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5,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无间
一发
一饭
尺寸
蝼蚁
一介
微波
渺然
一尘
涓埃
蜉蝣
锱铢
虫鱼
寸草
一握
《國語辭典》:无间(無間)  拼音:wú jiàn
1.无间断。《礼记。檀弓上》:「不昼夜居于内。」唐。孔颖达。正义:「唯致齐与疾,无间昼夜,恒居于内。」
2.不要疏远、无间隙。如:「亲密无间」。唐。裴铏《昆崙奴》:「郎君闲暇,必须一相访,无间老夫也。」
3.不分别。如:「无间男女」。
《漢語大詞典》:无间地狱(無間地獄)
(1).佛教语。即阿鼻地狱(梵语avic-inaraka)。据《俱舍论》卷十一称,造“十不善业”的重罪者堕入之,“受苦无间”,是地狱的最底层。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我看着他,想起我当初那妬妇来,恨不即时推你到无间地狱去!”
(2).指无间地狱中的重罪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冥府司籍之吏﹞曰:‘……不轮迴者亦三途:圣贤仙佛,不入轮迴;无间地狱,不得轮迴;无罪无福之人……无可轮迴。’”
《國語辭典》:一发(一發)  拼音:yī fā
1.更加、越是。《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怎的如老哥会弹一曲琴,也觉得消遣些。近来想是一发弹的好了。」《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听了,一发鬨声拍手道妙。」
2.一同。《水浒传》第二回:「我家也有头口骡马。教庄客牵去后槽,一发喂养。」
3.发射一次。《韩非子。显学》:「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
4.一经发作。《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传》:「今怨忿已积,一发,其害必大,可不谓大忧乎?」
5.乾脆、索性。《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想他去此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红楼梦》第三三回:「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
《漢語大詞典》:一饭(一飯)
(1).一餐饭。《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復加一饭则脱然愈,復损一饭则脱然愈。”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五:“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
(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清 钱谦益 《张凤翼授文林郎制》:“其属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丰沛 故人之遗也,朕岂能一饭置之哉!”
《國語辭典》:尺寸  拼音:chǐ cùn
1.法度。《韩非子。安危》:「六曰有尺寸而无意度。」
2.些微。《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太史公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3.戏曲音乐中称速度与节拍为「尺寸」。《宋书。卷一一。律历志上》:「至于都合乐时,但识其尺寸之名,则丝竹歌咏,皆得均合。」
《國語辭典》:尺寸  拼音:chí cun
1.物件的长度、大小。《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原是一起工程之时就画了各处的图样,量准尺寸,就打发人办去的。」
2.节度、分寸。如:「他为人稳健,凡事都有个尺寸。」
《國語辭典》:蝼蚁(螻蟻)  拼音:lóu yǐ
蝼蛄及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卑微,无足轻重的人、事、物。《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小臣蝼蚁,不胜区区。」唐。杜甫〈古柏行〉:「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曾经宿鸾凤。」也作「蝼蚁」。
《國語辭典》:一介  拼音:yī jiè
1.介为芥之假借,指小草。一介比喻微小的东西。《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引申为一人,一个。有卑微、谦虚之意。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叹鲰生孤身一介,骑瘦马空囊四海,可又早十谒朱门九不开。」《儒林外史》第一回:「却是起动头翁,上覆县主老爷,说王冕乃一介农夫,不敢求见。」
2.耿介。《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故授臣以督司,咨臣以方略。」
《國語辭典》:微波  拼音:wéi bō
一种波长介于零点三公尺和千分之一公尺之间的电磁波。具有方向性及高频率。在通信、气象、天文、烹调方面应用广泛。
《國語辭典》:渺然  拼音:miǎo rán
悠远。唐。赵嘏 江楼感旧诗:「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國語辭典》:一尘(一塵)  拼音:yī chén
1.一粒尘土。比喻细微的事物。南朝宋。鲍照〈野鹅赋〉:「虽陋生于万物,若沙漠之一尘。」
2.道家称一世为「一尘」。
《國語辭典》:涓埃  拼音:juān āi
细流轻尘。比喻微末、微小。《周书。卷四二。萧撝传》:「臣披款归朝,十有六载,恩深海岳,报浅涓埃。」唐。杜甫〈野望〉诗:「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也称为「涓尘」。
《國語辭典》:蜉蝣  拼音:fú yóu
1.动物名。虫类。长六、七分,头似蜻蛉而略小,有四翅,体细而狭。夏秋之交,多近水而飞,往往数小时即死。也作「浮游」、「浮蝣」。
2.《诗经。曹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蜉蝣,刺奢也。」首章二句为「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國語辭典》:锱铢(錙銖)  拼音:zī zhū
锱与铢都是极小的计算单位,用以比喻极细微。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卖官鬻爵,取利下尽锱铢。」清。李文炤〈俭训〉:「况乎用之奢者,取之不得不贪,算及锱铢,欲深溪壑。」
《國語辭典》:虫鱼(蟲魚)  拼音:chóng yú
1.虫与鱼。《金史。卷四○。乐志下》:「威震遐迩,化渐虫鱼。」
2.后世讥讽考据家的琐屑考订为虫鱼之学。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二首之一:「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國語辭典》:寸草  拼音:cùn cǎo
1.小草。如:「寸草不生」。唐。韩愈〈秋怀〉诗一一首之一○:「败虞千金弃,得比寸草荣。」
2.比喻微小。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國語辭典》:寸草春晖(寸草春暉)  拼音:cùn cǎo chūn huī
寸草,比喻子女。春晖,比喻父母。语本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比喻父母恩情深重,子女即使竭尽心意也难以报答。
《漢語大詞典》:一握
(1).犹言一把。亦常喻微小或微少。易·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 孔颖达 疏:“一握者,小之貌也。自比一握之间,言至小也。”《淮南子·原道训》:“舒之幎於六合,卷之不盈於一握。”北史·许惇传:“ 齐文宣 尝因酒酣,提 惇 鬚称美,以刀截之,唯留一握。” 金 元好问 《铜鞮次村道中》诗:“昂头天一握,放脚百丈井。”
(2).犹一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徐刘先知:“持此一握扇,天下横行走。”
(3).一掌之中。列子·汤问:“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於一握。”
(4).一把抓住。 宋 苏轼 《次韵范景仁留别》:“会当闻公来,倒屣髮一握。”
(5).古代一种算法,布竹筹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角,为“一握”。汉书·律历志上:“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六觚,六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