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使指
(1).使用手指。比喻天子、朝廷的指挥调度。语出 汉 贾谊 《治安策》:“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宋 王安石 《酬冲卿见别》诗:“朝伦孰与君材似,使指将如我病何?”
(2).谓天子、朝廷的意旨命令。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欲諫,业已建之,不敢,乃著书,籍以 蜀 父老为辞,而己詰难之,以风天子,且因宣其使指,令百姓知天子之意。” 宋 苏辙 《张士澄通判定州告词》:“尔昔以才敏,尝奉使指,兹予命尔佐 中山 守。”
《國語辭典》:旗鼓  拼音:qí gǔ
1.旗与鼓。军队中用以壮军威或发号令的器具。《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汉书。卷五四。李广传》:「力战,夺左贤王旗鼓。」
2.使枪棍的架式。《水浒传》第二回:「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员外道:『使旗来。』杨官人使了个旗鼓。」
《國語辭典》:旌旄  拼音:jīng máo
1.用来指挥军队的旗帜。唐。李频 陕府上姚中丞诗:「关东领藩镇,阙下授旌旄。」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折:「牢骚,刁斗宵严,羽书傍午,霜风破裂旌旄。」
2.借指官兵、军队。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秦山当警跸,汉苑入旌旄。」
《國語辭典》:挥戈(揮戈)  拼音:huī gē
挥动兵器。《十六国春秋辑补。卷五九。南燕录。慕容德传》:「奋剑与夕火争光,挥戈与秋月竞色。」
《國語辭典》:挥戈回日(揮戈回日)  拼音:huī gē huí rì
比喻奋勇力拼,挽救危机。参见「撝戈反日」条。明。刘基 次韵和石抹公悲红树诗二首之一:「却羡鲁阳功德盛,挥戈回日至今传。」
分類:危局
《國語辭典》:事权(事權)  拼音:shì quán
1.做事的职权。宋。梅尧臣 送邵郎中知潭州诗:「且谕汉家绥抚厚,莫言湘守事权轻。」《明史。卷三二二。外国传三。日本传》:「特遣巡视重臣,尽统海滨诸郡,庶事权归一,威令易行。」
2.军事上的权宜处理。《淮南子。兵略》:「陈卒正,前行选,进退俱,什伍搏,前后不相撚,左右不相干,受刃者少,伤敌者众,此谓事权。」
《國語辭典》:九章  拼音:jiǔ zhāng
1.古代天子冕服上的九种图饰。即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九种图案。见《书经。益稷》唐。孔颖达。正义。
2.泛指多种图案。明。瞿佑《剪灯新话。卷四。鉴湖夜泛记》:「戴翠凤步摇之冠,蹑琼纹九章之履。」
3.《九章算术》的简称。参见「九章算术」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九章积微,故以为术。」
4.九章律的简称。参见「九章律」条。汉。王充《论衡。谢短》:「法律之家亦为儒生问曰:『九章,谁所作也?』」
5.楚辞篇名。王逸以为乃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野,因思念君国,忧心罔极所作。分〈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
《國語辭典》:兵权(兵權)  拼音:bīng quán
1.掌管和指挥军队的权力。《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您是咱每弟弟,故把宋州兵权付您。」
2.用兵的谋略。《管子。兵法》:「故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今代之用兵者不然,不知兵权者也。」《北齐书。卷一七。列传。斛律金》:「战术兵权,暗同韬略。」
《國語辭典》:钲鼓(鉦鼓)  拼音:zhēng gǔ
古代行军时,击鼓表前进,敲钲表停止。故用钲鼓比喻军事。《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漢語大詞典》:都司
绿旗兵中的营级武官,正四品
指都指挥使司,掌管一方军政的官署。例如:以钦依都司掌徼巡。——·邵长蘅《青门剩稿》
《國語辭典》:眼目  拼音:yǎn mù
1.眼睛。《北史。卷九。周太祖文帝本纪》:「神武以帝非常人,曰:『此小儿眼目异。』将留之。」
2.比喻事物主要之处。元。刘埙《隐居通议。卷一八。文章》:「盖古人作文,俱有閒架,有枢纽,有脉络,有眼目。」
3.替人侦探监察的人。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臣教樊哙去山尖顶上磨旗作军中眼目,看阵势调遣军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贵卫有一班女乐小侑儿,不若送去与赛儿做谢礼,就做我们里应外合的眼目。」
《漢語大詞典》:指踪(指蹤)
亦作“ 指纵 ”。
(1).发踪指示。比喻指挥谋划。语本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汉书·萧何传》作“发纵指示”。后汉书·荀彧传:“是故先帝贵指纵之功,薄搏获之赏。” 唐 费冠卿 《闲居即事》诗:“ 子房 仙去 孔明 死,更有何人解指踪。”
(2).比喻指挥。 宋 范仲淹 《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若人员不甚得力,则向下兵士,例各骄惰,不受指踪,多致败退。”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语智·李晟》:“公为元帅,得专号令, 晟 将一军受指纵而已。”
《漢語大詞典》:鼓旗
鼓和旗。古代军中用以指挥战斗的工具。管子·轻重乙:“鼓旗未相望,众少未相知,而 莱 人大遁。”史记·封禅书:“祠 蚩尤 ,衅鼓旗。”宋史·礼志二四:“分骑士数千为左右翼,节以鼓旗。”
《國語辭典》:颐指(頤指)  拼音:yí zhǐ
不开口说话,只以面颊表情指使他人做事。《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
《漢語大詞典》:臂指
谓运用自如;指挥灵便,如臂之使指。语出 汉 贾谊 《陈政事疏》:“今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唐 元稹 《授刘悟昭义节度使制》:“遂驻腹心之雄,以供臂指之用。” 明 宋濂 《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积岁既久,上下相安,军民之间,匪但臂指相似,抑有家人妇子之意。”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如此则内外并举,臂指灵通,宪章草完,奉行有準。”
《國語辭典》:督师(督師)  拼音:dū shī
统率军队作战。如:「主帅在前阵督师,可激励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