于水,家人救得出,因佯死获免。光武即位,徵拜太中大夫。建武二年,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栒邑侯。所得租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徙封宣平侯。……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例句

颜叔秉烛,宋弘不谐。 李瀚 蒙求

同器不同荣,堂下即千里。 李益 杂典

典故
一车甘雨
  
随车灵雨
 
随轩

相关人物
郑弘


《后汉书》卷三十三上〈郑弘列传〉~54~
「郑弘字巨君,会稽山阴人也。从祖吉,宣帝时为西域都护。弘少为乡啬夫,太守第五伦行春,见而深奇之,召署督邮,举孝廉。弘师同郡河东太守焦贶。楚王英谋反发觉,以疏引贶,贶被收捕,疾病于道亡没,妻子闭系诏狱,掠考连年。诸生故人惧相连及,皆改变名姓,以逃其祸,弘独髡头负鈇锧,诣阙上章,为贶讼罪。显宗觉悟,即赦其家属,弘躬送贶丧及妻子还乡里,由是显名。拜为驺令,政有仁惠,民称苏息。迁淮阳太守。」唐·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

例句

风变市儿惊偃草,雨晴郊薮谬随车。 李绅 拜三川守

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 柳宗元 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

满扇好风吹郑圃,一车甘雨别皇州。 罗隐 送郑州严员外

行看五马入,萧飒已随轩。 韩愈 郴州祈雨

典故
孙被

相关人物
公孙弘


《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传》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亦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黯言。且无黯,陛下安闻此言?』上以为有让,愈益贤之。」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
「公孙弘起家徒步为丞相,故人齐高贺从之,弘食以脱粟饭,覆以布被。贺怨曰:『何用故人富贵为?脱粟布被,我自有之。』弘大惭。贺乃告人曰:『公孙弘内厨五鼎,外膳一肴,岂可以临天下?』于是朝右疑其矫焉。弘叹曰:『宁逢恶宾,不逢故人。』」

简释

孙被:指官员生活俭朴。唐李峤《布》:“孙被登三相,刘衣阐四方。”


例句

孙被登三相,刘衣阐四方。 李峤

典故
孙弘博士遭逢


《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2949~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养后母孝谨。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徵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典故
堂前燕
 
朱鹊桥边
 
燕入乌衣
 
王谢堂
 
王谢堂前燕
 
王谢堂燕
 
王谢宅
 
谢堂双燕

相关人物
王导
 
谢弘微


《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金陵五题五首〉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旧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景定建康志》卷十六
《旧志》云:「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时谓子弟为乌衣诸郎。」
典故
陶景恋松

相关人物
陶弘景


《梁书》卷五十一〈处士列传·陶弘景〉~743~
永元初,更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与物遂绝,唯一家僮得侍其旁。特爱松风,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有时独游泉石,望见者以为仙人。

例句

陶景恋深松桧影,留侯抛却帝王师。 徐夤 忆旧山

典故
贞白先生
 
陶贞白

相关人物
陶弘景

参考典故
陶隐居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
「大同二年卒,时年八十一。颜色不变,屈申如常,香气累日,氛氲满山。……弟子遵而行之。诏赠太中大夫,谥曰贞白先生。」

例句

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储嗣宗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之巢鹤

采药陶贞白,寻山许远游。 李群玉 送房处士閒游

典故
周王不信苌弘语

相关人物
苌弘
 
周灵王


《拾遗记》卷三〈周灵王〉
时有苌弘,能招致神异……王乃疏苌弘而求正谏之士。时异方贡玉人、石镜……苌弘言于王曰:「圣德所招也。」故周人以苌弘幸媚而杀之,血流成石,或言成碧,不见其尸矣。

例句

周王不信长生话,空使苌弘碧泪垂。 曹唐 小游仙诗

《漢語大詞典》:苌弘(萇弘)
(1).亦作“ 萇宏 ”。人名。字 叔 ,又称 萇叔 。 周景王 、 敬王 的大臣 刘文公 所属大夫。 刘氏 与 晋 范氏 世为婚姻,在 晋 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 范氏 , 晋 卿 赵鞅 为此声讨, 萇弘 被 周 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 伍员 流於 江 , 萇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 汉 张衡 《东京赋》:“ 萇弘 、 魏舒 ,是廓是极。” 晋 左思 《蜀都赋》:“碧出 萇弘 之血,鸟生 杜宇 之魄。”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不是我 竇娥 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寃情不浅……这就是咱 萇弘 化碧, 望帝 啼鹃。” 周伟仁 《痛哭周烈士实丹》诗:“千古奇冤同 武穆 ,三年化碧慟 萇弘 。”
(2).兵书名。汉书·艺文志:“《萇弘》十五篇。”
《漢語大詞典》:孙弘(孫弘)
即 公孙弘 。字 季 , 西汉 菑川 人。少时为狱吏,年四十余始治《春秋公羊传》,以熟悉文法吏治,被 武帝 任为丞相,封 平津侯 。 唐 李商隐 《哭刘司户蕡》诗:“空闻迁 贾谊 ,不待相 孙弘 。” 唐 欧阳詹 《送族叔阳行元落第回广陵序》:“ 孙弘 无十上之勤, 商鞅 无再干之劳也。”参阅汉书·公孙弘传
《国语辞典》:弘农(弘农)  拼音:hóng nóng
地名。汉朝元鼎四年置郡,治弘农。故城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南四十里。
《漢語大詞典》:三儒
指 汉 代的 董仲舒 、 公孙弘 、 儿宽 。汉书·循吏传序:“唯 江都 相 董仲舒 、内史 公孙弘 、 儿宽 ,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於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一说,指 汉 代的 董仲舒 、 刘向 、 扬雄 。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名儒
《漢語大詞典》:堂下
(1).宫殿、厅堂阶下。《公羊传·宣公六年》:“仡然从乎 赵盾 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 中山 素女抚流徵於堂上,鸣鼓 巴俞 作於堂下。”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
(2).殿堂下的人。借指侍从。韩非子·内储说下:“乃召其堂下而譙之,果然,乃诛之。” 陈奇猷 集释:“説文:‘堂,殿也。’堂下,盖谓殿堂下之人。”
(3).神名。史记·封禅书:“ 荆 巫,祠 堂下 、 巫先 、 司命 、 施糜 之属。”
《漢語大詞典》:随车(隨車)
见“ 随车致雨 ”。
分類:随车
《漢語大詞典》:随车致雨(隨車致雨)
谓时雨跟着车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后汉书·郑弘传“政有仁惠,民称苏息”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弘 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亦作“ 随车甘雨 ”、“ 随车夏雨 ”。 清 杨潮观 《东莱郡暮夜却金》:“揽轡清风,随车甘雨,免他供顿徒劳。” 清 钱谦益 《陕西道监察御史蒋允仪父弘宪原任户部贵州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加赠奉直大夫制》:“賑凶烖则随车夏雨,诚感人穷。”亦省作“ 随车雨 ”、“ 随车 ”。 南朝 梁 庾肩吾 《从驾喜雨诗》:“復此随车雨,民天知可安。” 唐 李绅 《拜三川宋》诗:“风变市儿惊偃草,雨晴郊藪谬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