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援例  拼音:yuán lì
引用或比照过去的例子。如:「援例办理」。唐。李德裕〈赐回鹘嗢没斯等诏〉:「若一处开恩,必自兹援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有山西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仆马皆华丽,云且援例报捐。」
《高级汉语词典》:援例监
按照常规捐钱取得国子监监生的资格
《漢語大詞典》:缘例(緣例)
犹援例。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嘉祐 中,於 崇文院 置编校局,校官皆许乘马至院门。其后中书五房置习学公事官,亦缘例乘马赴局。”
分類:援例
《國語辭典》:跟进(跟進)  拼音:gēn jìn
1.随著前进。如:「我一走,他就跟进。」《隋唐演义》第七回:「叔宝跟进城门,事急无君子,当街跪下禀道:『小的是山东济南府解户,伺候老爷领回批。』」《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你跟进衙门去,还搀言接语的禀话,你还要强嘴哩!」
2.赌博时跟随别人同时下赌注。如:「只要一有人大赢,马上就有人跟进。」
《國語辭典》:例监(例監)  拼音:lì jiān
科举制度中,依例以捐纳方式取得监生资格者。
《国语辞典》:后不为例(后不为例)  拼音:hòu bù wéi lì
表示只此一次,以后绝不援例做同样的事情。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五。勋戚》:「时署部少宰杨时乔力谏不从,上但云后不为例而已。」也作「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