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散鼓
设置为仪而不敲击之鼓。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二:“ 景祐 中, 冯章靖 公言靁鼓、灵鼓、路鼓并当考击,而散鼓请準 乾德 四年詔废不用。然不言鼓之制非,是甚可怪也。”
分類:敲击
《漢語大詞典》:响铁(響鐵)
精炼的铁。亦指用以敲击发响的精铁。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古之礼乐,於野人尚有可髣髴者。今之响铁即编钟,今之舞蛮牌即古武舞,舞三臺与调笑即古文舞。”
《國語辭典》:小鼓  拼音:xiǎo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又称小军鼓。鼓身由木材或金属制成,鼓面直径大于筒深,上下鼓面蒙上皮革。在非敲击面紧贴一排响弦,以煞住鼓皮的震动,使音色清脆,响弦另有调节松紧的螺丝,以备适度调节音响。演奏时以两根木槌敲击鼓面发音,为乐队中常用的打击乐器。
《漢語大詞典》:鸣鞞(鳴鞞)
敲击鞞鼓。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 清 姚燮 《金鸡山之战狼山镇总兵谢公朝恩死亡》诗:“白日鸣鞞走地雷,隔江纛偃大行臺。”
分類:敲击鞞鼓
《漢語大詞典》:抚缶(撫缶)
敲击瓦制乐器,作为歌唱时的节奏。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
《漢語大詞典》:叩颡(叩顙)
(1).磕头。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狄梁公:“其父母洎亲属叩顙祈请,即輦千縑,置於坐侧。”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莎罗奔 等叩顙,誓遵六事,归土司侵地,献兇酋,纳军械,归兵民,供徭役,乃宣詔赦其死。”
(2).敲击额头。新五代史·何泽传:“ 泽 外虽直言,而内实邪佞,尝於内殿起居,班退,独留,以笏叩顙,北望而呼曰:‘明主,明主!’闻者皆哂之。”
《漢語大詞典》:鼓点(鼓點)
(1).旧时夜间击鼓计时所敲击的点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各告示》:“每更鼓点,俱要按定,时刻分明,直至黎明攒点。”
(2).打鼓时的音响节奏。 闻一多 《时代的鼓手》:“简短而坚实的句子,就是一声声的‘鼓点’。” 赵树理 《三里湾·变胡涂为光荣》:“他正评论着 接喜 的手法,忽然听得鼓点儿变了样。”
(3).戏曲中鼓板的节奏,用来指挥其他乐器。
《漢語大詞典》:鱼榔(魚榔)
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弦以惊鱼入网的长木。亦指敲击声。 宋 苏轼 《十二琴铭·渔根》:“惊潜鱼而出听,是谓鱼榔。” 元 郝经 《仪真馆中暑一百韵》:“堑门深虎圈,击柝闹鱼榔。”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花》:“摇落树梢新月,时度鱼榔。”
《国语辞典》:必剥(必剥)  拼音:bì bō
拟声词。形容敲击或爆裂的声音。《水浒传》第六回:「一个咬牙必剥,浑如敬德战秦琼,一个睁眼圆辉,好似张飞迎吕布。」也作「咇咇」。
《漢語大詞典》:令鼓
一种小鼓,饮宴时有节奏地敲击,以行酒令。红楼梦第五四回:“ 凤姐儿 因 贾母 十分高兴,便笑道:‘趁着女先儿们在这里,不如咱们传梅,行一套‘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 贾母 笑道:‘这是个好令啊!正对时景儿。’忙命人取了黑漆铜钉花腔令鼓来,给女先儿击着。席上取了一枝红梅, 贾母 笑道:‘到了谁手里住了鼓,吃一杯,--也要説些什么纔好!’”
《漢語大詞典》:叩辕(叩轅)
敲击车辕。辕,驾车之木。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宁戚 ,故将车人也,叩辕行歌於康之衢, 桓公 任以国。”后因以“叩辕”为求仕之典。 宋 陆游 《雨夜观史》诗:“未能剧论希捫蝨,且復长歌学叩辕。”参见“ 叩角 ”。
《漢語大詞典》:叩角
敲牛角。艺文类聚卷九四引 汉 蔡邕 《琴操》:“ 宁戚 饭牛车下,叩角而商歌…… 齐桓公 闻之,举以为相。”后因以“叩角”为求仕或用言语打动君主而获显官之典。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博采之道弘,则异闻毕集;庭燎之耀辉,则奇士叩角。” 唐 刘沧 《汶阳客舍》诗:“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刘泽湘 《过西山辟支生墓》诗:“叩角谁賡 宁戚 歌,飞鳧莫辨 王乔 舄。”
《国语辞典》:榔板  拼音:láng bǎn
船板。渔人捕鱼时,以敲击船板来赶鱼入网。《警世通言。卷八。崔待诏生死冤家》:「谁家稚子鸣榔板,惊起鸳鸯两处飞。」
《國語辭典》:惊堂(驚堂)  拼音:jīng táng
旧时官吏审案时,置于公案的长方形小木块。用以拍击桌面,发出响声,以警戒受审人犯。《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大尹把惊堂在桌上一连七八拍,大喝道:『你这该死的奴才!』」《老残游记》第一六回:「又听堂上把惊堂一拍,骂道:『这个淫妇,真正刁狡!拶起来!』」也称为「惊堂木」。
《國語辭典》:敲打  拼音:qiāo dǎ
1.击、叩。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茶肆》:「装饰店面,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敲打响盏歌卖。」
2.敲锣打鼓。如:「乡村里迎神赛会,敲打得十分热闹。」
3.用言语刺激。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妹子,不必敲打我了,我也知道,多多的亏了你也。」
《漢語大詞典》:棡鼓
一种有盖的小鼓,长三尺,奏乐时常先敲击以引大鼓。乐府诗集·横吹曲辞 宋 郭茂倩 题解:“自 隋 已后,始以横吹用之卤簿,与鼓吹列为四部,总谓之鼓吹,并以供大驾及皇太子、王公等。一曰棡鼓部,其乐器有棡鼓、金鉦、大鼓、小鼓、长鸣角、次鸣角、大角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