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脩辞立诚(脩辭立誠)
语本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孔颖达 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本谓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宋 王禹偁 《送许制归曹南序》:“士君子脩辞立诚,必先之以孝悌,孝悌著而后忠可移矣。”
《漢語大詞典》:修迩(修邇)
谓整顿内务。《孔子家语·六本》:“置本不固,无务农桑,亲戚不悦,无务外交……是故反本修邇,君子之道也。”
分類:整顿内务
《漢語大詞典》:小整风(小整風)
在较小范围、较短时间内进行的整顿思想作风的活动。 邓小平 《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老干部都要参加,搞个小整风也好,无非是对照条文看合格不合格嘛。”
《国语辞典》:排兵布阵(排兵布阵)  拼音:pái bīng bù zhèn
1.整顿军队行伍阵势。《孤本元明杂剧。衣锦还乡。头折》:「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举鼎拔山力,独占东吴数百城。」
2.对事情预先安排、规划。《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安老爷、安太太便在这边暗暗的排兵布阵,舅太太便在那边密密的引线穿针。」
《国语辞典》:收军点将(收军点将)  拼音:shōu jūn diǎn jiàng
整顿军容秩序。《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曹操收军点将,于禁入见,备言青州之兵,肆行劫掠,大失民望。」
《国语辞典》:清原正本  拼音:qīng yuán zhèng běn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也作「正本清源」。
《国语辞典》:捲甲重来(捲甲重来)  拼音:juǎn jiǎ chóng lái
比喻战败后重新整顿兵力,以求战胜。《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兵家胜败真常事,捲甲重来未可知。」
《国语辞典》:正本溯源  拼音:zhèng běn sù yuán
整顿本源,寻求源头。比喻从根本上找寻原因。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诸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
《国语辞典》:端本清源  拼音:duān běn qīng yuán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澈底解决问题。也作「正本清源」。
《国语辞典》:端本正源  拼音:duān běn zhèng yuán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也作「正本清源」。
《国语辞典》:澄源正本  拼音:chéng yuán zhèng běn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宋史。卷四二三。吴泳传》:「杜渐防微,澄源正本,使君身之所自立者先有其地。」
《漢語大詞典》:顿纲振纪(頓綱振紀)
整顿朝纲,重振法纪。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 胡三省 注“顿,谓整顿。”
《漢語大詞典》:督整
督率整顿。后汉书·舆服志上:“每出,太僕奉驾上卤簿,中常侍、小黄门副;尚书主者,郎令史副;侍御史,兰臺令史副。皆执注,以督整车骑,谓之护驾。”
分類:督率整顿
《國語辭典》:端本澄源  拼音:duān běn chéng yuán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诚愿坦然更化,以身先之,端本澄源,涤瑕荡秽。」也作「正本清源」。
《國語辭典》:不可收拾  拼音:bù kě shōu shí
不可挽回或无法善后。如:「那个人脾气坏,常把简单的事情弄得不可收拾。」唐。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