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托言
(1).借口。 文秉 先拨志始卷上引 明 杨涟 《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 忠贤 恐其露己骄横,上年因皇上南郊,谋之私比,托言急病,立刻掩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于生 念许之则祸在后日,不许则祸在目前,猝不能决。托言父在难自专。”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
(2).假称。 清 尹庆兰 《萤窗异草三编·秦吉了》:“月餘,婢竟光采如初, 绪 乃浼尼为撮合山,托言贫家之女,力白於其母。”
《國語辭典》:托言(託言)  拼音:tuō yán
假托言词。《三国演义》第四回:「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
《漢語大詞典》:驾言(駕言)
(1).驾,乘车;言,语助词。语本《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后用以指代出游,出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一:“驾言发 魏 都,南向望 吹臺 。”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世与我而相违,復驾言兮焉求!” 郑泽 《赠钝根游海上》诗:“长帆翼金风,驾言拾海月。”
(2).传言;托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石经沦缺,存半毁几;驾言永久,谅用憮焉。” 明 文秉 先拨志始卷上:“ 李可灼 敢以无方无製之药,驾言金丹,夕进御而朝宾天。” 明 姚士磷 《见只编》卷上:“然一旦成此大衅者,良由降虏 哱拜 久怀异图,驾言云云。” 清 蒲松龄 《上孙给谏书》:“凡以肤受来愬者,直笑曰,我不曾目见;有驾言毁駡主翁者,直笑曰,我不曾耳闻。”
《國語辭典》:驾说(駕說)  拼音:jià shuō
传扬学说。汉。扬雄《法言。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
《漢語大詞典》:架言
托言。《天雨花》第十四回:“伪传遗詔欺天下,架言遗命誆朝臣。”
分類:托言
《國語辭典》:天书(天書)  拼音:tiān shū
1.天子的诏书。唐。王勃〈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天书屡降,手敕仍存。」唐。王维〈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玉漏随铜史,天书拜夕郎。」
2.上天或神仙所降赐的书。《宋史。卷八。真宗本纪三》:「仁宗以天书殉葬山陵,呜呼贤哉!」《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
3.比喻看不懂或难以理解的文字。《红楼梦》第八六回:「看著又奇怪又纳闷,便说:『妹妹近日愈发进了,看起天书来了。』」
《漢語大詞典》:寄辞(寄辭)
寄托言词,运用言词。借指写作。 晋 陆机 《文赋》:“或寄辞於瘁音,徒靡言而弗华,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漢語大詞典》:思妇病母(思婦病母)
谓因想念妻子欲归家乡而托言母病。喻作伪。三国志·魏志·梁习传“ 思 亦能吏,然苛碎无大体”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苛吏传》:“﹝ 王思 ﹞为大司农,年老目瞑,瞋怒无度……时有吏父病篤,近在外舍,自白求假。 思 疑其不实,发怒曰:‘世有思妇病母者,岂此谓乎!’遂不与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