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悸心
心怀恐惧。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雷霆之下,笞箠惨并,百僚悸心,千夫陨涕。”
分類:心怀恐惧
《漢語大詞典》:抱愤(抱憤)
亦作“ 抱忿 ”。 心怀忧愤或愤怒。 唐 皮日休 《悼贾文》:“当抱愤于渺藩兮,曾无足以少休。” 华亭过客 《〈廿载繁华梦〉序》:“每拔剑以唾壶,因人抱忿;或废书而陨涕,为古担忧。” 曹亚伯 《武昌起义》:“因未得万全之策,致暂缓挞伐之师,而兵心抱愤,跃跃欲试,势又不能復缓时日。”
《漢語大詞典》:抱疚
心怀愧疚。 王西彦 《曙》:“在蒙眬中,我听到 金小妹 对 四宝 抱疚地说:‘对不起了, 王四嫂 ,我要写点东西……’”
分類:心怀愧疚
《國語辭典》:抱怨  拼音:bào yuàn
1.心中怀藏怨恨。《晋书。卷四五。列传。刘毅》:「诸受枉者,抱怨积直,独不蒙天地无私之德,而长壅蔽于邪人之铨。」《红楼梦》第五五回:「说办的好,领祖宗的恩典,太太的恩典;若说办的不均,那是他糊涂不知福,也只好凭他抱怨去。」
2.对他人诉说心中的不满、怨恨。《红楼梦》第四三回:「我看你利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秦老过来抱怨他道:『你方才也太执意了。他是一县之主,你怎的这样怠慢他?』」
《漢語大詞典》:衔思(銜思)
心怀思绪。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之二:“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南朝 梁 江淹 《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长夜亦何际,衔思久踟蹰。”
分類:心怀思绪
《漢語大詞典》:烦怀(煩懷)
烦闷的心怀。 晋 支遁 《八关斋诗》之三:“冷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烦怀却星星,高意还卓卓。”
分類:烦闷心怀
《漢語大詞典》:怀猜(懷猜)
心怀猜忌。梁书·夏侯详传:“若使粮力俱足,非攻守所屈,便宜散金寳,纵反间,使彼智者不用,愚者怀猜,此 魏武 之所以定大业也。”
分類:心怀猜忌
《漢語大詞典》:怀戚(懷慼)
亦作“ 怀慼 ”。 心怀忧伤。逸周书·小明武:“怀戚思终,左右愤勇。”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怀戚者闻之,莫不憯懍惨悽,愀愴伤心。”晋书·殷仲堪传:“愿足下弘之以道德,运之以神明,隐心以及物,垂理以禁暴,使足践 晋 境者必无怀慼之心。”
《國語辭典》:存眷  拼音:cún juàn
关注、怀念。南朝梁。王筠〈与东阳盛法师书〉:「司马参军,仰述存眷,曲垂访忆。」也作「存注」。
《國語辭典》:抱罪  拼音:bào zuì
因自己的过失而心中怀有愧疚。《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或有抱罪怀瑕,与下同疾,纲网弛纵,莫相举察。」三国魏。曹植〈责躬〉诗:「常惧颠沛,抱罪黄垆。」
《國語辭典》:睽疑  拼音:kuí yí
疑异。《宋史。卷三三四。沈起传》:「盗内自睽疑,转相束缚唯恐后。」
《漢語大詞典》:衔欢(銜歡)
心怀欢乐。 唐 岑羲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诗:“衔欢不觉银河曙,尽醉那知玉漏稀。”
分類:心怀欢乐
《漢語大詞典》:衔辛(銜辛)
心怀辛酸。 宋 苏轼 《祭张文定公文》:“曰再见子,恐无復辰,出户迟迟,默焉衔辛。”
分類:心怀辛酸
《漢語大詞典》:怀慝(懷慝)
心怀恶念。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吏无苛政,民无怀慝。”
分類:心怀恶念
《漢語大詞典》:衔怒(銜怒)
心怀愤怒。后汉书·种暠传:“二府畏懦,不敢案之, 冀 由是衔怒于 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