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刍贱(芻賤)
微贱。北齐书·王琳传:“ 瑒 虽芻贱,窃亦有心。”
分類:微贱
《國語辭典》:琐贱(瑣賤)  拼音:suǒ jiàn
谦称地位卑微。唐。李峤〈谢腊日赐腊脂口脂表〉:「分八子之膏腴,及三臣之琐贱。」
分類:微贱
《漢語大詞典》:微单(微單)
犹微贱。新唐书·宦者传下·刘季述:“ 刘季述 者,本微单,稍显於 僖 昭 间,擢累枢密使。”参见“ 微贱 ”。
分類:微贱
《國語辭典》:微贱(微賤)  拼音:wéi jiàn
卑微低贱,指地位低下。《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愚闻邓艾出身微贱,幼为农家养犊。」《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陈官人名流贵客,只怕他嫌弃微贱,未肯相收。」
《漢語大詞典》:幽劣
低劣;微贱。 唐 卢纶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览诗卷因以见示》诗:“顾己文章非酷似,敢将幽劣俟洪炉。”
分類:低劣微贱
《漢語大詞典》:蔑贱(蔑賤)
犹微贱。《三国志·吴志·薛莹传》:“嗟臣蔑贱,惟昆及弟,幸生幸育,託 综 遗体。”
分類:微贱
《國語辭典》:青衫  拼音:qīng shān
1.青色的衣服。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亦指便服。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宋。陆游 木兰花。三年流落巴山道词:「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也称为「青衣」。
2.国剧中的角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衫」。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也称为「青衣」、「衫子」。
《國語辭典》:青衣  拼音:qīng yī
1.青色的衣服。古代低阶文官或卑贱者所穿的衣服。也称为「青衫」。
2.便服。如:「青衣小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换了一身青衣,教一个丫鬟随了。」也称为「青衫」。
3.春服。《礼记。月令》:「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
4.婢女。《三国演义》第八回:「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红楼梦》第六八回:「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带信。」
5.国剧中的角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衣」。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也称为「青衫」、「衫子」。
《國語辭典》:贫贱(貧賤)  拼音:pín jiàn
贫苦而身分低微。《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唐。元稹 遣悲怀诗三首之二:「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國語辭典》:蒹葭  拼音:jiān jiā
1.荻草与芦苇。《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近蓼洼,望平花,有折蒲衰柳老蒹葭。」
2.比喻卑微鄙陋。《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彼出身寒门,得公收拔,如蒹葭倚玉树,何幸如之,岂以入赘为嫌乎?」
3.《诗经。秦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蒹葭,刺襄公也。」或以为有所爱慕而不得近之之诗,似是情歌,或访贤之作。首章二句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漢語大詞典》:蒹葭玉树(蒹葭玉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魏明帝 使后弟 毛曾 与 夏侯玄 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指 毛曾 ;玉树,指 夏侯玄 。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云屏初列,彩丝新恋,袖映屏山云艷,蒹葭玉树,低回笑揽芳年。”
《漢語大詞典》:鸡豚(雞豚)
(1).鸡和猪。古时农家所养禽畜。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来忧御魑魅,归愿牧鸡豚。” 明谢谠《四喜记·寻乐江村》:“鸡豚早秋敛,盆醪自酣。”
(2).指平民之家的微贱琐事。语出《礼记·大学》:“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郑玄 注:“畜马乘,谓以士初试为大夫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鸡豚牛羊,民之所畜养以为利者也。”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 寅 夙遭哀閔,室无强亲,计盐米,图婚嫁,察鸡豚,持门户。”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其讲官学士,左经右史,鲜有志温饱,察鸡豚。”
《漢語大詞典》:微躯(微軀)
微贱的身躯。常用作谦词。 三国 魏 曹植 《叙愁赋》:“委微躯於帝室,充末列於椒房。”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自笑微躯长碌碌,几时来此学无还。” 清 周亮工 《西禅寺留别》诗:“微躯未敢厌烽烟,祖帐羣公尽大贤。”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假使我们能救他们,便牺牲却一己底微躯,也正是人生底无上幸福。”
《國語辭典》:草茅  拼音:cǎo máo
1.杂草。《楚辞。屈原。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2.閒居不做官的人的谦称。《新唐书。卷九八。马周传。赞曰》:「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于朝,明习宪章者。」
3.山野乡间。《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孙程传》:「臣生自草茅,长于宫掖。」《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二折》:「小生草茅,复姓司马。」
《國語辭典》:榛芜(榛蕪)  拼音:zhēn wú
1.杂草丛生。晋。潘尼〈火赋〉:「榛芜既除,九野谧清。」唐。王勃〈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林院榛芜,轩堂委寂。」
2.繁冗杂乱。唐。刘知几《史通。卷九。烦省》:「夫论史之烦省者,但当要其事有妄载,苦于榛芜,言有阙书,伤于简略,斯则可矣。」
3.自谦之词。唐。杜甫〈赠韦左丞丈济〉诗:「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元。柳贯〈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诗:「南唐常侍六书学,凌轹斯邈开榛芜。」
《國語辭典》:小丑  拼音:xiǎo chǒu
1.戏剧中表演滑稽角色的人。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广东刘八工文词,好驰马,因赴京兆试,流落京腔,成小丑绝技。」
2.后比喻举止不庄重、善于逗趣的人。如:「他是办公室里的小丑,一天到晚闹笑话!」
《國語辭典》:小丑(小醜)  拼音:xiǎo chǒu
称小人、盗匪等。《国语。周语中》:「怨在小丑,犹不可堪,而况在侈卿乎?其何以待之。」《红楼梦》第六三回:「所以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
《漢語大詞典》:地寒
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太平御览卷四四四引《郭子》:“ 王浑 妻 钟 有女甚贤明,令 武子 为妹择佳婿……母曰:‘此才足以拔萃,然地寒,非长年,不足展其才用。’” 宋 陆游 《长信宫词》:“地寒祚薄兮,自貽不祥。”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仇隙:“ 李揆 秉政, 苗晋卿 荐 元载 。 揆 自恃门望,以 载 地寒,意甚轻之。”
《國語辭典》:轻生(輕生)  拼音:qīng shēng
不爱惜生命。常指人自杀。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十四出:「前车已覆须明鉴。相公,你休得要无益轻生绝大纲。」《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