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趣时(趣時)
(1).谓努力与当时的形势、环境及条件相适应。易·繫辞下:“变通者,趣时者也。” 宋 王安石 《进熙宁编敕表》:“於趣时治世,则粗救抏弊之实;以方古垂后,则或俟新美之才。” 章炳麟 《定复仇之是非》:“盖文明即时尚之异名,崇拜文明,即趣时之别语。”
(2).抓紧时机;及时。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氾胜之书》曰:‘凡耕之本,在於趣时。’”
(3).追求时鲜物品。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熟食徧列,殽施成市,作业堕怠,食必趣时。”
《漢語大詞典》:时教(時教)
(1).四时进行的教育。礼记·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陈澔 集说:“谓四时之教,各有正业。”
(2).当时的教化。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壤长地进,至于霸王,时教使然也。”
《漢語大詞典》:时豪(時豪)
当时的豪强。晋书·文苑传·王沈:“﹝ 沉 ﹞少有俊才,出於寒素,不能随俗浮沉,为时豪所抑。”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时豪侈狂譫,犄角自枝柱。”
《漢語大詞典》:时俊(時俊)
当代或当时的贤俊。魏书·王遵业传:“ 遵业 兄弟,并交游时俊,乃为当时所美。”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 苏勗 ﹞於是大开馆舍,广延时俊。”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 太宗皇帝 ﹞连闢礼闈,收採时俊。”
《漢語大詞典》:时选(時選)
(1).当时的选拔。 唐 杨炯 《〈王勃集〉序》:“﹝ 勃 ﹞ 咸亨 之初,乃参时选。”
(2).指一时之俊。 唐 张说 《唐故左庶子赡幽州都督元府君墓志铭》:“藩邸择贤,妙尽时选。”
《國語辭典》:仁王  拼音:rén wáng
佛教用语:(1)指佛陀。唐。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握仁王之宝镜,日月重光;驱梵帝之金轮,雷霆静祲。」(2)能施恩布德给众生的国王。《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仁王是能护,国土是所护,由仁王以道治国故也。」
《漢語大詞典》:时利(時利)
(1).天时和地利。列子·天瑞:“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
(2).一时的功利;当时的功利。《后汉书·朱浮传》:“兼以私情容长,憎爱在职,皆竞张空虚,以要时利。” 唐 韩愈 《答孟郊》诗:“规模背时利,文字覻天巧。”
《漢語大詞典》:时曲(時曲)
当时流行的曲子。 清 徐喈凤 《会仙记》:“女遂倚楼歌时曲数闋,达旦而去。”
《漢語大詞典》:时禁(時禁)
(1).对非时出入的人予以制止。周礼·天官·宫正:“辨外内而时禁。”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分别外人、内人,禁其非时出入。”
(2).当时的政令、禁令。《汉书·李寻传》:“夫以喜怒赏罚,而不顾时禁,虽有 尧 舜 之心,犹不能致和。”宋书·礼志一:“ 孔子 惧而作春秋,诸侯讳妒,惧犯时禁。”
《漢語大詞典》:时忌(時忌)
当时的禁忌。后汉书·杜根谢弼等传赞:“ 弼 忤宦情, 云 犯时忌。成仁丧己,同方殊事。” 宋 苏舜钦 《答范资政书》:“况某性疎且拙,疎则多触时忌,不能防闲小人。” 清 方文 《赠别周颖侯》诗:“ 颖侯 二十举高第,上书执政忤时忌。”
《漢語大詞典》:时栋(時棟)
当时的栋梁。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释褐中林,鬱为时栋。” 吕向 注:“鬱然而起,为栋梁之臣也……言其为国之要,如屋之有栋。”
分類:当时栋梁
《漢語大詞典》:师王(師王)
宋 韩侂胄 因太师封 平原郡 王,当时趋炎附势者谀称为“师王”。 宋 曾三异 因话录·韩侘胄:“ 韩侂胄 封 平原郡 王,而官至太师,一时献佞,过称师王。”
《漢語大詞典》:时治(時治)
犹时政。当时的政治。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 范仲淹 ﹞谓朝政因循日久,庶事隳敝,志欲剗旧谋新,振兴时治。”
《國語辭典》:合时宜(合時宜)  拼音:hé shí yí
合乎时代风气、适合当代需要。《红楼梦》第六三回:「他为人孤僻,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目。」
《漢語大詞典》:时要(時要)
(1).当世的要害。后汉书·崔寔传:“﹝ 寔 ﹞指切时要,言辩而确。”《三国志·魏志·应璩传》“ 璩 官至侍中” 裴松之 注引《文章叙录》:“其( 应璩 )言虽颇谐合,多切时要,世共传之。”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 王化基 ﹞遂撰《澄清疏略》,皆切於时要。”
(2).当时有权势的人。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昭宗 反正,召( 司空表圣 )为兵部侍郎。谓己当为宰辅,为时要所抑,愤而谢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