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有个好歹(有个好歹)  拼音:yǒu ge hǎo dǎi
多指发生事故或不测。《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万一小的的母亲有个好歹,那就怕是得多耽误几天了。」《红楼梦》第五三回:「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称心如意呢!」
《国语辞典》:半抖音  拼音:bàn dǒu yīn
声韵学上指发音时,舌尖或小舌颤动一次的语音。现代汉语无此类音。
《国语辞典》:差声儿(差声儿)  拼音:chà shēng ér
北平方言。指发出带有恐惧的异常语音。如:「这突发的状况吓得她说话都有点儿差声儿了!」
《国语辞典》:发老狠(发老狠)  拼音:fā lǎo hěn
老狠,下狠心。「发老狠」指发飙、大发脾气。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四○出:「老驼无主,被人欺负。因此发个老狠,体探俺相公过岭北来了,在梅花观养病,直寻到此,早则南安府大封条封了观门。」也作「发个老狠」、「发介一个老狠」。
《国语辞典》:半低元音  拼音:bàn dī yuán yīn
声韵学上指发音时舌头位置略高于低元音的母音,如国际音标〔ε〕、〔ɔ〕等音。因其嘴唇张开程度仅亚于低元音,也称为「半开元音」。现代汉语只见于方言。
《国语辞典》:半开元音(半开元音)  拼音:bàn kāi yuán yīn
声韵学上指发音时舌头位置略高于低元音的母音。参见「半低元音」条。
《国语辞典》:堕珥遗簪(堕珥遗簪)  拼音:duò ěr yí zān
珥,珠玉做的耳环。簪,指发簪。堕珥遗簪形容酒酣混乱的样子。见《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
《国语辞典》:破罐子  拼音:pò guàn zi
1.旧时指发生过性行为的女子,含贬义。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他拐了我女孩儿,左右弄做破罐子。」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既然昨夜李小姐来与别人成了亲事,左右是破罐子了。」
2.身体不健康的人。如:「他从小就是个破罐子,动不动就须打针吃药。」
《国语辞典》:破裂音  拼音:pò liè yīn
一种辅音发音方法。指发音时气流通道完全阻塞,然后骤然除阻,使气流破裂而出所形成的声音。如国音中的ㄅㄆㄉㄊ。也称为「塞音」。
《国语辞典》:送气音(送气音)  拼音:sòng qì yīn
语音学上指发塞音和塞擦音时,除阻后外出气流强的辅音,称为「送气音」。如国语注音符号的ㄆ、ㄊ、ㄎ、ㄑ、ㄔ、ㄘ皆是。也称为「吐气音」。
《漢語大詞典》:咯咂
(1).象声词。引申指发出此种声响的动作。犹嚼舌。说三道四,讲人坏话。白雪遗音·银纽丝·婆媳顶嘴:“媳妇你好差,天天不着家,背前面后把我咯咂。”
(2).吞嚼。《1958年戏曲选·空印盒》:“是俺把他一刀两断,两刀三节,剁成肉块,扔在江中,让王八咯咂了他个臭球囊的去吧!”
《漢語大詞典》:发饷(發餉)
(1).旧时指发给军警的薪金。 毛泽东 《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在革命战争时期,没有人给我们发饷,没有制造枪炮的工厂,我们的党和军队就是依靠战士,依靠当地人民,依靠群众。” 巴金 《利娜·第八封信》:“据说发饷的日子每个兵士得两个戈贝,其实这也靠不住。”
(2).发放军粮。
《國語辭典》:不送气(不送氣)  拼音:bù sòng qì
发塞音或塞擦音时,在发音器官除阻后,并无气流吐出者,称为「不送气」。也称为「不吐气」。
《漢語大詞典》:鼻疔
中医学病名。指发于鼻孔内的恶性疖肿。初起干痒、胀痛,继而红肿,如局部酿脓,则疼痛加剧,严重时肿及上唇及周围组织,并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鼻部》:“鼻疔生在鼻孔中,鼻窍肿引脑门疼。”
《漢語大詞典》:全浊(全濁)
音韵学用语。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音。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并、定、群、邪、禅、从、床等声母均是全浊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