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拘絷
官拘
拘守
行拘
拘锁
拘滞
拘限
拘缚
拘窘
拘泥
拘制
拘幽
牵拘
拘缠
拘缀
《漢語大詞典》:拘絷(拘縶)
押系;束缚。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正始 九年举秀才”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然见 清河郡 内有一騏驥,拘縶后厩歷年,去 王良 、 伯乐 百八十里,不得骋天骨,起风尘,以此憔悴耳。”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鷙禽以奋击拘縶,言鸟以智慧见笼。”南史·孔靖传:“ 侯景 陷 建鄴 ,朝士并被拘縶。” 宋 司马光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诗:“絳帐生徒东阁客,微官拘縶如樊笼。”清史稿·太祖纪:“解尔蔽手,去尔护项,毋自拘縶,不便於奋繫。”
分類:束缚
《漢語大詞典》:官拘
谓官事缠身,不得空闲。 宋 王安石 《寄王逢原》诗:“我方官拘不得往,子有闲暇宜能来。”
分類:官事缠身
《國語辭典》:拘守  拼音:jū shǒu
1.拘泥。元。施惠《幽闺记》第四出:「你道效死而民勿去,这等拘守之言,怎及得迁国图存之计。」《老残游记》第九回:「汉儒拘守章句,反遗大旨。」
2.拘留看守。《魏书。卷三一。于栗磾传》:「执缚景及其妻,拘守别室。」
《國語辭典》:行拘  拼音:xíng jū
拘捕、捉拿。《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县官见他说得的确,才叫个吏典将纸笔责了口词,准发该房出牌行拘。」
《漢語大詞典》:拘锁(拘鎖)
拘禁。宋史·刑法志二:“法无拘锁之条,特州县一时弹压盗贼姦暴,罪不至配者,故拘锁之,俾之省愆。”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八年:“﹝ 陈垓 ﹞因极言检覈、决狱、疏决、推勘、拘锁、刺环、奏裁、详覆、重勘、追证十弊,从之。”
分類:拘禁
《漢語大詞典》:拘滞(拘滯)
拘泥呆板。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 休文 之拘滞,正与古体相反,唯近律差有关耳。”《西游补》《续〈西游补〉杂记》:“《续西游》摹拟逼真,失於拘滞,添出比丘 灵虚 ,尤为蛇足。” 严复 《〈原富〉按语》六四:“盖财者民力之所出,欲其力所出之至多,必使廓然自由,悉絶束缚拘滞而后可。”
分類:拘泥呆板
《國語辭典》:拘限  拼音:jū xiàn
拘束限制。如:「此次徵文比赛不拘限题材及字数,为的是让参赛者能够自由发挥。」三国魏。刘桢〈赠徐干诗〉:「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分類:拘束限制
《漢語大詞典》:拘缚(拘縛)
束缚;拘束。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 吴郡 桐庐 有 徐君庙 , 吴 时所立。左右有为劫盗非法者,便如拘缚。” 金 刘汲 《庆州回过盘岭宿义园》诗:“山从林杪出,路到水边无。拘缚嗟微宦,崎嶇走畏途。”《水浒传》第十六回:“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
分類:束缚拘束
《漢語大詞典》:拘窘
局促窘迫。 宋 陆游 《上殿札子》:“若夫日趋於拘窘怯薄之域,臣实惧国势之寖弱也。” 宋 叶梦得 《石林诗活》卷中:“自 唐 以后,既变以律体,固不能无拘窘,然苟大手笔,亦自不妨削鐻於神志之间,斲轮於甘苦之外也。” 金 滕茂实 《立春》诗:“拘窘经时成土俗,聊从一醉适天真。”
分類:局促窘迫
《國語辭典》:拘泥  拼音:jū nì
固执于个人的想法而不知变通。宋。朱熹〈答陆子静书〉:「今必如此拘泥,强生分别。」《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不存拘泥,方好讲到自由。」
《漢語大詞典》:拘制
(1).拘禁;系缚。 汉 焦赣 《易林·讼之巽》:“执囚束缚,拘制於吏。”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詔吏人遭饥乱及为 青 徐 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 三国 魏 阮籍 《猕猴赋》:“婴徽纆以拘制兮,顾西山而长吟。”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耿先生:“而明於道术,能拘制鬼魅。”
(2).一种伤骨科医疗方法。捆缚身体的某一部位,使它得到固定。《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器具总论》:“以竹片作圈,较膝盖稍大些须,再用竹片四根,以麻綫紧缚圈上,作四足之形,将白布条通缠於竹圈及四足之上。用於膝盖,虽拘制而不致痛苦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较之以器具从事於拘制者,相去甚远矣。”
(3).犹拘守。《宋书·颜竣传》:“夷狄之欲侵暴,正苦力之不足耳,未尝拘制信义,用輟其谋。”
(4).牵制。 宋 叶适 《纪纲一》:“其所以皆自立於窘匱衰乱之餘不可动摇者,岂非其分人以地,任人以兵,功有所望,罪有所归,截然自用而不相拘制哉?”
(5).管束。《天雨花》第三回:“若不严紧来拘制,怎能上进得成人。”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嗟彼羣黎,岂无知觉,始稍受其驾驭,继乃苦其拘制,所以二十年前羣起叛之,遂迎 义王 入都 罗马 也。”
《漢語大詞典》:拘幽
见“ 拘幽操 ”。
《漢語大詞典》:拘幽操
琴曲名。相传 周文王 为 崇侯虎 所谗, 商纣 囚之于 羑里 ,申愤而作此曲。 汉 蔡邕 《琴操·拘幽操》:“《拘幽操》, 文王 拘於 羑里 而作也。” 唐 韩愈 《琴操》诗中有《拘幽操》。 清 黄遵宪 《到家》诗:“援琴欲鼓《拘幽操》,月在中天天四垂。”参阅《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拘幽操》 宋 郭茂倩 题解。亦省作“ 拘幽 ”。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二:“余读《琴操》所称记 舜 、 禹 、 孔子 诗,咸浅易不足道。《拘幽》, 文王 在繫也,而曰‘ 殷 道圂圂,浸浊烦,朱紫相合,不别分。’”
《漢語大詞典》:牵拘(牽拘)
拘泥;拘束。史记·孝武本纪:“羣儒既不能辩明封禪事,又牵拘於古文而不敢骋。” 唐 权德舆 《〈司徒张公集〉序》:“夫文之病也,或牵拘而不能骋,或犇放而不自还。” 宋 梅尧臣 《观何君宝画》诗:“乃知 戴嵩 笔,能出 韩干 徒。 干 马精神在韁勒, 嵩 牛怒鬭无牵拘。”
《漢語大詞典》:拘缠(拘纏)
缠绕;纠缠。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至於邪神偶像,原无灵爽式凭,但人心既为财妖色鬼所惑,或为烟鬼酒魔所迷……遂为魔鬼所拘缠矣。”
《漢語大詞典》:拘缀(拘綴)
(1).痉挛。 清 刘大櫆 《吴君墓志铭》:“君既遘废疾,手足拘缀。”
(2).羁绊;牵制。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职事羈缠,未得继请,怠惰因循,不能自彊……八月益凉,时得休假,倘矜其拘缀,不得走请务道之传,而赐辱临,执经座下,获卒所闻,是为大幸。” 宋 司马光 《乞罢刺陕西义勇第四札子》:“然一刺手背之后,则终身拘缀。” 宋 王安石 《回元少保书》之二:“山川相望,拘缀无缘造晤。” 清 方苞 《〈李穆堂文集〉序》:“而 穆堂 宦益达,各以职事拘缀,惟一见於故相国 安溪 李公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