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2,分2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招魂
招隐
招提
相招
招邀
招携
招呼
招手
招摇
招徕
招徕
招安
招延
招来
招抚
《國語辭典》:招魂  拼音:zhāo hún
1.招回生者或死者之魂。《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汉中王亲出南门招魂祭奠,号哭终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众家铺设齐备,动起法器,免不得宣揭大概:启请、摄召、放赦、招魂,闹了一回。」
2.《楚辞》篇名。史记屈原传以为屈原所作,王逸《楚辞章句》以为宋玉所作。招魂对象有三说:屈原招楚怀王魂、宋玉招屈原魂、屈原自招其魂。
《國語辭典》:招复(招復)  拼音:zhāo fù
招魂复魄。为古代丧礼的仪式之一。《后汉书。卷三九。赵咨传》:「招复含敛之礼,殡葬宅兆之期。」
《國語辭典》:招隐(招隱)  拼音:zhāo yǐn
1.徵召隐居的人出仕。如《楚辞》有「招隐士」篇。唐。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2.招人归隐。如晋左思、陆机有「招隐诗」。唐。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四首之一:「闻君招隐地,髣髴武陵春。」
《國語辭典》:招提  拼音:zhāo tí
原为四方僧的住处,后泛指寺院或僧房。引申指出家僧侣。音译自胡语。《大般涅槃经》卷二五:「有诸弟子不为涅槃,但为利养,亲近听受十二部经,招提、僧物及僧鬘物,衣著食啖如自己有,悭惜他家。」唐。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漢語大詞典》:拓提
即招提。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仇兆鳌 注引《僧辉记》:“拓提者,梵言‘拓鬭提奢’, 唐 言‘四方僧物’。但传笔者讹‘拓’为“招”,去‘鬭’、‘奢’,留‘提’字,即今十方住持寺院耳。”参见“ 招提 ”。
《漢語大詞典》:相招
邀请。 唐 岑参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诗:“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转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
分類:相招邀请
《國語辭典》:招邀  拼音:zhāo yāo
邀请。唐。李白 寄上吴王诗三首之三:「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宋。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分類:邀请
《漢語大詞典》:招携(招攜,招擕)
亦作“ 招擕 ”。
(1).招引尚未归心的人。左传·僖公七年:“招携以礼,怀远以德。” 杜预 注:“携,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悦近以怀远,修文以招携。” 宋 苏轼 《邓义叔主客郎中王谔水部郎中制》:“通商惠农,水政为急,而招携柔远,宾客之事亦重矣。”
(2).安抚,招安。魏书·安丰王猛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 延明 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玉太尉书》:“凡诸部曲,竝使招携,投赴戎行,前后云集。”周书·长孙俭传:“因序 梁国 丧乱,朝廷招擕之意。”隋书·宇文化及传:“乃东北趣 聊城 ,将招携 海曲 诸贼。”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招携户口,检责漏田。”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初遇贼,击败之。随广发牌諭招携逆党。”
(3).招邀偕行。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北齐书·文襄帝纪:“至于才名之士……每山园游燕,必见招擕。” 宋 林逋 《寄题历阳马仲文水轩》诗:“红烛酒醒多聚会,粉笺诗敌几招携。”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 阎公 宾客今寂寞,幸有胜友能招携。”
《國語辭典》:招呼  拼音:zhāo hū
相邀、唤请。《东观汉记。卷一○。李忠传》:「收太守宗广及忠母妻子皆系狱,而令亲属招呼忠。」《三国演义》第一四回:「飞于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尽随飞投淮南而去。」
《國語辭典》:招呼  拼音:zhāo hu
1.以言语、手势彼此寒暄、问候。《老残游记》第二回:「这一群人来了,彼此招呼,有打千儿的,有作揖的。」
2.招揽、招罗。《书经。立政》:「吁俊尊上帝」句下汉。孔安国。传:「招呼贤俊与共尊事上天。」《三国志。卷二八。魏书。诸葛诞传》:「后毋丘俭、文钦反,遣使诣诞,招呼豫州士兵。」
3.照料。《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我想著受主子恩典,又招呼了你这么大,撂下走了,天良何在?」
4.吩咐、通知。《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西卿自去招呼仆从,捲字画、藏骨董。」
5.呼唤。如:「你妈妈正在招呼你回家吃饭呢!」
《國語辭典》:招手  拼音:zhāo shǒu
1.挥动手臂,表示打招呼、问候之意。如:「由于距离太远,只好彼此招手致意了。」
2.以手势叫人来。《红楼梦》第一二回:「心中到底不足,又翻过正面来,只见凤姐还招手叫他,他又进去。」
《國語辭典》:招摇(招搖)  拼音:zhāo yáo
1.誇耀、张扬,以引人注意。《明史。卷二五七。列传。赵彦》:「而其子官锦衣,颇招摇都市。」《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如此招摇豪横,恐怕亦非所宜!」
2.摇动。汉。扬雄〈甘泉赋〉:「徕祇郊禋神所依兮,徘徊招摇灵迉迟兮。」
3.星官名,仅由一颗星组成,属氐宿,在西方为牧夫座γ星。
4.泛指北斗七星。《文选。陆机。拟古诗十二首。拟明月皎夜光》:「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
《漢語大詞典》:招徕
见“ 招徠 ”。
分類:招徕
《國語辭典》:招徕(招徠)  拼音:zhāo lái
1.招纳、收罗。《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因借府库之资,招徕豪杰。」清。昭梿《啸亭续录。卷三。转庵和尚》:「为之辟地攻城,战无不克,数月之间,招徕数郡,未闻王有尺素之词为之奖誉。」
2.吸引兜揽。如:「商店常借广告或优待方式招徕顾客。」
《國語辭典》:招安  拼音:zhāo ān
1.招降安抚。《资治通鉴。卷二五九。唐纪七十五。昭宗景福元年》:「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三国演义》第九三回:「吾今饶汝性命,汝肯招安姜维否?」也作「招抚」。
2.收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兀的那小妮子,眼见得受了招安了也!」
《國語辭典》:招延  拼音:zhāo yán
招请、延揽。《册府元龟。卷一八三。闰位部。勋业》:「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帅,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漢語大詞典》:招来(招來)
见“ 招徠 ”。
分類:招来
《漢語大詞典》:招徕
见“ 招徠 ”。
分類:招徕
《國語辭典》:招徕(招徠)  拼音:zhāo lái
1.招纳、收罗。《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因借府库之资,招徕豪杰。」清。昭梿《啸亭续录。卷三。转庵和尚》:「为之辟地攻城,战无不克,数月之间,招徕数郡,未闻王有尺素之词为之奖誉。」
2.吸引兜揽。如:「商店常借广告或优待方式招徕顾客。」
《國語辭典》:招抚(招撫)  拼音:zhāo fǔ
招降安抚。《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主意打定,半夜里起身,磨好了墨,立刻做了一个招抚义和团的摺子,把义和团说得有声有色。」也作「招安」。
分類:招抚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