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鹤唳风声(鶴唳風聲)  拼音:hè lì fēng shēng
形容极度的惊恐疑惧。参见「风声鹤唳」条。明。张景《飞丸记》第七出:「还是你鹤唳风声自惊慌。」
《漢語大詞典》:崩骇(崩駭)
惊慌恐惧。隋书·高祖纪上:“ 宣帝 时,刑政苛酷,羣心崩骇,莫有固志。”
分類:惊慌恐惧
《國語辭典》:胆战心寒(膽戰心寒)  拼音:dǎn zhàn xīn hán
形容十分害怕。《英烈传》第四三回:「一路之间,提起朱亮祖三字,便胆战心寒说。」《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被巡役看见了,报他私卸货,物因此罚了若许银两,所以此次他是胆战心寒。」也作「胆颤心寒」。
分類:惊慌恐惧
《國語辭典》:东躲西跑(東躲西跑)  拼音:dōng duǒ xī pǎo
四处逃跑、躲避。形容害怕至极,避之唯恐不及。《隋唐演义》第五回:「前时这干强徒,倚著人多,把一个唐公与这些家逼来逼去,甚是威风。这番遇了秦叔宝,里外夹攻,杀得东躲西跑,南奔北窜。」也作「东躲西逃」。
《漢語大詞典》:丢魂丧胆(丢魂喪膽)
形容非常惊慌。 张希平 《雁翎队》:“伪军见我们登上船,吓得丢魂丧胆。一个大个子首先举着手钻出船舱说:‘我们交枪,我们交枪!’”
分類:惊慌
《漢語大詞典》:丢魂失魄
(1).形容非常惊慌。 俞林 《在太行山上》:“看看近了, 小范 首先从树丛后面猛跳出来,那家伙吓得丢魂失魄,尖叫一声,返身就跑。”亦作“ 丢魂丢魄 ”。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九回:“有一个狼扑上来,爪子搭在了他的身上,正吓得他丢魂丢魄的时候,山上过来一群锄地的,才把狼赶走。”
(2).谓没头脑,无主见。 康濯 《春种秋收·三面宝镜》:“但另一方面,你又怎么能叫他相信这人多、嘴多、心多的农业社果然会办的长久?怎么能叫他安安生生地跟上农业社,丢魂失魄当傻瓜?”
《漢語大詞典》:怯色
惊慌的表情。红楼梦第四四回:“ 贾璉 、 凤姐儿 都吃了一惊。 凤姐 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了罢了!有甚么大惊小怪的!’”
分類:惊慌表情
《國語辭典》:尿流屁滚(尿流屁滾)  拼音:niào liú pì gǔn
形容非常惊惧害怕,狼狈不堪。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你要问俺名姓,若说出来,直諕的你尿流屁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惊得两廊门隶人等,尿流屁滚,都来跪下。」也作「屁滚尿流」、「屎滚尿流」。
分類:惊慌狼狈
《國語辭典》:手足失措  拼音:shǒu zú shī cuò
手足无处安放。形容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参见「手足无措」条。唐。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承命震骇,心神靡宁,顾己惭腼,手足失措。」《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
《漢語大詞典》:麇窜(麇竄)
亦作“麏窜”。 形容惊慌逃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吴烈女:“ 康熙 十三年, 耿精忠 伪总兵 徐尚朝 陷 处州 ,游兵至 永康 ,邑人麏窜。”
分類:惊慌逃散
《漢語大詞典》:惊急力(驚急力)
形容神情惊慌。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二折:“諕的我呆打頦空张着口,惊急力,怕抬头。”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諕的他对面无言,有似风颠,惊急力前合后偃。”
分類:神情惊慌
《國語辭典》:惊惶失措(驚惶失措)  拼音:jīng huáng shī cuò
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北齐书。卷二八。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少卿虚心病,元有些怕见他的,亦且出于不意,不觉惊惶失措。」也作「惊慌失措」、「惊惶无措」。
《漢語大詞典》:惊惶失色(驚惶失色)
惊慌惶恐得失了常态。 元 孔齐 《至正直记·罗太无高节》:“司徒称名大呼,以首触扃。从官偕至者,动以百骑,惊惶失色。”亦作“ 惊慌失色 ”。《三侠五义》第七三回:“看见开门,以为恶奴前来陷害,不由的惊慌失色。”
《漢語大詞典》:惊嘬嘬(驚嘬嘬)
惊慌紧张貌。《西游记》第六七回:“那老者见了他相貌丑陋,便也拧住口,惊嘬嘬的硬着胆,喝了一声。”
分類:惊慌紧张
《漢語大詞典》:荆棘剌
亦作“荆棘列”。亦作“荆棘律”。 “紧急里”三个字的谐音。 元 曲中常用来形容惊慌、紧张。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荆棘剌怎动那!死没腾无回豁!” 元 郑庭玉 《后庭花》第四折:“听説道荆棘列半日,猛覷了呆打頦一会。” 元 范康 《竹叶舟》第四折:“则见他荆棘律忙忙走着。哎,你个痴呆汉休来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