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疾恶(疾惡)
憎恶。荀子·强国:“夫 桀 紂 圣王之后子孙也,有天下者之世也……俄而天下倜然举去 桀 紂 而犇 汤 武 ,反然举疾恶 桀 紂 而贵帝 汤 武 ,是何也?”东观汉记·王丹传:“资性清白,疾恶豪强。”晋书·羊祜传:“ 祜 贞慤无私,疾恶邪佞, 荀勖 、 冯紞 之徒甚忌之。”南史·循吏传·何远:“ 远 性耿介,无私曲……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
分類:憎恶
《國語辭典》:可恶(可惡)  拼音:kě wù
令人厌恶。《西游记》第三一回:「你把我浑家估倒在何处,却来我家诈诱我的宝贝?著实无礼!可恶!」《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大石崖、金狗洞一带的苗子,尤其可恶!」
《漢語大詞典》:畏恶(畏惡)
(1).畏惧。战国策·魏策二:“ 魏王 之爱习 魏信 也,甚矣;其智能而任用之也,厚矣;其畏恶严尊 秦 也,明矣。” 鲍彪 注:“恶,犹惮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説直説变,无所畏恶。”
(2).忌恨;憎恶。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知 汉王 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復追思閔録其兄弟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采薇翁:“前进严飭之策,士兵已畏恶之,至此益相憾怨。”
《漢語大詞典》:忌恶(忌惡)
憎恨坏人坏事。后汉书·党锢传序:“若 范滂 、 张俭 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
忌讳厌恶;憎恶。 汉 王充 论衡·四讳:“乳子之家,亦忌恶之,舍丘墓庐道畔,逾月乃入,恶之甚也。”后汉书·皇后纪下·虞美人:“大将军 梁冀 秉政,忌恶佗族。”宋史·苏轼传:“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於朝廷之上。” 郭沫若 《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这项工具(指留声机), 中国 人倒早在利用,而且利用得很滥,不闻有人反对,反是‘国乐家’要忌恶起洋乐来,这却不免是件奇闻。”
《漢語大詞典》:憎丑(憎醜)
犹憎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人赞美而我先之,我憎丑而人和之。”
分類:憎恶
《國語辭典》:疾苦  拼音:jí kǔ
生活困苦,多指苛政而言。《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大宋宣和遗事。利集》:「提举醴泉观谭世绩面奏:『垂象可畜,当脩德以应天,不宜惑其谀说。』下诏除民间疾苦十七事。」
《國語辭典》:作恶(作惡)  拼音:zuò è
1.做坏事,为非作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积善之家必有馀庆,作恶之家必有馀殃。」
2.忧郁烦闷。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一○:「渐老情怀多作恶,不堪还作送梅诗。」宋。赵长卿〈眼儿媚。南枝消息杳然间〉词:「佳人环佩玉瓓珊,作恶探花还。」
3.恼恨。《儒林外史》第四五回:「那时王公作恶起来,反说姐夫你藏匿著哥,就耽不住了!」
《漢語大詞典》:惩恶(懲惡)
憎恶惩戒。汉书·刑法志:“﹝ 文帝 ﹞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 秦 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
惩治作恶的人。后汉书·仲长统传:“今患刑轻之不足以惩恶,则假臧货以成罪……恐非帝王之通法,圣人之良制也。”参见“ 惩恶劝善 ”。
《國語辭典》:惩恶劝善(懲惡勸善)  拼音:chéng è quàn shàn
语本《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脩之。」对邪恶惩戒,以劝勉人为善。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上》:「赏罚者,国家之利器也,所以惩恶劝善,不以喜加赏,不以怒增刑。」
《漢語大詞典》:憎命
憎恶命运(亨通)。语出 唐 杜甫 《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杨伦 笺注:“文人多遭困躓,反似憎命之达者,即诗能穷人意。” 明 孙柚 《琴心记·狱中哀泣》:“文章憎命欲如何,始信无阶有网罗。”《花月痕》第二回:“ 祖士雅 气概激昂, 桓子野 性情悽惻, 痴珠 兼而有之。文章憎命,对策既摈於主司,上书復伤乎执政。”参见“ 文章憎命 ”。
《國語辭典》:文章憎命  拼音:wén zhāng zēng mìng
形容文才好,却命运乖舛。《聊斋志异。卷一。叶生》:「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依然铩羽。」《官场现形记》第五四回:「不怪自己错了韵,反骂主司去取不公,叹自己文章憎命。」
《漢語大詞典》:怨恶(怨惡)
怨恨憎恶。墨子·尚同上:“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淮南子·时则训》:“行优游,弃怨恶,解役罪,免忧患,休罚刑。”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君:“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讐,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许地山 《集外·狐仙》:“假使我真个把她怨恶起来,那算谁底罪过?”
《漢語大詞典》:怨憎
怨恨憎恶。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欲寡其过,谤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 宋 叶适 《资政殿学士参政枢密杨公墓志铭》:“一 周 孔 之誉慕兮,百 共 鯀 之怨憎。”
分類:怨恨憎恶
《漢語大詞典》:愤疾(憤疾)
亦作“ 愤嫉 ”。
(1).愤怒憎恶。后汉书·党锢传序:“ 膺 愈怀愤疾,竟案杀之。”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縉绅,羣臣愤嫉,莫敢出气。” 章炳麟 《五无论》:“夫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此 庄生 所为愤嫉。”
(2).谓气愤不平。 宋 苏轼 《代吕大防乞录用吕诲子孙札子》:“﹝ 吕诲 ﹞虽处散地,未尝一日有忘朝廷之意。忧伤愤疾,以致殞没。”
《漢語大詞典》:尤恶(尤惡)
谴责和憎恶。 明 唐顺之 《秋野殷公墓志铭》:“然余以为长者正不必然。如 秋野翁 在族戚能无尤恶於族戚已矣,在乡曲能无尤恶於乡曲已矣。”
分類:谴责憎恶
《漢語大詞典》:忿疾
忿怒憎恶。《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 孔 传:“人有顽嚚不喻,汝当训之,无忿怒疾之。”后汉书·党锢传序:“於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国,逮捕党人,布告天下,使同忿疾。”南史·朱异传:“四方餉馈,曾无推拒,故远近莫不忿疾。”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呜呼! 滂 ( 范滂 )生昏乱之朝,而标置自高,忿疾已甚,盖所谓杀其躯也。” 章炳麟 《论式》:“ 杨子 为《法言》,稍有裁制,以规论语,然儒术已勿能拟 孟子 、 孙卿 ,而復忿疾名法。”
分類:忿怒憎恶
《漢語大詞典》:疾时(疾時)
憎恶时世。晋书·惠帝纪:“及居大位,政出羣下,纲纪大坏,货赂公行…… 高平 王沉 作《释时论》, 南阳 鲁褒 作《钱神论》, 庐江 杜嵩 作《任子春秋》,皆疾时之作也。”
分類:憎恶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