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3,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班列
进士第
大纲
中条
齿齿
行伍
森列
鳞次
列炬
堵墙
名次
礼拜
行列
栉比
长编
《國語辭典》:班列  拼音:bān liè
朝班的行列。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天子以为散骑常侍从班列也。」唐。韩愈〈荐樊宗师状〉:「忝在班列,知贤不敢不论。」
《漢語大詞典》:进士第(進士第)
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宋 洪迈 容斋三笔·词学科目:“任子中选者,赐进士第。”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异闻三:“未几,侍郎之子登进士第,至今衣冠不絶。” 明 高启 《胡应炎传》:“ 咸淳 中, 应炎 登进士第,授 溧水 尉,未赴。”
《國語辭典》:大纲(大綱)  拼音:dà gāng
1.重要纲领。《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
2.大概的内容或情形。《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辞多不可一一粗举大纲,以当谈笑。」《文选。曹植。洛神赋》:「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3.处理主要事物的人。《金瓶梅》第二三回:「就是后边大娘,无过只是个大纲儿,小的还是娘抬举多。」
4.夫妻。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前车已覆须明鉴,休得要无益轻生绝大纲。」
《漢語大詞典》:中条(中條)
(1).谓排列次序居中的一项。礼记·王制“凡执技,论力” 唐 孔颖达 疏:“执技之事凡有三条……中条论执技之人,并射御之外祝史医卜之等。”
(2).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尺寸较大的字画。也叫“中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屏轴》:“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漢語大詞典》:齿齿(齒齒)
(1).排列如齿状。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觉杖粗如五斗囊,凌空翕飞,潜捫之,鳞甲齿齿焉。” 林纾 《记超山梅花》:“梅身半枯,侧立水次,古干詰屈,苔蟠其身,齿齿作鳞甲。”
(2).比喻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 明 徐渭 《问军中之系于国用》诗:“緜延值盛 明 ,仕版颇齿齿。先人秉鱼须,联蝉及诸季。”
《國語辭典》:行伍  拼音:háng wǔ
军队的行列,古代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亦泛称军队。《史记。卷八二。田单列传》:「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閒,尽散饮食飨士。」汉。贾谊〈过秦论〉:「蹑足行伍之閒,俛起阡陌之中。」
《漢語大詞典》:森列
(1).纷然罗列。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明 宋濂 《〈白云稿〉序》:“经乃圣人所定,实犹天然日月星辰之昭布,山川草木森列,莫不繫焉。” 清 刘大櫆 《浮山记》:“其旁怪石森列:如狮,如象,如鸚武……甚众,不可名状。”
(2).森严排列。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天地神祇,昭布森列。”《三国演义》第五五回:“ 玄德 见 孙夫人 房中两边枪刀森列,侍婢皆佩剑,不觉失色。” 郭希仁 《从戎纪略》:“时军装局守卫森列,盘查甚严,出入不便。”
《國語辭典》:鳞次(鱗次)  拼音:lín cì
像鱼鳞般紧密排列。晋。潘岳〈射雉赋〉:「绿柏参差,文翮鳞次。」宋。吴炯《五总志》:「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积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漢語大詞典》:列炬
(1).排列火炬。 唐 皮日休 《叉鱼》诗:“列炬春溪口,平潭如不流。”
(2).古代朝觐会同、郊庙祭飨等大礼时列于门内的火炬。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年谱》谓 天寳 十载时 林甫 在相位,盍簪列炬之盛。”
《國語辭典》:堵墙(堵牆)  拼音:dǔ qiáng
墙垣。《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國語辭典》:名次  拼音:míng cì
依照一定标准所排列的名称顺序。如:「如果只在乎名次,很难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宋。苏轼〈谢宣召入学士院表〉二首之一:「旧惟一老,不缘名次之先后。」
《國語辭典》:礼拜(禮拜)  拼音:lǐ bài
1.对所信仰的宗教神圣物行敬拜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何次道往瓦官寺礼拜甚勤,阮思旷语之曰:『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
2.基督教徒每星期日聚众集会,对上帝敬拜的仪式。如:「这个礼拜天,你要不要到教堂去做礼拜?」
3.教徒称星期日为「礼拜日」,一个星期为一个礼拜。
《國語辭典》:行列  拼音:háng liè
直的称行,横的称列。行列指排列的次第。《史记。卷二四。乐书》:「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
《國語辭典》:栉比(櫛比)  拼音:jié bì
像梳齿般紧密排比。比喻排列紧密。《文选。左思。吴都赋》:「屯营栉比,解署棋布。」
《國語辭典》:长编(長編)  拼音:cháng biān
1.著述者在撰写成书之前,蒐集有关材料并整理编排而成的初稿。如宋司马光编通鉴先成长编。
2.较长编幅的著作。如长编小说。也作「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