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心相
(1).佛教语。指能感知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宝亮》:“如来乘本愿以託生,现慈力以应化,离文字以设教,忘心相以通道。”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碑》:“贝叶真偈,现心相於银钩。”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四:“谚曰:‘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此言人以心相为上也。”
(2).方言。心思,兴趣。《何典》第六回:“人説‘叫化三年,做官无心相’。”
《國語辭典》:心心相印  拼音:xīn xīn xiāng yìn
本指禅宗修行者,师徒间不须经由文字、言语的传达,即能相互契合,了悟禅理。见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比喻彼此心意互通。《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如今听了张金凤这话,正如水月镜花,心心相印,玉匙金锁,息息相通。」《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抚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断无驳回之理。」
《国语辞典》:琴心相挑  拼音:qín xīn xiāng tiǎo
汉司马相如以古琴声凤求凰曲挑动卓文君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后指以琴声传达自己的情意,挑动对方的爱慕之情。明。屠隆《昙花记》第二一出:「你雄姿秀骨风度好,瞥然见把人魂消,又不是琴心相挑,一意愿咏桃夭,谐白发附青霄。」也作「琴挑文君」。
《漢語大詞典》:腹心相照
犹言肝胆相照。谓人与人之间以赤诚相待。《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大丈夫腹心相照,何处不可通情?”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
《國語辭典》:降心相从(降心相從)  拼音:jiàng xīn xiāng cóng
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即委屈自己的心意,放弃自己的想法,而去顺从别人。《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若『冀州』不弟,当降心相从。待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高义耶?」
《國語辭典》:客心  拼音:kè xīn
游子的心情。《文选。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唐。韩翃〈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漢語大詞典》:心与(心與)
以心相许。文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刘良 注:“心与,心相许也。” 唐 裴度 《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序:“故 州平 心与, 元直 神交。”
《漢語大詞典》:推诚(推誠)
以诚心相待。《淮南子·主术训》:“块然保真,抱德推诚,天下从之,如响之应声,景之象形。”魏书·高祖纪下:“凡为人君,患於不均,不能推诚御物。” 宋 欧阳修 《刘公墓志铭》:“推诚自信,不为防虑。”清史稿·文宗纪:“给事中 苏廷魁 疏请推诚任贤,慎始图终。” 茅盾 《虹》七:“如果人家能够推诚相与,那她即使受点牺牲,也很甘心。”
《國語辭典》:心法  拼音:xīn fǎ
1.宋儒指传心养性的方法。宋。朱熹〈中庸章句。序〉:「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2.禅宗称禅师不经由语言、文字的方式所授予弟子的佛法。唐。李华〈润州天乡寺故大德云禅师碑〉:「心法传示,为最上乘。」
3.佛教用语。将属于精神和心理层面的现象归为一类,称为「心法」。有时也专指眼、耳、鼻、舌、身、意的认识作用。
《國語辭典》:心印  拼音:xīn yìn
1.禅师所證悟的境界。《五灯会元。卷一七。黄龙悟心禅师》:「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去即印住,住即印破。」
2.拆字术。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
《漢語大詞典》:心倾(心傾)
(1).心术不正。 汉 扬雄 《太玄·戾》:“虚邪心倾,不可辅也。”
(2).心相倾慕。 唐 李峤 《楚望赋》:“既情招而思引,亦目受而心倾。” 宋 梅尧臣 《花娘歌》:“去春送客出东城,舟中接膝已心倾。”
《國語辭典》:同心结(同心結)  拼音:tóng xīn jié
古时用锦带结成连环回文的花样,表示两情相系,彼此相属。南朝梁。武帝 有所思诗:「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唐。蒋防《霍小玉传》:「方圆一寸馀,中有轻绢,作同心结,坠于卢氏怀中。」
《漢語大詞典》:心寄
推心相托。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吾病如此,深虑不济;安六军,保社稷者,捨汝而谁!何容方更请人以违心寄乎!” 胡三省 注:“心寄,谓推心以託之也。”
分類:心相相托
《漢語大詞典》:机熟(機熟)
谓机心相契。 宋 范成大 《题易元吉獐猿两图》诗之一:“猿啼风动叶,机熟两忘情。”
《國語辭典》:披怀(披懷)  拼音:pī huái
1.披露心腹,表示赤忱相待。《文选。陆机。辩亡论》:「披怀虚己,以讷谟士之算。」也作「披心」。
2.开阔胸襟。唐。韦应物〈西郊养疾闻畅校书有新什见赠久伫不至先寄此〉诗:「披怀始高咏,对琴转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