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箕敛(箕斂)
以箕收取。谓苛敛民财。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匱力尽,民不聊生。”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家家人头数出穀,以箕敛之。”新五代史·杂传四·赵犨:“今府库虚竭,箕敛供军,若行郊禋,则必赏賚;是取虚名而受实弊也。” 明 何景明 《忧旱赋》:“苦箕敛之无方兮,矧予畆之不食。” 清 吕履恒 《牛口谷》诗:“里胥坐门催军粟,箕敛斗会麦千斛。”
《漢語大詞典》:追取
(1).勾取;拘捕。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苏軾 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皇甫僎深刻》:“ 皇甫僎 之追取 苏軾 也,乞逐夜所至送有司寄禁,上不许。”
(2).赶上前取得。 清 吴敏树 《杂说》:“驘遽伏地,驭者痛鞭之,几死,不起,追取前行他车驘以代。”
(3).追逼收取。 明 王世贞 《中官考七》:“亲下乡追取佣钱。”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便交在 山阳县 衙门收管,追取赔修银两。”
《漢語大詞典》:摄受(攝受)
(1).佛教语。谓佛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应此一千,现兹权实,随方摄受,孰能弘济。” 唐 慧能 《坛经·顿渐品》:“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弟子们都拜从禪师,惟愿慈悲摄受。”
(2).犹享受。 章炳麟 《五无论》:“佛説 郁单越洲 人,无妻妾田宅车马财物资具诸摄受,清寧耆寿,殊胜三洲。” 章炳麟 《五无论》:“有所暱爱则妬生,有所摄受则争起。”
《國語辭典》:利息  拼音:lì xí
1.透过存款、贷款或投资等途径,由母金所生的子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往一回,却不便有八九倍利息,所以人人都拼死走这条路。」《红楼梦》第五六回:「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两银子的利息。」
2.钱财。《水浒传》第四三回:「但有孤单客人经过,听得说了黑旋风三个字,便撇了行李奔走了去。以此得这些利息,实不敢害人。」
《国语辞典》:收租  拼音:shōu zū
收取房屋或土地等的租金。如:「每个月初房东都会亲自前来收租。」
《國語辭典》:小费(小費)  拼音:xiǎo fèi
在正额以外加给的赏钱。如:「投宿大饭店,少不了要给些小费,谢谢服务员的辛劳。」
《國語辭典》:收获(收獲)  拼音:shōu huò
1.收割,收取农作物。汉。荀悦《前汉纪。卷八。文帝纪》:「力耕数芸,收获如寇盗之至。」也作「收穫」。
2.获得的成果、成绩、心得等。唐。白居易〈与希朝诏〉:「况杀伤既重,收获颇多。」也作「收穫」。
《國語辭典》:收穫  拼音:shōu huò
1.割取成熟的农作物。汉。桓宽《盐铁论。相刺》:「非良农不得食于收穫,非执政不得食于官爵。」《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车驾行秋稼,观收穫,因涉郡界。」
2.泛指得到的成果或利益。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也作「收获」。
《漢語大詞典》:秋敛(秋斂)
(1).秋季收取。礼记·乐记:“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宋史·食货志上四:“会 河北 转运司干当公事 王广廉 召议事, 广廉 尝奏乞度僧牒数千道为本钱,於 陕西 转运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 安石 意合。”
(2).秋收。新唐书·刘仁轨传:“ 贞观 十四年,校猎 同州 ,时秋敛未讫, 仁轨 諫曰:‘今兹澍泽霑足,百穀炽茂,收才十二。’”
《漢語大詞典》:徵收
1.谓收取赋税。北齐书·李元忠传:“时州境灾俭,人皆菜色, 元忠 表求賑贷,俟秋徵收。”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然今之徵收,甚至一户之田有数十处分纳者。”
2.泛指收取。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我就听说许多穷苦的华侨,货物被 赤塔 政府依官价征收去了。”
3.犹招收。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革命高涨时(六月),许多投机分子乘公开征收党员的机会混入党内。”
《漢語大詞典》:奉邑
以收取赋税作为俸禄的封地。奉,通“ 俸 ”。史记·孟尝君列传:“ 文 奉邑少,而民尚多不以时与其息,客食恐不足,故请先生收责之。”汉书·沟洫志:“ 武安侯 田蚡 为丞相,其奉邑食 鄃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权 拜 瑜 偏将军,领 南郡 太守。以 下雋 、 汉昌 、 刘阳 、 州陵 为奉邑。”
《國語辭典》:债主(債主)  拼音:zhài zhǔ
借钱给他人并收取利息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宣武少家贫,戏大输,债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红楼梦》第五○回:「如今来回老祖宗,债主已去,不用躲著了。」也称为「债家」。
《漢語大詞典》:揽取(攬取)
(1).抱取,搂取。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儿识父母,轩渠笑悦,欲往就之,母不觉揽取,乃实儿也。”
(2).谓摘取,收取。 宋 苏轼 《渔家傲·七夕》词:“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3).承揽。 闻一多 《给臧克家先生》:“唯其曾经一度写过诗,所以现在有揽取这项工作的热心。”
《國語辭典》:出租  拼音:chū zū
1.缴纳租税。《晋书。卷六七。温峤传》:「春废劝课之制,冬峻出租之令,下未见施,惟赋是闻。」
2.将财物租借给别人,以收取相当费用。如:「出租汽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们要走了,房子说是要出租,我们族里的人,那一个不争著来住?」
《漢語大詞典》:收数(收數)
收取清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流水日报簿》:“某里收数后,仍开明经收某人。”
分類:收取清点
《漢語大詞典》:食租
(1).享用所管辖地区或封邑的赋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冬十月,始置名号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晋 王沉 魏书:“重名号侯爵十八级……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亦墨綬,皆不食租。”参见“ 食租衣税 ”。
(2).指地主收取田租剥削农民而生活。 彭湃 《海丰农民运动》:“呀!这是命中注定的,食租的久久是食租,耕田的久久是耕田。”
《國語辭典》:食租衣税(食租衣稅)  拼音:shí zū yī shuì
以百姓缴纳的租税为官员的薪俸。《史记。卷三○。平准书》:「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也作「衣租食税」。
分類:收取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