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损兵折将(損兵折將)  拼音:sǔn bīng zhé jiàng
作战失败,损失了兵将。《三国演义》第八四回:「蜀兵势大,难以破之,空自损兵折将耳。」《孤本元明杂剧。活拿萧天佑。头折》:「但行兵便是损兵折将,不如讲和为上。」也作「损将折兵」、「损军折将」。
《国语辞典》:损己利物(损己利物)  拼音:sǔn jǐ lì wù
使自己蒙受损失,让他人获利。《周书。卷四六。孝义传。序》:「其小也,则温枕扇席,无替于晨昏;损己利物,有助于名教。」
《国语辞典》:损人安己(损人安己)  拼音:sǔn rén ān jǐ
使别人蒙受损失而让自己获利。也作「损人利己」。
《漢語大詞典》:摊损(攤損)
分担损失。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夫河内小轮船皆用外国旗号者何也?用本国名则承辨难,过关难,滋事多而赔累难,摊损多而应酬难,悬他国旗则百结并解矣。”
分類:分担损失
《漢語大詞典》:眼前亏(眼前虧)
目前的苦头或损失;一时的挫折。 茅盾 《子夜》十三:“两个人心里明白:莫吃眼前亏,觑一个空儿,他们就溜走了。” 曹禺 《日出》第一幕:“这一帮人不好惹,好汉不吃眼前亏。”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 苏账房 见他来势很凶,生怕吃了眼前亏,立刻把笆斗往地上一掼,挡住他的去路。”
《漢語大詞典》:一物不成,两物见在(一物不成,兩物見在)
谓买卖不成功,但双方钱物仍在,俱无损失。《水浒传》第十二回:“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只恁地肯卖便收去了。不肯时,勉强不得。正是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國語辭典》:信人调,丢了瓢(信人調,丟了瓢)  拼音:xìn rén tiáo,diū le piáo
轻易听信别人的调唆,将使自己遭到麻烦。《金瓶梅》第一八回:「常信人调,丢了瓢!你做差了,你抱怨那个?」
《国语辞典》:损将折兵(损将折兵)  拼音:sǔn jiàng zhé bīng
作战失败,损失了兵将。《三国演义》第三六回:「曹仁与李典回许都,见曹操,泣拜于地请罪,具言损将折兵之事。」也作「损兵折将」、「损军折将」。
《国语辞典》:损军折将(损军折将)  拼音:sǔn jūn zhé jiàng
作战失败,损失了兵将。《孤本元明杂剧。乐毅图齐。第一折》:「不争你和他相持,损军折将,则不如紧守城池。」《封神演义》第二回:「崇侯虎恃才妄作,提兵远伐,孰知今日损军折将,心甚羞惭。」也作「损兵折将」、「损将折兵」。
《国语辞典》:诎寸伸尺(诎寸伸尺)  拼音:qū cùn shēn chǐ
屈折一寸可伸长一尺。形容不计较小的损失,以求得较大的利益。《淮南子。泛论》:「诎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也作「诎寸信尺」。
《国语辞典》:诎寸信尺(诎寸信尺)  拼音:qū cùn shēn chǐ
屈折一寸可伸长一尺。形容不计较小的损失,以求得较大的利益。周。尸佼《尸子。卷下》:「孔子曰:『诎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为之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附会》:「锐精细巧,必疏体统。故宜诎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寻。」也作「诎寸伸尺」。
《国语辞典》:求益反损(求益反损)  拼音:qiú yì fǎn sǔn
图谋好处,反招损失。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二。僧悟玄》:「误入其中,害及性命,求益反损,深可戒也。」
《国语辞典》:分毫无损(分毫无损)  拼音:fēn háo wú sǔn
丝毫没有损失。《文明小史》第三八回:「这桩事老同年还是看开些的好,好在于老同年分毫无损。」
分类:丝毫损失
《国语辞典》:利害得失  拼音:lì hài dé shī
获得利益或损失受害。如:「凡事应以整体为重,若太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整个社会就不容易进步。」
《国语辞典》:火灾损失(火灾损失)  拼音:huǒ zāi sǔn shī
1.因发生火灾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如:「这场火灾损失,估计高达一千万元以上。」
2.会计上指资产因火灾受损而未经保险,或所获保险赔偿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