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市人皆笑
 
出胯下
 
忍辱胯下
 
淮阴胯
 
笑韩信
  
胯下辱

相关人物
韩信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260~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裤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裤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典故

《涅槃经》卷二十七引《师子吼菩萨》
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则出醍醐。

例句

空馀忍辱草,相对色萋萋。 贯休 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

《漢語大詞典》:胯下人
指 汉 韩信 。泛指能够忍辱的人。 元 陈基 《淮阴杂兴》诗:“老来易感 山阳 笛,年少休轻胯下人。”参见“ 胯下 ”。
《國語辭典》:胯下  拼音:kuà xià
1.两腿之间。
2.比喻人未显达前,受人鄙视、嘲弄。参见「胯下之辱」条。《初刻拍案惊奇》卷八:「胯下曾酬一饭金,谁知剧盗有情深?」
《漢語大詞典》:忍辱草
佛经中说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羊食之,则成醍醐。见《涅槃经》卷二七引《师子吼菩萨》。亦省作“ 忍草 ”。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