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效应(效應)  拼音:xiào yìng
效验。《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郭玉传》:「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
《国语辞典》:热岛效应(热岛效应)  拼音:rè dǎo xiào yìng
热岛,气象学上指房子密集、车辆及冷气特别多、人口密集,且少有绿地的城市。热岛效应指人口密集、汽车及冷气机密度极高的城市,因环境热污染,促使温度上升,而高出周围郊区温度的现象。
《国语辞典》:光电效应(光电效应)  拼音:guāng diàn xiào yìng
物质用电磁辐射照射后,由于电子吸收光子,而导致物质上电子发射的现象。也称为「光电现象」、「光电过程」。
《国语辞典》:城市热效应(城市热效应)  拼音:chéng shì rè xiào yìng
城市中因建筑物密集高耸,冷气与汽机车等使用过度,导致热气不易排除,温度普遍升高的效应。
《国语辞典》:爱迪生效应(爱迪生效应)  拼音:ài dí shēng xiào yìng
高温金属自表面发射带电粒子(电子或离子)的现象。为爱迪生于西元一八八三年所发现,并应用于真空管。也称为「热离子发射」。
《国语辞典》:光效应艺术(光效应艺术)  拼音:guāng xiào yìng yì shù
一种抽象派艺术。流行于二十世纪,用几何形象制造出各种光色效果以引起幻觉。
《国语辞典》:倒钟摆效应(倒钟摆效应)  拼音:dào zhōng bǎi xiào yìng
动力学名词。一般钟摆是上面支撑,下方吊重物,故振动时左右均衡,而成固定周期的摆动。倒钟摆相反,上重下轻,摆动时幅度大,周期不稳定。
《国语辞典》:压电效应(压电效应)  拼音:yā diàn xiào yìng
指电介质材料中一种机械能与电能互换的现象。把重物放在石英晶体或钛酸钡等材料上,晶体某些表面会产生电荷,电荷量与所加压力(机械能)成比例。这一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或简称压电效应。若材料在电场中发生极化时,会因电荷中心的位移导致材料变形。此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产生正、逆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
《国语辞典》: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拼音:wēn shì xiào yìng
阳光以短波形式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表面,地球吸收后以长波形式辐射回去时,却会被大气层中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等气体吸收,又传回地球,使地表温度逐渐上升,犹如一个大温室,称为「温室效应」。
《国语辞典》:月晕效应(月晕效应)  拼音:yuè yùn xiào yìng
个人掌握讯息很少,却要对特定对象做出整体判断时,产生的以偏概全效应。较常出现于高估对方优点的情况。
《国语辞典》:周末效应(周末效应)  拼音:zhōu mò xiào yìng
1.指一般人于周末过分活动后,所产生的身心不协调现象。
2.指上班人员每逢周末上班情绪浮动的现象。
3.专指股市于每周周初呈现出具显著偏低的报酬率,而周末呈现出显著偏高报酬率的现象。
《国语辞典》:大蒜效应(大蒜效应)  拼音:dà suàn xiào yìng
国内大蒜货源有时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往往于短时间内暴涨。引指物品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飙涨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多普勒效应
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于传波介质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振动频率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波源和观察者相互接近时接收到的频率增大,相互离开时则频率减小。如两辆汽车相向驶近时,车中的人听到对方的鸣号声的音调(频率)变高,而驶过后听到的鸣号声的音调变低。
《漢語大詞典》:对比效应
也称“感觉对比”。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的现象。如同一种颜色把它放在较暗的背景上看起来明亮些,放在较亮的背景上看起来暗些。
《漢語大詞典》:大气保温效应
指大气层对大气下层和地表的保温作用。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亚氮、氯氟烃以及水汽等既能吸收来自太空的长波辐射,又能拦截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下层和地表温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