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仑 → 仑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灵山(靈山)  拼音:líng shān
1.灵秀奇异的山岳。
2.有道观佛寺的山。
3.道家以蓬莱山为灵山。
4.灵鹫山的简称。参见「灵鹫山」条。引申为修行处所。
《漢語大詞典》:曾城
(1).传说中的地名。亦泛指仙乡。后汉书·张衡传:“登 閬风 之曾城兮,搆不死而为牀。” 李贤 注引《淮南子》:“ 崐崘山 有曾城九重,高万一千里,上有不死树在其西。”今本《淮南子·墬形训》作“层城”。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皇帝伤 璧臺 之永閟,悼 曾城 之不践。” 金 宇文虚中 《白菊》诗:“月中风露秋夕好,感此仙种来曾城。”参见“ 层城 ”。
(2).指高大的城阙。 晋 陶潜 《游斜川》诗:“临长流,望曾城。” 唐 王勃 《铜雀妓》诗之二:“妾本深宫妓,曾城闭九重。” 唐 杜甫 《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國語辭典》:昆山(崑山)  拼音:kūn shān
山名:(1)位于江苏省松江县西北。(2)江苏省昆山县西北的马鞍山,唐天宝中改名为「昆山」。(3)昆崙山的简称。参见「昆崙山」条。
《國語辭典》:昆腔(崑腔)  拼音:kūn qiāng
流行于大陆地区江浙一带的剧种。始于元代,最初是江苏昆山一带民间所流行的清唱腔调,故称为「昆山腔」。明嘉靖年间,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综合我国各地方腔调,揉合南北曲,以笛、管、笙、琵琶、锣鼓等为乐器,旋律婉转细致,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为集南北曲大成的时曲,是明代到清中叶以前我国主要的戏曲腔调。由于所唱的是曲牌,故称为「昆曲」;因以江南苏州昆山一带的语言演出,故也称为「昆剧」。
《國語辭典》:西昆(西崑)  拼音:xī kūn
1.西方的昆崙山。唐。王绩〈游仙〉诗四首之三:「心疑游北极,望似陟西昆。」
2.西方昆崙群玉之府。相传为古帝王藏书的地方。唐。上官仪〈为朝臣贺凉州瑞石表〉:「详观帝箓,披册府于西昆。」
3.日落之处。比喻衰老。《文选。沈约。和谢宣城诗》:「牵拙谬东泛,浮情及西昆。」
《國語辭典》:西昆体(西崑體)  拼音:xī kūn tǐ
诗体名。宋初杨亿、钱惟演、刘筠等相互唱和,有《西昆酬唱集》行世,后世称他们诗体为「西昆体」。其特色为模拟李商隐诗风,词藻富丽,声调铿锵,好用僻典,末流或失于饾饤晦涩。宋。欧阳修《六一诗话》:「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西昆体。」
分類:诗体杨亿
《國語辭典》:昆冈(崑岡)  拼音:kūn gāng
昆崙山。《书经。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昆冈怜积火,河汉注清源。」
《漢語大詞典》:昆仑丘
见"昆仑丘"。
《漢語大詞典》:玉峦(玉巒)
指 昆仑山 。泛指仙山。《楚辞·王逸〈九思·守志〉》:“陟 玉峦 兮逍遥,览高冈兮嶢嶢。”原注:“ 玉峦 , 崑崙山 也。” 晋 张华 《游仙》诗之三:“乘云去中夏,随风济 江 湘 。亹亹陟高陵,遂升玉峦阳。” 唐 杜顗 《集贤院山池赋》:“邈矣幽兴,颯然清暑,乃登玉峦抚金渚。”
《漢語大詞典》:昆峰(崑峯)
亦作“崐峰”。 即 昆仑山 。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见颜范二中书》诗:“焚玉发 崐峯 ,餘燎遂见迁。”
分類:昆仑山
《國語辭典》:凉风(涼風)  拼音:liáng fēng
1.北风。《尔雅。释天》:「北风谓之凉风。」
2.西南风。《淮南子。地形》:「西南曰凉风。」《史记。卷二五。律书》:「凉风居西南维,主地。」
3.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三国魏。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4.凉爽的风。如:「炎炎夏日里,只要打开电扇,凉风便习习吹来。」《红楼梦》第八二回:「觉得窗缝里透进一缕凉风来,吹得寒毛直竖,便又躺下。」
《國語辭典》:瑶池(瑤池)  拼音:yáo chí
1.仙界的天池,传说中在昆崙山上,周穆王西征曾在此受西王母宴请。后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却待要宴瑶池七夕会,便银汉水两分开。」《西游记》第五回:「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
2.地名。汉车师地,唐置瑶池都护府,后改为金满县,即今新疆阜康县。
《國語辭典》:白水  拼音:bái shuǐ
1.不搀他物的水,通称为「白水」。《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家人捧上茶来。揭开来,似白水一般,香气芬馥,银针都浮在水面。」
2.河川名:(1)源出四川省松潘县东。向东南入甘肃省文县,与清江汇流,折往东北与白江会合。(2)源出甘肃省临潭县西南西倾山。往东南流,纳白水河,至四川省昭化县,注入嘉陵江。也称为「白江」。
3.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河川。《山海经。大荒南经》:「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
《國語辭典》:玉泉  拼音:yù quán
1.舌下津液。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一○。杜大举》:「服玉泉法,去三尸,坚齿发,除百病。玉泉者,舌下两脉津液是也。」
2.一种墨。金。元好问 赋南中杨生玉泉墨诗:「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3.河川名:(1) 出北平西北玉泉山下,也称为「玉河」、「御河」。(2) 在福建省长汀县东,流为瀑布,其地产茶,号「玉泉茶」。
4.泉水之美称。其处有三:(1)在浙江西清莲寺中。(2)在陕西华阴南华山上。(3)在河南,即玉川井。
《漢語大詞典》:玉泉墨
墨名。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玉泉墨》:“南中 杨生 ,制墨不用松烟,止以灯煤为之,名玉泉墨。”
分類:墨名
《漢語大詞典》:层城(層城)
(1).古代神话中 昆仑山 上的高城。文选·张衡〈思玄赋〉:“登 閬风 之层城兮,搆不死而为牀。” 李善 注:“《淮南子》曰:‘ 崑崙 虚有三山, 閬风 、 桐版 、 玄圃 ,层城九重。’ 禹 云:‘ 崑崙 有此城,高一万一千里。’”一说, 昆仑山 最高峰之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崑崙 之山三级: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桐 ;二曰 玄圃 ,一名 閬风 ;上曰 层城 ,一名 天庭 ,是为太帝之居。”
(2).泛指仙乡。 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悵望层城霞。”
(3).指京师;王宫。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朝游游层城,夕息旋直庐。”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六:“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清 黄景仁 《江上寄左二杏庄》诗:“层城匪迢越,广陌交驰骋。”
(4).重城;高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遥望层城,丹楼如霞。”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层城临暇景,絶域望餘春。” 元 杨云鹏 《登濮州北城》诗:“层城高絶一攀躋,岁杪临风客思凄。” 清 张文光 《登汴城角楼》诗:“落日下层城,苍然远树平。” 龚骞 《九秋诗·秋水》:“綺阁层城秋夜长,明朝问讯湖边路。”
(5).指高山之巅。 宋 文同 《盘云坞》诗:“几曲上层城,盘盘次文石。”
《漢語大詞典》:昆仑(昆侖)
亦作“崐仑2”。
(1).古代亦写作“昆仑”。 昆仑山 。在 新疆 西藏 之间,西接 帕米尔 高原,东延入 青海 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 昆仑山 上有 瑶池 、 阆苑 、 增城 、 县圃 等仙境。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楚辞·离骚:“邅吾道夫 崑崙 兮,路修远以周流。” 唐 韩愈 《杂诗》之三:“ 崑崙 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 黄 流乱注?”
(2).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 、 搜 ,西戎即叙。” 孔 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 昆仑山 。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衣皮之民,居此 崑崙 、 析支 、 渠搜 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3).古代泛指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闇中大战, 谦之 手射 阳迈 柁工,船败纵横, 崑崙 单舸接得 阳迈 。” 唐 张籍 《昆仑儿》诗:“ 崑崙 家住海中洲,蛮客将来 汉 地游。”旧唐书·南蛮传·林邑:“自 林邑 以南,皆卷髮黑身,通号为 崑崙 。”
(4).“ 崑崙奴 ”的省称。 唐 王维 《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龕中有尊像一,左右真人六,并师子、崑崙各二。”
(5).泛指奴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向暮,有两崑崙捉马挑灯,迎导以去。”参见“ 崑崙奴 ”。
(6).特指 昆仑 奴 磨勒 。 明 王錂《春芜记·说剑》:“你看他乘云驾雾凭虚走,早把那 崑崙 秘术来传受。” 清 顾彩 《髯樵传》:“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 崑崙 。”参见“ 崑崙奴 ”。
(7).古代称皮肤黑色的人。晋书·后妃传下·孝武文李太后传:“时后为宫人,在织坊中,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崐崘。”旧五代史·慕容彦超传:“尝冒姓 阎 氏,体黑麻面,故谓之 阎崑崙 。”
(8).指玉制酒器。 唐 李商隐 《魏侯第东北楼堂书所见成篇》:“锁香金屈戌,带酒玉崑崙。”
(9).酒名。“ 崑崙觴 ”的省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诃陵樽》:“外堪欺玳瑁,中可酌崑崙。”原注:“酒名。”参见“ 崑崙觴 ”。
(10).道教语。指头脑。云笈七籤卷十二引《太上黄庭外景经》:“子欲不死修崑崙。”云笈七籤卷十七:“眼为日月,髮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崑崙。”
(11).脐之别名。黄庭内景经·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 梁丘子 注引《玉纬经》:“脐中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崑崙,一名特枢。”
(1).山名。在 西藏 、 新疆 和 青海 之间。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淮南子·原道训》:“经纪山川,蹈腾 昆仑 ,排閶闔,沦天门。” 高诱 注:“ 昆仑 ,山名也。在西北,其高万九千里。” 陈毅 《昆仑山颂》诗:“ 昆仑 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2).指 汉 代 汶上 明堂的通道。史记·封禅书:“ 济南 人 公玊带 上 黄帝 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 昆仑 ,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参见“ 昆仑道 ”。
(3).古障塞名、一名 昆仑障 。 西汉 置。在今 甘肃省 安西县 南。为宜禾都尉治所。
(4). 东晋 南朝 时指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其肤色较黑。南齐书·王琨传:“父 懌 不慧,侍婢生 琨 ,名为 崑崙 。”按,崑崙,同“ 昆仑 ”。参阅 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昆仑》
(5).我国古代泛称今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以至 东非 之人为昆仑。参阅太平御览卷七八六引 三国 吴万震 《南州异物志》、卷七八八引 竺芝 《扶南记》、 唐 义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6).古岛屿名。亦译 军屯山 。即今 越南 南部 湄公河 口外的 昆仑岛 。为古代海舶往来东西洋必经之地。岛夷志略星槎胜览有专条记述,《郑和航海图》亦有此岛。
(7).针灸穴位名。位于足部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凹陷处。《医宗金鉴·针灸心法要诀·足三阳经总穴名》:“足太阳膀胱经,行足股后凡十九穴,左右同:至阴……昆仑,跗阳。”
广大无垠貌。昆,通“ 浑 ”。 汉 扬雄 《太玄·中》:“昆仑旁薄,思之贞也。” 司马光 集注:“昆,音魂;仑,卢昆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元气昆仑,充满天地。”
《漢語大詞典》:昆仑道(昆侖道)
指 汉 时 汶上 明堂的通道。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上令 奉高 作明堂 汶上 ,如 带 ( 公玊带 )图。及五年脩封,则祠 太一 、五帝於明堂上坐……天子从 昆仑道 入,始拜明堂如郊礼。” 司马贞 索隐:“ 玊带 明堂图中为复道,有楼从西南入,名其道曰 崑崙 。言其似 崑崙山 之五城十二楼,故名之也。”参见“ 昆仑 ”。
分類:明堂通道
《國語辭典》:玄圃  拼音:xuán pǔ
1.神话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在昆崙山顶。《文选。张衡。东京赋》:「左瞰旸谷,右睨玄圃。」也作「县圃」、「悬圃」。
2.太子居处北方的园圃。《梁书。卷四。简文帝本纪》:「高祖所制五经讲疏,尝于玄圃奉述,听者倾朝野。」
《國語辭典》:天庭  拼音:tiān tíng
1.天。《文选。班固。答宾戏》:「未仰天庭,而睹白日也。」
2.术数用语。相术家或医生称人两眉之间为「天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看那小厮时,生得天庭高耸,地角方圆,两耳垂珠,是个不凡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