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责效(責效)
求取成效,取得成效。 明 焦竑 玉堂丛语·政事:“宽非纵弛之谓,乃日刮月劘以要其成,而不责效於旦夕,故谓之宽。”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入愚;专则易于奏工,散者难于责效。”
《漢語大詞典》:速效
亦作“ 速効 ”。 指短期内很快就取得的成效。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虽尔必得不误之符,正心用之,但当不及真体使之者速効耳,皆自有益也。” 宋 曾巩 《菜园院佛殿记》:“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不求速効。”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太医用药:“若调摄少有不节,则医药亦无速效。” 清 钮琇 觚賸·白蕈散:“盖梳能治髮,梳发为蕈,以驱髮瘕,宜得速效。” 毛泽东 《关于情况的通报》:“我们的方针是稳扎稳打,不求速效。”
《漢語大詞典》:实济(實濟)
实际成效。 清 龙启瑞 《复唐子实书》:“凡事须求实济,此更不待言。” 清 端方 《考查政治调员差委折》:“是以风气虽开,而持论者或参成见;规模虽剏,而任事者絶少专门,仅袭皮毛,难言实济。”
分類:成效
《國語辭典》:收效  拼音:shōu xiào
奏效,获得效果。如:「到目前为止,所有这些举措似乎都收效甚微。」宋。司马光 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除三司使制:「岂朕所以妪煦抚循之未至,将有司奉扬宣布之未称与?何其设心之勤,而收效之寡也。」
《漢語大詞典》:中功
不长不短的工作时间。新唐书·百官志一:“凡京都营缮,皆下少府、将作共其用……四月至七月为长功,二月、三月、八月、九月为中功,十月至正月为短功。”
得到成效。韩非子·难二:“二臣之智,言中事,发中功。”
《國語辭典》:打响(打響)  拼音:dǎ xiǎng
1.开火。如:「西元一九一四年七月,奥匈帝国出兵塞尔维亚。双方打响不久,几乎整个欧洲都捲入了血腥无比的杀戮。」引申指某活动开始。如:「学习月活动打响了数位学习的第一炮。」
2.成功做到,获得。如:「这系列产品很快就打响了海内外知名度。」
《國語辭典》:徒劳无功(徒勞無功)  拼音:tú láo wú gōng
白白浪费精力,没有任何效益。《通俗常言疏證。人事。徒劳无功》引《病玉缘剧》:「只怕药物不灵,徒劳无功呵。」也作「徒费无益」、「徒劳无益」、「劳而无功」。
《國語辭典》:徒劳无益(徒勞無益)  拼音:tú láo wú yì
白白浪费精力,没有任何效益。《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君聪明过人,宜多读佛书,莫作没要紧文字,徒劳无益。」也作「徒劳无功」。
《國語辭典》:行之有效  拼音:xíng zhī yǒu xiào
方法或措施等实行后有成效。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六。玄鉴导引法》:「导引秘经,千有馀条,或以逆却未生之众病,或以攻治已结之笃疾,行之有效,非空言也。」
《国语辞典》:三年有成  拼音:sān nián yǒu chéng
三年即可考察其成效如何。语本《书经。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句下唐。孔颖达。正义:「三年一闰,天道成,人亦可以成功,故以三年考校其功之成否也。」
《国语辞典》:绩效斐然(绩效斐然)  拼音:jī xiào fěi rán
工作的成效显著。如:「他上任以来,致力于整肃贪风,绩效斐然。」
分类:成效显著
《国语辞典》:计日程功(计日程功)  拼音:jì rì chéng gōng
可以按日计算进度、成效。形容不久即可成功。如:「这次工程经由团队努力,可以计日程功,圆满完成。」
《国语辞典》:学习曲线(学习曲线)  拼音:xué xí qū xiàn
练习次数与学习成效两者的关系,在图表上所呈现的曲线。
《国语辞典》:有点影儿(有点影儿)  拼音:yǒu diǎn yǐng ér
事情有些微的迹象、成效。《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只因他从没有读过西文,要费你心指点指点,只须有点影儿,将来进去之后,念起来顺利些便好。」
《國語辭典》:自然而然  拼音:zì rán ér rán
无所勉强,自然随势发展。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二。混元皇帝圣纪》:「夫莫能使之然,莫能使之不然,亦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不然,故曰自然而然者也。」《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不解到了那得意的时候,不知怎的自然而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