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恭惟
见“ 恭维 ”。
《國語辭典》:恭维(恭維)  拼音:gōng wéi
恭敬思之。如:「恭维鞠养」。也作「恭惟」。
《國語辭典》:恭维(恭維)  拼音:gōng wei
奉承、谀颂。《文明小史》第二回:「当下又说了些客气话,柳知府也著实拿他恭维,方才起身告别。」也作「恭惟」。
《國語辭典》:恭俭(恭儉)  拼音:gōng jiǎn
恭敬。《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与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國語辭典》:不恭  拼音:bù gōng
态度傲慢、不恭敬。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又镇南将军张鲁,负固不恭。」南朝宋。颜延年〈陶徵士诔〉:「人之秉彝,不隘不恭。」
《漢語大詞典》:恭承
敬奉。 汉 贾谊 《吊屈原赋》:“恭承嘉惠兮,俟罪 长沙 。”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唐 李白 《东武吟》:“恭承凤皇詔,欻起云萝中。”
分類:敬奉
《漢語大詞典》:温恭
温和恭敬。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 孔颖达 疏:“温和之色,恭逊之容。”《诗·商颂·那》:“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北史·王杰王勇等传论:“夫文士怀温恭之操,其弊也懦弱;武夫禀刚烈之资,其弊也敢悍。”《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勾践 内怀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
分類:温和恭敬
《國語辭典》:恭敬  拼音:gōng jìng
对尊长或宾客肃敬有礼。《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西游记》第二六回:「我们一向久阔尊颜,有失恭敬。」
《國語辭典》:恭人  拼音:gōng rén
1.宽柔的人。《诗经。大雅。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2.明制四品命妇的封号。《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杨氏女得封恭人,林下偕老。」
《漢語大詞典》:协恭(協恭)
勤谨合作。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孔 传:“以五礼正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 明 宋濂 《进〈元史〉表》:“於是命翰林学士臣 宋濂 、待制臣 王禕 协恭刊裁。”儒林外史第七回:“你我都是天榜有名。将来‘同寅协恭’,多少事业都要同做。”
分類:勤谨合作
《國語辭典》:恭顺(恭順)  拼音:gōng shùn
恭敬顺从。《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
《國語辭典》:肃恭(肅恭)  拼音:sù gōng
措辞极恭敬。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黄香奏笺于江夏,亦肃恭之遗式矣。」
《國語辭典》:恭己  拼音:gōng jǐ
1.恭肃己身。《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2.强臣专政,天子无权。《资治通鉴。卷六四。汉纪五十六。献帝十年》:「时政在曹氏,天子恭己。」
《漢語大詞典》:严恭(嚴恭)
亦作“ 严龚 ”。 庄严恭敬。书·无逸:“昔在 殷王 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 孔 传:“言 太戊 严恪恭敬,畏天命。”《亢仓子·训道》:“君后所爱,虽小物,必严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所以寅虔於神祇,严恭於宗庙也。” 唐 陈叔达 《太庙祼地歌辞》:“大哉孝思,严恭祖禰。” 清 曾国藩 《养晦堂记》:“吾友 刘君 孟容 ,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
《國語辭典》:谦恭(謙恭)  拼音:qiān gōng
谦虚而有礼貌。《后汉书。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传。齐武王演传》:「中兴初,禁网尚阔,而睦性谦恭好士,千里交结,自名儒宿德,莫不造门,由是声价益广。」《三国演义》第三○回:「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
《漢語大詞典》:敬恭
恭敬奉事;敬慎处事。《诗·大雅·云汉》:“敬恭明神,宜无悔怒。” 唐 元稹 《于季友授右羽林将军制》:“尔其敬恭,无替朕命。” 清 吴定 《祭何生文》:“自子来游,于今三岁。炤炤修修,高志敏事。敬恭师长,雍睦同儕。”
《漢語大詞典》:寅恭
恭敬。 宋 范仲淹 《谢转礼部侍郎表》:“臣敢不夕惕三省,寅恭一心,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帝亲习封禪仪于 崇德殿 。初,礼官言帝王无亲习之文,帝曰:‘朕以达寅恭之意,岂惮劳乎!’” 明 李东阳 《约斋记》:“比予校文南畿,公寔主聘荐,周旋閲月。寅恭如一,日见其衣服舆乘不饰华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四六小启式》:“无任寅恭,仰祈丙鉴。”
分類: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