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憎毒
憎恶痛恨。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橈众枉,勉彊以从王事,则反见憎毒谗愬。”
分類:憎恶痛恨
《漢語大詞典》:憎烦(憎煩)
厌烦。 王统照 《号声》:“雨后的蛙鸣,似乎阁阁地一点也没有音律的趣味,然而并不使人有多少的憎烦。”
分類:厌烦
《漢語大詞典》:憎愤(憎憤)
犹愤恨。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且儒生后进,换入武帅,或居於上,则多憎愤,必有怨言。”
分類:愤恨
《國語辭典》:憎恨  拼音:zēng hèn
憎恶痛恨。如:「一看到宿敌,他就露出憎恨厌恶的表情。」
《韵府拾遗 齐韵》:憎齐(憎齐)
史记赵世家苏厉为齐遗赵王书曰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欲亡韩而吞二周故以齐餤天下
《漢語大詞典》:憎恚
厌恶怨恨。 晋 葛洪 抱朴子·弹祢:“ 衡 骄傲转甚,一州人士,莫不憎恚。”
分類:厌恶怨恨
《國語辭典》:仆憎(僕憎)  拼音:pú zēng
蒸煮食物的一种器具。《俚言解。卷二。仆憎》:「菽园杂记:『今人称暖熟食具为仆憎。』」
分類:食物器具
《國語辭典》:可人憎  拼音:kě rén zēng
使人怜爱。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那姐姐怕不待厖儿俊俏可人憎,知他那眉儿淡了教谁画。」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稳坐的有那稳坐堪人敬,但举动有那举动可人憎。」
分類:人爱反语
《國語辭典》:可憎  拼音:kě zēng
1.使人恼恨、厌恶。唐。韩愈 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2.可爱。《董西厢》卷四:「可憎姐姐,休把人僝僽。」也作「可曾」。
3.可爱的人、意中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若是回廊下没揣的见俺可憎,将他来紧紧的搂定。」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三折:「这搭儿再能见俺可憎,便医可了天样般相思病。」也作「可憎才」。
《骈字类编》:阴憎(阴憎)
王向公默先生传闻善于彼阳誉阴憎
《漢語大詞典》:翳憎
暗中憎恨。
分類:暗中憎恨
《漢語大詞典》:憎忤
因忤逆而厌恶。《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 管苏 以憎忤取进, 申侯 以爱从见退,考之以义也。”
分類:忤逆厌恶
《韵府拾遗 虞韵》:憎濡
淮南子入水而憎濡怀臭而求芳虽善者弗能为工
《骈字类编》:夕憎
战国策见上
《國語辭典》:文章憎命  拼音:wén zhāng zēng mìng
形容文才好,却命运乖舛。《聊斋志异。卷一。叶生》:「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依然铩羽。」《官场现形记》第五四回:「不怪自己错了韵,反骂主司去取不公,叹自己文章憎命。」
《漢語大詞典》:私憎
个人间的憎恶。管子·枢言:“先王重荣辱,荣辱在为天下,无私爱也,无私憎也。” 汉 徐干 中论·虚道:“人无贤愚,见善则誉之,见恶则诱之,此人情也,未必有私爱也,未必有私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