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杜当阳
 
相关人物
杜预

参考典故
元凯


《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及祜卒,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例句

果持文武术,还继杜当阳。 孙逖 送赵大夫护边

朝瞻孔北海,时用杜荆州。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95 【介绍】: 西汉六安六县人。坐法黥面,亦称黥布。秦末率众附番君,后依项梁。梁死,复属项羽。每战,常以少胜多。从羽入关,封九江王。曾奉项羽命与衡山王吴芮击杀义帝。楚汉战争中,汉遣随何说布归汉,封淮南王。从刘邦击灭项羽于垓下。后以韩信、彭越见诛,惧,举兵反。高祖讨破之。兵败逃江南,为长沙王诱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249 【介绍】: 三国吴人,字义封。本姓施氏,为朱治嗣子。起家馀姚长。汉献帝建安末,从讨关羽,迁昭武将军。吕蒙临终,荐然。假节镇江陵。刘备伐吴,然与陆逊并力破之,拜征北将军。孙权黄武二年魏曹真等围江陵,然固守,魏师乃退,封当阳侯。赤乌五年,征魏祖中,斩获数千。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
全三国文·卷六十八
然字义封,本姓施,朱治姊子,为治嗣,孙权统事,为馀姚长,迁山阴令,加折冲校尉。寻为临川太守,拜偏将军,以禽关羽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进虎威将军。寻假节,代吕蒙镇江陵,以破蜀先主功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后改封当阳侯,拜车骑将军右护军,又拜左大司马右军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02—264 【介绍】: 三国蜀天水冀人,字伯约。本魏将,后归蜀。为诸葛亮所重,拜征西将军。亮卒,继领其军。累迁大将军,屡伐魏无功。刘禅炎兴末,魏钟会攻蜀,维固守剑阁。刘禅出降,被迫降钟会。会谋叛魏,维伪与联结,以图复蜀。魏将士杀会,维亦遇害。
全三国文·卷六十二
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仕魏为郡从事中郎,参本郡军事。见疑来降,丞相亮辟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迁中监军征西将军。亮卒,为右监军辅汉将军,进封平襄侯,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又迁卫将军,录尚书事,加督中外军事,拜大将军。以假谷之败,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后复拜大将军。以避黄皓住沓中,寻拒钟会于剑阁。蜀亡,谋兴复,为魏将士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2—284 【介绍】: 西晋京兆杜陵人,字元凯。司马昭妹夫。初为魏尚书郎。贾充定律令,预为之注解。晋武帝立,为河南尹,迁度支尚书。在朝七年,损益万机,时号“杜武库”。武帝咸宁四年,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作灭吴准备。次年请伐吴。太康初,遣将攻吴,累克城邑,招降南方州郡,功封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著有《春秋左氏传集解》等,自谓有“《左传》癖”。卒谥成。
全晋文·卷四十二
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魏幽州刺史恕子。甘露中为尚书郎,袭祖畿爵丰乐亭侯,后参文帝相国府军事。晋受禅,守河南尹,免;寻为安西军司,除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轻车将军,以忤石鉴槛车征诣廷尉,以赎论,寻德行度支尚书,免;复拜度支尚书,代羊祜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吴平,进爵当阳县侯,后征为司隶校尉。道卒,追赠征南大将军,谥曰成。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春秋释例》十五卷《集》十八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京兆杜陵人,字弘治。杜预孙。少有盛名,美姿容,王羲之目为神仙中人。袭封当阳侯。辟公府掾,仕丹杨丞。甚为名流所重。早卒。女为成帝后。
《漢語大詞典》:当阳(當陽)
(1).古称天子南面向阳而治。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 杜预 注:“言露见日而乾,犹诸侯禀天子命而行。” 孔颖达 疏:“阳,谓日也。言天子当日,诸侯当露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不当阳者,臣子是也;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
(2).以指帝王登位。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今主上当阳,非 成王 之比。”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兵燹难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剑无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贺当阳。”
(3).指佛。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临坛揖了众僧,叩头礼下当阳。” 凌景埏 校注:“当阳,指佛。佛教认为,佛是圣中之圣,王中之王,坐北朝南,所以称做‘当阳’。”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从来可烧香,他着我礼当阳。”
《漢語大詞典》:仲宣楼(仲宣樓)
即 当阳县 城楼,在今 湖北省 。 汉 王粲 (字 仲宣 )于此楼作《登楼赋》,故称。后遂用为典故,借指诗人登临抒怀之处。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仲宣楼 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仇兆鳌 注:“ 朱鹤龄 注引《荆州记》:‘ 当阳县 城楼, 王仲宣 登之而作赋。’《一统志》:‘ 仲宣 楼,在 荆州 ,即 当阳县 城楼。’” 宋 陆游 《秋思》诗:“霜露初侵 季子 裘,山川空赋 仲宣 楼。” 康有为 《京破后狱囚皆放闻徐子静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泪下》诗:“苦忆哀歌 宋玉 宅,何时把酒 仲宣 楼。”参见“ 仲宣 ”。
《漢語大詞典》:仲宣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
《漢語大詞典》:昭丘
亦作“ 昭邱 ”。 春秋 楚昭王 墓。在 湖北省 当阳县 东南。文选·王粲〈登楼赋〉:“北弥 陶牧 ,西接 昭丘 。” 李善 注引《荆州图记》:“ 当阳 东南七十里,有 楚昭王 墓,登楼则见,所谓 昭丘 。” 南朝 齐 谢朓 《赠西府同僚》诗:“驱车 鼎门 外,思见 昭丘 阳。”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 昭邱 松檟北风哀,南内春深拥夜来。”
分類:湖北当阳
《漢語大詞典》:玉泉山
(1).山名。在 北京市 西北,山下有 玉泉 ,因以得名。参见“ 玉泉 ”。
(2).山名。在 湖北 当阳县 西。山有乳窟,玉泉交流其中。山下有 玉泉寺 。 唐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常闻 玉泉山 ,山洞多乳窟。” 王琦 注引《潜确居类书》:“ 玉泉山 ,在 当阳 ,泉色白而莹,又曰 珠泉 。泉南为 天台 智者 道场。”
《國語辭典》:玉泉  拼音:yù quán
1.舌下津液。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一○。杜大举》:「服玉泉法,去三尸,坚齿发,除百病。玉泉者,舌下两脉津液是也。」
2.一种墨。金。元好问 赋南中杨生玉泉墨诗:「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3.河川名:(1) 出北平西北玉泉山下,也称为「玉河」、「御河」。(2) 在福建省长汀县东,流为瀑布,其地产茶,号「玉泉茶」。
4.泉水之美称。其处有三:(1)在浙江西清莲寺中。(2)在陕西华阴南华山上。(3)在河南,即玉川井。
《漢語大詞典》:虫王(蟲王)
传说中的蚁王。 当阳 董昭之 乘船过 钱塘江 ,见一蚁浮短芦上,遑遽往回,状若畏死, 昭之 怜而救之。夜梦一乌衣人率随从百馀来谢,自称“僕是虫王,不慎堕江,慙君济活,君若有急难之日,当见告语。”后 昭之 因冤系狱,幸群蚁穴狱得脱。事见 南朝 宋 东阳无疑 《齐谐记·董昭之》。虫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作“蚁中之王”。
《漢語大詞典》:仙人掌茶
茶叶名。 唐 时产 荆州 当阳县 玉泉山 。 唐 李白 《答族姪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余游 金陵 ,见宗僧 中孚 ,示余茶数十斤,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 玉泉 之山,旷古未覿,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 中孚禪子 及 青莲居士 李白 也。”
《漢語大詞典》:杜荆州
晋 杜预 曾官镇南大将军,都督 荆州 诸军事,故称。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公才 山吏部 ,书癖 杜荆州 。”
当阳
【佛学大辞典】
(杂语)阳者明也,当阳者谓向于明而动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