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三自  拼音:sān zì
大陆地区指:(1)学校学生的自治、自立、自学活动。(2)自立、自律、自强。
《漢語大詞典》:三自一包
缩略语。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和包产到户的合称。
《國語辭典》:工课(工課)  拼音:gōng kè
学生的课业。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觅不的粗衣淡饭且淹消,穷秀才工课觅分毫。」也作「功课」。
《國語辭典》:寺庙(寺廟)  拼音:sì miào
佛寺的通称。《晋书。卷九五。艺术传。佛图澄传》:「百姓因澄故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也称为「寺院」。
《漢語大詞典》:朝玄
道教徒朝拜 老子 。 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嫖院》:“他是个佛主。道士见了,嬾去朝玄。”参见“ 朝元 ”。
《漢語大詞典》:朝元
(1).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每年元旦贺见帝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周朝饗乐章》:“岁迎更始,节及朝元。” 唐 罗邺 《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参见“ 朝正 ”。
(2).道教徒朝拜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李耳 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 白居易 《寻郭道士不遇》诗:“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 前蜀 韦庄 《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 宋 张孝祥 《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词:“朝元去,深殿扣瑶鐘。”《封神演义》第三八回:“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只因根行浅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故成神道。”
(3).道家养生法。谓五脏之气汇聚于天元(脐)。 唐 吕岩 《别诗》之一:“朝朝炼液归琼壠,夜夜朝元养玉英。”参见“ 五炁朝元 ”。
(4). 清 代朝考名次分一、二、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参阅《清会典事例》卷三六、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章第四节。
(5).见“ 朝元阁 ”。
《漢語大詞典》:真伯
道教徒中道行高的尊长。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今人动自负道家真伯, 释氏 果位,恐悉过矣。”
《漢語大詞典》:羽氅
以羽毛制作的大氅。亦以指道教徒的服装。 清 魏源 《白岳东岩》诗:“山匪仙不灵,过灵山反俗。有似羽氅客,忽享廊庙縟。”
《國語辭典》:烧炼(燒煉)  拼音:shāo liàn
烧丹炼药。「炼」文献异文作「鍊」。唐。李翱 疏屏奸佞:「凡自古奸佞之人可辨也,……,主好神仙,则通烧鍊变化之术。」清。赵翼〈白香山〉诗:「元和中,方士烧鍊之术盛行,士大夫多有信之者。」
《漢語大詞典》:丹侣
古代道教徒多以炼丹为修道成仙之务,故称道士为丹侣。 明 何景明 《天坛沈道士观中》诗:“洞口逢丹侣,花间醉碧簫。”
《國語辭典》:牧师(牧師)  拼音:mù shī
1.基督新教的传教士称牧师,取牧者与教师二义。
2.职官名。掌理牧场的官员。《周礼。夏官。牧师》:「牧师,掌牧地,皆有厉禁而颁之。孟春,焚牧;中春,通淫。掌其政令,凡田事,赞焚莱。」
《漢語大詞典》:烧汞(燒汞)
指道教徒用水银炼药。 唐 陆龟蒙 《秋日遣怀十六韵寄道侣》:“夜然烧汞火,朝炼洗金盐。” 明 高启 《赠丘老师》诗:“平生不学烧汞方,唾视黄金等何物。”
《漢語大詞典》:会士
由一般教徒组成的许多兄弟会会员,他们须作苦修和善行,这类兄弟会盛行于十三至十六世纪,通常以会员所穿会服命名。例如:蓝衣会士。
一种法国大学授予一个经过严格的竞争考试及格,因而有资格被任命为国立中学的最高教学职位的教师或大学某个系科的教师
《漢語大詞典》:净坛(浄壇)
道教徒祈祷之台。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今日上元佳节,本观铺设浄坛,启建黄籙大斋。”
《漢語大詞典》:烧鍊(燒鍊)
亦作“ 烧炼 ”。
1.谓道教徒烧炉炼丹。 唐 李翱 《疏屏奸佞》:“凡自古奸佞之人可辨也……主好神仙,则通烧鍊变化之术。”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元和 中,方士烧鍊之术盛行,士大夫多有信之者。”鍊,一本作“ 炼 ”。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七事为证》:“然为化学之元祖者,即道家之烧炼术也。古人欲得不死之药,於是方士创烧炼之术以求之。”
2.冶炼。《再生缘》第二五回:“军师既会飞刀,何不早些烧炼?”
《國語辭典》:烧炼(燒煉)  拼音:shāo liàn
烧丹炼药。「炼」文献异文作「鍊」。唐。李翱 疏屏奸佞:「凡自古奸佞之人可辨也,……,主好神仙,则通烧鍊变化之术。」清。赵翼〈白香山〉诗:「元和中,方士烧鍊之术盛行,士大夫多有信之者。」
《國語辭典》:油香  拼音:yóu xiang
一种回教徒的食物。用滚水和面加盐,制成饼状,再用香油炸。
《國語辭典》:丧钟(喪鐘)  拼音:sāng zhōng
西方风俗敲钟以宣告人死亡。故比喻死亡、灭亡。如:「民主革命的成功,正敲响了极权暴政的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