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共有人  拼音:gòng yǒu rén
共同享有一物所有权的人,称为「共有人」。
《国语辞典》:海洋权(海洋权)  拼音:hǎi yáng quán
沿海国家对海岸线外一定距离的海域及其资源的所有权。
《国语辞典》:地籍图(地籍图)  拼音:dì jí tú
一种详细划分土地所有权界限及其地目的大比例尺地图。通常用来当作官方确定地权及课徵税收的依据。如:「土地买卖还是要以地籍图的纪录为主,单凭口头描述是做不得准的。」「他到地政事务所申请地籍图,以了解那块农地的确实面积。」
《国语辞典》:报团(报团)  拼音:bào tuán
同时拥有数家报纸的所有权的公司或个人。如:「赫斯特报团」。也称为「报系」。
《国语辞典》:大众公司(大众公司)  拼音:dà zhòng gōng sī
即一般所称公开发行公司,代表公司所有权之股票可以在市场进行交易,若达一定规模以上之大众公司,政府可规定必须在集中市场进行交易。
《国语辞典》:不在地主  拼音:bù zài dì zhǔ
不居住于土地所在地区的土地所有权人。
《国语辞典》:所有人  拼音:suǒ yǒu rén
持有所有权的人。也称为「所有者」。
《漢語大詞典》:封建地租
封建地主依靠土地所有权剥削农民的基本形式。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占有土地,以各种形式交给完全没有或很少有土地的农民耕种,并借助于超经济强制,收取地租,无偿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和一部分必要劳动。有三种基本形式: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漢語大詞典》:俘邑
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拥有所有权的城邑。左传·昭公十八年:“ 许 不专於 楚 , 郑 方有令政, 许 曰:‘余旧国也。’ 郑 曰:‘余俘邑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郑伐许郑伯伐许》:“ 郑 人盖以 许 为俘邑久矣,特畏大国而未得逞其志耳。”
《國語辭典》:房地产(房地產)  拼音:fáng dì chǎn
指房屋、土地或房地合一等财产。如:「他大部分的钱都投资在房地产上。」也称为「不动产」。
《漢語大詞典》:标桩
通常为了某一具体目的(如作植物的支撑、框架的构件或系牛马用的桩杆,作为标记边界、地基或土地所有权范围的界桩)插入或打算插入土地的尖端木桩或其它材料的桩
插入地里的通常是锥形的木料或金属块(如为了标出地界或限界或立桩标出一项地产要求)
被置于某一重要测量点供使用(如在三角测量中)的永久性标志
《國語辭典》:产权(產權)  拼音:chǎn quán
一般指对不动产的所有权。
《國語辭典》:财权(財權)  拼音:cái quán
法律上指动产的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