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悲田院  拼音:bēi tián yuàn
救济老弱废疾者的机构。唐代设悲田养病坊,由僧人主持,悲田院是沿悲田养病坊而来。《旧唐书。卷一八。武宗本纪》:「悲田养病坊,缘僧尼还俗,无人主持,……」《通俗编。地理》:「悲田,释典以供父母田为恩田,供佛为敬田,施贫穷为悲田。」至宋元时,称贫民、乞丐的收容所为「悲田院」。后引申为乞丐收容所,或乞丐聚居的地方。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一折:「恰便似饿狼般撞入肥羊圈,乞儿般闹了悲田院。」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少不的悲田院里学那一声叫爹妈。」也作「卑田院」、「悲天院」。
《國語辭典》:学部(學部)  拼音:xué bù
清末所设管理全国教育的机关,如同现今的教育部。
《漢語大詞典》:拟正(擬正)
试任或代理官员改为正式任命。《清会典事例·翰林院·升除》:“翰林院侍读,著拟正之 全顺 补授。”红楼梦第八五回:“现今工部出了一个郎中缺,外头人和部里都吵嚷是老爷拟正呢。”
《漢語大詞典》:石抹
姓。 辽 之 述律氏 , 辽 亡入 金 ,改为 石抹氏 。 汉 姓称 萧 。 元 有 石抹也先 。见元史本传。
分類:改为
《漢語大詞典》:仁寿宫(仁壽宫)
宫殿名。 隋 开皇 十三年建, 唐 贞观 五年改为 九成宫 。故址在今 陕西 麟游县 境内。隋书·高祖纪下:“﹝ 开皇 ﹞十三年……二月丙子,詔营 仁寿宫 。”旧唐书·地理志一:“ 义寧 元年,於 仁寿宫 置 凤栖郡 及 麟游县 …… 太宗 改 仁寿宫 为 九成宫 。”
《漢語大詞典》:可地
复姓。后改为 延 氏。参阅通志·氏族五
分類:复姓改为
《漢語大詞典》:排钟(排鐘)
打击乐器。原系一排大小不一的钟,现代已改为用一组长短不同的金属管,故又名管钟。
《漢語大詞典》:奇斤
复姓。 北魏 有 奇斤 氏,后改为 奇 氏。见魏书·官氏志
分類:复姓改为
《漢語大詞典》:五夜元宵
自 宋 初以来,将庆赏元宵花灯的时间由三夜改为五夜,称为“五夜元宵”。《宣和遗事》前集:“且如前代庆赏元宵,只是三夜……从十四至十六夜,放三夜元宵灯烛。至 宋朝 开寳 年间,有两 浙 钱王 献了两夜 浙 灯,展了十七、八两夜,谓之‘五夜元宵’。”
《漢語大詞典》:移剌
初为 契丹 部落名, 辽 建国改为国族姓。也写作耶律、伊喇等。辽史·国语解:“又有言以汉字书者曰 耶律 、 萧 ,以 契丹 字书者曰 移剌 、 石抹 ,则亦无可考矣。”
《漢語大詞典》:新丰鸿门
秦时的郦邑,汉时改为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鸿门,古邑名,在新丰东十六里,今称项王营。例如: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国语辞典》:工场动员(工场动员)  拼音:gōng cháng dòng yuán
在作战时期,将国内一切产业、一切工场均改为生产军用品的措施。
《国语辞典》:卜舫济(卜舫济)  拼音:bǔ fǎng jì
Francis L. Hawks Pott
人名。(西元1864~1947)美籍传教士。自西元一八八七年来华接掌沪西梵王渡的约翰书院(后改为圣约翰大学),毕生致力于教育工作,任职达六十年,在华逝世。所培植的学生尤擅长英语,形成清末民初外交、政治和语文等人才来源的一大主流,如顾维钧、宋子文、林语堂、曾虚白、严家淦等,皆名重一时之士。卜氏堪称近代百年期间,在华教会学校中,任职时间最久,培植人才最多的一位外国人士。
《国语辞典》:涿鹿县(涿鹿县)  拼音:zhuó lù xiàn
县名。位于桑乾河、洋河间。汉置,元改为保安州。以农业为主,产玉米、高粱、小麦等。
《国语辞典》:警务处(警务处)  拼音:jǐng wù chù
于民国八十六年改为警政厅。参见「台湾省政府警政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