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圣歌(圣歌)  拼音:shèng gē
教徒用以赞美神的歌曲。
《國語辭典》:天葬  拼音:tiān zàng
西藏、塞北地区的葬俗。将尸体涂上酥油,抬至天葬场或旷野,任群鸟啄食。
《漢語大詞典》:终傅(終傅)
宗教用语。天主教圣事之一。谓教徒病重垂危时,由神父傅圣油并为之祝祷,则可有助于赦免罪恶,获得善终。
《國語辭典》:教友  拼音:jiào yǒu
信仰同一种宗教的友伴。如:「每个星期日的早上,基督教的教友们一定齐聚在教堂做礼拜。」
《國語辭典》:教规(教規)  拼音:jiào guī
宗教用来规范教徒行为的条文。如:「许多宗教均有严厉的教规以约束教民。」
《漢語大詞典》:圣城(聖城)
(1).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城市。 何其芳 《一个平常的故事》:“我那时是那样狂妄,当我坐着 川 陕 公路上的汽车向这个年轻人的圣城进发,我竟想到了 倍纳德·萧 离开 苏维埃联邦 时的一句话:请你们容许我仍然保留批评的自由。” 沙汀 《磁力》:“十多天前, 小袁 和 黄俊 退了学,从省城里跑回来,打算弄到一笔路费,就立刻到新 中国 的革命圣城 延安 去的。”
(2).宗教徒称与教主或教中重要人物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城市。
《國語辭典》:天理教  拼音:tiān lǐ jiào
1.清代白莲教的别支。原名为「八卦教」,以八卦的区分为组织形式。清初山东单县刘佐臣创立,流行于河南、河北一带。嘉庆时,坎卦教主林清,震卦教主李文成率领教徒起事,起事前改名为「天理教」。
2.日本神道教的一支。相传十九世纪时,奈良县的农村妇女中山美伎被神附身,提倡拜神时唱歌狂舞。信徒众多,以仁慈爱人、诚心则灵、包治百病为教义。
《国语辞典》:告解  拼音:gào jiě
天主教的宗教仪式之一。教徒为自己的过错,单独向神父表示忏悔之心,而神父便代表天主,赦免其过错。
《國語辭典》:安息日  拼音:ān xí rì
犹太人以一周的第七日为安息日,除礼拜外,强调休息,与亲友共享家庭生活,不做任何生产性的劳动工作。安息日时间为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天黑。
《漢語大詞典》:青符
道教徒用青藤纸画的符箓。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 汉武帝 时,殿下有怪,常见朱衣披髮相随,持烛而走。帝谓 刘凭 曰:‘卿可除此否?’ 凭 曰:‘可。’乃以青符掷之,见数鬼倾地。”云笈七籤卷三:“中三品总名簿録,检其上品,名不死之録……又名玉简青符。”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三折:“ 虚靖天师 ,覷贫道有仙风道骨,传授呪枣之术,及神霄青符,五雷秘法。”
《漢語大詞典》:醮词(醮詞)
道教徒斋醮时祭告天帝的词章。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五:“ 韵 以诞日,尝作醮供, 弥性 为代作醮词云:‘身若浮萍,尚乞怜於尘世。’”
《漢語大詞典》:醮疏
道教徒打醮祭告天帝的表文。 姚华 《论文后编》:“而巫师事神之辞,后人踵事增华,体亦多滋,大都事起於宫闈,而竞效於人间,如青词醮疏之属。”
《漢語大詞典》:醮文
道教徒斋醮时祭告天帝的表文。 宋 沈遘 有《真宗皇帝忌日醮文》。 清 顾炎武 《北岳辨》:“至 宋 之醮文碑记尤多,不胜録也。”
《國語辭典》:开戒(開戒)  拼音:kāi jiè
解除戒律。引申为对于已经戒绝的不良习惯重新再犯,或解除生活上的禁忌。如戒酒以后再喝;戒烟以后再抽。如:「同事们不断劝酒,让我招架不住,只好开戒了。」
《國語辭典》:修道院  拼音:xiū dào yuàn
基督教徒修道的地方,始兴于四世纪,盛于五、六世纪,并继续存在于天主教与东正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