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心相
(1).佛教语。指能感知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宝亮》:“如来乘本愿以託生,现慈力以应化,离文字以设教,忘心相以通道。”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碑》:“贝叶真偈,现心相於银钩。”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四:“谚曰:‘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此言人以心相为上也。”
(2).方言。心思,兴趣。《何典》第六回:“人説‘叫化三年,做官无心相’。”
《國語辭典》:心心相印  拼音:xīn xīn xiāng yìn
本指禅宗修行者,师徒间不须经由文字、言语的传达,即能相互契合,了悟禅理。见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比喻彼此心意互通。《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如今听了张金凤这话,正如水月镜花,心心相印,玉匙金锁,息息相通。」《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抚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断无驳回之理。」
《国语辞典》:琴心相挑  拼音:qín xīn xiāng tiǎo
汉司马相如以古琴声凤求凰曲挑动卓文君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后指以琴声传达自己的情意,挑动对方的爱慕之情。明。屠隆《昙花记》第二一出:「你雄姿秀骨风度好,瞥然见把人魂消,又不是琴心相挑,一意愿咏桃夭,谐白发附青霄。」也作「琴挑文君」。
《漢語大詞典》:腹心相照
犹言肝胆相照。谓人与人之间以赤诚相待。《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大丈夫腹心相照,何处不可通情?”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
《國語辭典》:降心相从(降心相從)  拼音:jiàng xīn xiāng cóng
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即委屈自己的心意,放弃自己的想法,而去顺从别人。《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若『冀州』不弟,当降心相从。待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高义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