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强盗(強盜)  拼音:qiáng dào
1.用暴力胁迫,强夺他人财物的人。《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路上遇见强盗,把我的衣裳行李都打劫去了。」《文明小史》第一回:「等到出了界,卸了我们干系,那怕他半路上被强盗宰了呢?」
2.书名。德国剧作家席勒著的第一部剧本,西元一七八一年出版,初演于一七八二年。描写伯爵之子,因不见谅于父,落草为寇,杀妻自首的故事。形式自由,情节动人。
《国语辞典》:强盗演戏(强盗演戏)  拼音:qiáng dào yǎn xì
(歇后语)恶作剧。强盗即是恶人,恶人演戏所以叫「恶作剧」。如:「这般胡搞岂非强盗演戏──恶作剧吗?」
《国语辞典》:普通强盗罪(普通强盗罪)  拼音:pǔ tōng qiáng dào zuì
意图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强暴、胁迫、药剂、催眠术或他法,至使不能抗拒,而取他人之物或使其交付者,称为「强盗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前项方法得财产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预备犯及未遂犯亦罚之。
《国语辞典》:官兵捉强盗(官兵捉强盗)  拼音:guān bīng zhuō qiáng dào
1.一种纸牌游戏。共十六张,为一种有趣的角色扮演。当有人拿到纸牌中的强盗、采花贼、江洋大盗时,即要受官差的惩处。
2.警察捉小偷。多用来形容不断追逐、躲藏。如:「别再和我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了,事情总要解决。」
《漢語大詞典》:强盗骨(强盜骨)
指锁骨。旧时抓获强盗后,多用铁丝穿其锁骨,以防逃脱,故称。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黄克强长沙革命之失败》:“ 马福益 被捕时,用铁练锁其肩骨,俗名强盗骨,以刀洞穿肩骨,繫之以练,解至 长沙 ,观者如堵。”
《漢語大詞典》:绿林强盗
见“ 緑林大盗 ”。
《國語辭典》:绿林大盗(綠林大盜)  拼音:lǜ lín dà dào
藏匿于山林中的大盗匪。《六部成语注解。刑部》:「绿林大盗:山林中伏藏之巨寇也。」
《國語辭典》:豪客  拼音:háo kè
1.强盗。唐。李涉 井栏砂宿遇夜客诗:「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2.豪奢铺张的宾客。元。宋旡〈废宅〉诗:「珠履卖钱豪客散,玉钗乘传舞娥颦。」
3.豪放侠义之士。宋。陆游〈大雪歌〉:「虬须豪客狐白裘,夜来醉眠宝钗楼。」
《國語辭典》:匪徒  拼音:fěi tú
泛称为非做歹,行为不当的人。如:「掳人勒索的匪徒,真是泯灭良知,令人发指。」也称为「匪类」、「匪人」。
《國語辭典》:强人(強人)  拼音:qiáng rén
1.才能出众的人。也指团体中具有影响力的人。如:「他才华出众,行事果决,是企业界的强人。」
2.强健壮硕的人。
3.强盗、抢匪。元。秦𥳑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我则见齐臻臻的强人摆列著。」《水浒传》第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强人,扎下个山寨在上面。」
《國語辭典》:强人(強人)  拼音:qiǎng rén
勉强别人、强迫别人。
《國語辭典》:暴客  拼音:bào kè
盗贼。《易经。系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分類:强盗盗贼
《國語辭典》:劫盗(劫盜)  拼音:jié dào
1.抢劫偷盗。《南史。卷一八。赵伦之传》:「为政苛暴,吏人畏惧如与虎狼居,而劫盗远迸,无敢入境。」
2.强盗。《宋书。卷八三。黄回传》:「回拳捷果劲,勇力兼人,在江西与诸楚子相结,屡为劫盗。」
《漢語大詞典》:劫贼(劫賊)
强盗;土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陈留志》称: 阮简 ,字 茂弘 ,为 开封 令,县侧有劫贼,外白甚急,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五:“ 东魏 孙敬德 ……后为劫贼所引,不胜拷楚。” 清 姚燮 《双鸩篇》诗:“三城多劫贼,劫贼凶咆哮。”
分類:强盗土匪
《漢語大詞典》:生劫
(1).挟持。史记·刺客列传:“ 軻 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倨以駡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犹强盗。《宋书·吴喜传》:“ 吴 军中人皆是生劫,若作刺史,吾等岂有活路?”
分類:挟持强盗
《漢語大詞典》:劫人
强盗。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有神下其家曰:‘我 史云 也。为劫人所杀。疾取我衣於 陈留 大泽中。’家取得一幘。”
分類:强盗
《漢語大詞典》:强徒
强盗;强暴之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垂念孤忠,欲除姦佞,是允为世间义士,怎作海上强徒。”《西游记》第五八回:“前至中途,偶遇强徒劫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又想到明日既然在督署行礼,或者那强徒得了信息,罢了手不放那炸药。” 郭沫若 《海涛集·泉神》:“﹝ 蜈蚣岭 ﹞这是很适宜于上《水浒传》的地名,但从这里倒并没有什么剪径的强徒山现。”
分類:强盗强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