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98,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王得臣(字 彦辅 号 凤台子 )
范祖禹(字 淳甫、梦得、淳夫、纯父 正献 )
石得一
任伯雨(字 德翁 忠敏 号 得得居士 )
刘庭式(字 得之 )
吴师服(字 梦得 )
王得君
张得源
徐大正(字 得之、德之 世称 北山学士 闲轩 )
黄得礼(字 执中 )
王缙(字 子云 别称 得谏臣体 )
唐最(字 梦得 )
叶梦得(字 少蕴 号 石林、石林居士 )
完颜仆忽得
其它辞典(续上)
萧得里特王得臣(字 彦辅 号 凤台子 )
范祖禹(字 淳甫、梦得、淳夫、纯父 正献 )
石得一
任伯雨(字 德翁 忠敏 号 得得居士 )
刘庭式(字 得之 )
吴师服(字 梦得 )
王得君
张得源
徐大正(字 得之、德之 世称 北山学士 闲轩 )
黄得礼(字 执中 )
王缙(字 子云 别称 得谏臣体 )
唐最(字 梦得 )
叶梦得(字 少蕴 号 石林、石林居士 )
完颜仆忽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遥辇洼可汗宫分人。道宗清宁间为耶律乙辛所引用。大康三年,监送废太子浚至上京,途中数加凌侮,至则筑圜堵囚之。迁西南招讨使。转国舅详稳。后坐怨望,免死,阖门籍兴圣宫,贬西北统军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6—1116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字彦辅,自号凤台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官至司农少卿。受学于郑獬、胡瑗,学问博洽。有《麈史》。全宋诗
王得臣(一○三六~一一一六),字彦辅,自号凤台子(《挥麈后录》卷八),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历知岳州巴陵,管干京西漕司文字,提举开封府界常平,开封府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三六九),知唐州、邠州(《彭城集》卷二一《知唐州王得臣可知邠州制》)、鄂州、黄州。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为福建转运司判官(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三一)。官至司农少卿。绍圣四年(一○九七)致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一)。徽宗政和六年卒,年八十一(《挥麈后录》卷八)。有《麈史》三卷传世。《宋史·艺文志》著录其《江夏辨疑》、《凤台子和杜诗》、《江夏古今纪咏集》,皆佚。事见《麈史》各卷。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一八三三
王得臣(一○三六——一一一六),字彦辅,号凤台子,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受学于郑獬、胡瑗,嘉祐四年登进士第。历任岳州巴陵令、管干京西漕司文字、秘书丞、提举开封府界常平等事、开封府判官,出知唐、邠、黄、鄂州。元祐八年为福建转运副使,入朝为金部郎中、司农少卿。绍圣四年九月以目疾管勾崇禧观。政和六年卒,年八十一。得臣平生著述颇丰,有《江夏辨疑》一卷、《凤台子和杜诗》三卷、《江夏古今纪咏集》五卷、《麈史》三卷,尝笺注杜甫诗。其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三一三、四九一,《宋会要辑稿》瑞异三之四二、食货六四之七三、职官二三之一一,刘攽《彭城集》卷二一,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宋史》卷二○四、二○六、二○八、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098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淳甫,一字梦得。范镇从孙。仁宗嘉祐八年进士。从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书成,除秘书省正字。哲宗立,除著作佐郎,充修《神宗实录》检讨官,历给事中、翰林学士。哲宗亲政,出知陕州。绍圣初,言者论其所修《实录》诋斥神宗,附会司马光变更新法,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永州安置。卒谥正献。撰《唐鉴》,论述唐高祖至昭宣帝三百年间政治得失;又有《范太史集》。全宋诗
范祖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甫(一作淳夫、纯父),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初仕资州龙水令(本集《送七主簿赴龙水》),后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居洛阳十二年(本集,初到玉堂)诗》。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为秘书省正字。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除著作佐郎、修《神宗实录》检讨,迁著作郎兼侍讲。四年,拜右谏议大夫,迁给事中,兼国史院修撰,为礼部侍郎。六年,拜翰林学士,因叔百禄在中书,改侍讲学士。八年,因反对章惇入相,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后以元祐党籍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又徙宾州、化州。元符个元年卒,年五十八。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追复龙图阁学士,宁宗时谥正献。有《唐鉴》二十四卷、《帝学》八卷,及《范太史集》五十五卷等。《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九、《宋史》卷三三七有传。 范祖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句,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一一五
范祖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从孙,百禄侄。嘉祐八年登进士甲科,授试校书郎、知资州龙水县。熙宁三年,司马光辟为同编修《资治通鉴》,随光十五年(其中在洛阳十三年),有唐三百年丛目及长编,祖禹实掌之。元丰七年《通鉴》成,迁秘书省正字。历右正言、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著作郎兼侍讲。元祐四年,迁右谏议大夫,依前兼侍讲,充实录院修撰;寻拜给事中。次年监修国史,进礼部侍郎。七年,为翰林学士、翰林侍讲学士。八年,又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知制诰、兼知国史院事。绍圣初,哲宗亲政,复行新法,祖禹以「元祐旧党」,出知陕州,继逐于永州、贺州、宾州、化州等地安置。元符元年十月卒于化州,年五十八。祖禹久在经筵、史馆,与修《神宗实录》,著《唐鉴》、《帝学》、《古文孝经说》(此三种今存)等多种,《唐鉴》尤为著名,时称「唐鉴公」。又有文集五十五卷(存)。《宋史》卷三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 【介绍】: 宋开封人。为内侍黄门,累官内殿承制。神宗时管勾皇城司,四迁入内副都知。哲宗元祐初御史刘挚言其管皇城十年,恣为残刻,与王中正、李宪、宋用臣为“四凶”。坐降左藏库使管勾崇福宫卒。全宋文·卷二一八三
石得一,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内侍黄门,累官内殿承制。熙宁五年为皇城副使、带御器械。元丰二年勾当军头司,察京西路第五将军马弓手。五年七月迁入内副都知。八年为永裕陵使。元祐初领成州团练使,降左藏库使、管勾崇福宫,十二月卒。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二九七、三二七、三五七、三七五、三九三,《宋会要辑稿》礼三七之一三、礼二九之六二、职官三六之一八,《宋史》卷四六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7—1119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德翁。任孜子。登进士第。累官左正言,上章弹击章惇、蔡卞。徽宗建中靖国初,反对调和元祐、绍圣两党,言君子、小人不能并进。又论弃湟、鄯州,以安边息民。居谏省半岁,凡上一百零八疏。大臣畏其多言,改权给事中。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间,编管通州,移昌化。谥忠敏。有《春秋绎圣新传》等。全宋诗
任伯雨(一○四七?~一一一九?),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孜子。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清江主簿,知雍丘县。哲宗元符三年(一一○○),召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鹤山集》卷六○《跋任谏议伯雨帖》)。徽宗初政,条疏章惇、蔡卞罪状,章、蔡贬官。居谏省半载,大臣畏其多言,寻出知虢州。崇宁元年(一一○二),以党事编管通州(同上书),徙昌化军、道州。宣和初卒,年七十三。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东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全宋文·卷二三四二
任伯雨(一○四七——一一一九),字德翁,号得得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孜子。元丰五年进士及第,调施州清江主簿,知雍丘县。有善政,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建中靖国元年,擢左正言。居谏省半岁,凡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使权给事中。伯雨抗论愈力,忤曾布,徙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初列奸党,削籍编管通州,徙昌化。宣和初卒,年七十三。绍兴中特赠直龙图阁、右谏议大夫,淳熙中赐谥忠敏。所著有《春秋绎圣新传》十二卷、《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东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瓯宁人,字梦得。历知蒙州。侬智高犯境,师服籍帑储而藏之,独佩州印以守。改知邵武军,后以职方郎中致仕。哲宗元符中卒,寿百岁。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丰五年(1082)任邵武军知军,八闽通志卷三五 张德源。元祐元年(1086)闰2月冲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得礼(一○六四~?),字执中,丰城(今属江西)人。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时年二十五。曾为鼎州桃源尉,知虔州兴国县,为柳州军事推官。徽宗建中靖国初曾应诏上书。事见《三馀集》卷一及卷四《先大夫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59 【介绍】: 宋睦州分水人,字子云。徽宗崇宁五年进士。高宗绍兴六年,由侍御史迁右司谏,每谓人才难得,多事之际,尤宜为朝廷爱惜。以故不专弹击,而唯论安危大计与所以启沃君心者,时称得谏臣体。后出知温州、常州。有《霜台谏垣稿》。全宋文·卷三一一八
王缙(一○七三——一一五九),字子云,严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崇宁五年进士,调歙州司法参军。历知浦江、永嘉县,又知英、虔二州。绍兴五年,擢殿中侍御史,迁右司谏。求外补,以直秘阁知温州,改常州。后忤宰相秦桧,主管台州崇道观。二十九年六月卒,年八十七。有《霜台谏垣藁》九卷。事迹见张栻《王司谏墓志铭》(《南轩集》卷三八),《宋史翼》卷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8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少蕴,号石林。哲宗绍圣四年进士。为丹徒尉。徽宗朝累迁翰林学士,极论士大夫朋党之弊。帅颍昌府,发常平粟赈民,抵制宦官杨戬等搜括,捕抑贪吏,遭废黜。高宗即位,除户部尚书,迁尚书左丞。绍兴中,除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致力于抗金防务及筹措军饷。官终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平生嗜学博洽,尤工于词。有《建康集》、《石林词》、《避暑录话》、《石林燕语》、《石林诗话》等。全宋诗
叶梦得(一○七七~一一四八),字少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后定居吴兴弁山,家有石林园,因号石林居士。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除起居郎,二年,迁翰林学士,三年,出知汝州,寻落职,提举洞霄宫。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起知蔡州,移帅颖昌府。忤杨戬、李彦,提举鸿庆宫。钦宗靖康元年(一○二六),知杭州(《乾道临安志》卷三)。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落职,提举太平观。二年,为翰林学士兼侍读。三年,罢归湖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一六、一七、一八、二○)。绍兴元年(一○三一),起为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寿春等六州宣抚使,抗击金兵。十二年冬,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十四年,请老,提举洞霄宫。十六年,致仕(同上书卷一四七、一四八、一五二、一五四)。十八年,卒于湖州。叶氏家富藏书,著述繁多,《石林总集》一百卷等,已佚;有《石林居士建康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十卷,今存八卷,系帅建康时诗文)、《石林燕语》、《避暑录话》、《岩下放言》等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叶梦得诗,以毛晋汲古阁原藏明抄本《石林居士建康集》为底本,校以邓邦述校跋清影印抄宋刻本(简称影宋本)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叶梦得(1077-1148) 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人,居乌程。有《石林词》。全宋文·卷三一六二
叶梦得(一○七七——一一四八),字少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后卜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卞山之石林谷,因自号石林居士。绍圣四年登进士第,调丹徒尉。大观中,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以忤童贯,降龙图阁直学士、知汝州,寻落职奉祠。政和中,起知蔡州,历知颍昌府、应天府、杭州,或起或废。高宗建炎二年,复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寻除户部尚书。三年二月,拜尚书左丞。以与宰相朱胜非意见不合,执政十四日而罢,以资政殿学士归隐卞山。绍兴元年,起为江南东路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寿春等六州宣抚使,次年罢。八年,再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两镇建康,布置江防,多得其力。升资政殿大学士、观文殿学士,移知福州。十六年,拜崇信军节度使致仕。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梦得博学强记,著书三十馀种。今尚存《春秋谳》、《春秋考》、《春秋传》、《石林燕语》、《避暑录话》、《老子解》、《石林诗话》、《石林词》等十七八种。《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21 【介绍】: 金宗室。招降烛水部族,领行军千户。从破黄龙府,战于达鲁古城,皆有功。后往鳖古河籍军马,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