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厌厌(猒猒)  拼音:yàn yàn
安泰的样子。《荀子。儒效》:「厌厌兮其能长久也。」
《國語辭典》:厌厌(厭厭)  拼音:yān yān
1.安静的样子。《诗经。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2.茂盛的样子。《诗经。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3.露水重的样子。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趁著这厌厌露华,对著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
4.暗淡、微弱的样子。《汉书。卷七五。李寻传》:「列星皆失色,厌厌如灭。」
5.虚弱生病的样子。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这两日茶饭不进,厌厌瘦削。」《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只是王氏生来娇怯,厌厌弱病尝不离身的。」也作「恹恹」。
《國語辭典》:肃雍(肅雝)  拼音:sù yōng
恭敬而温和。《诗经。召南。何彼襛矣》:「曷不肃雍,王姬之车。」也作「肃雍」。
《國語辭典》:锵锵(鏘鏘)  拼音:qiāng qiāng
1.拟声词:(1)形容玉石撞击声。《三国演义》第四四回:「衣冠济济,剑佩锵锵,分班侍立。」(2)形容铃声。《诗经。大雅。韩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汉。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三:「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3)形容凤凰和鸣声。《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2.高耸巍峨的样子。《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命琅掌策驷兮,踰高阁之锵锵。」
3.行走的样子。《文选。左思。吴都赋》:「出车槛槛,被练锵锵。」也作「蹡蹡」。
《國語辭典》:端正  拼音:duān zhèng
1.不歪斜、不邪曲。《庄子。天地》:「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
2.停当。《喻世明言。卷一九。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船上人打点端正,才要发号开船,只见李氏慌对杨公说:『不可开船!……』」
3.准备。《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过了几时,陈祈端正起赎田的价银,径到毛烈处取赎。」
《國語辭典》:整整  拼音:zhěng zhěng
十足的、完整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车马散人,滕生怏怏归来,整整想了一夜。」《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后来此人整整活到九十一岁,无疾而终。」
《漢語大詞典》:天齐(天齊)
(1).谓天使整齐。书·吕刑:“天齐于民。” 孔 传:“天整齐於下民。”
(2).泉水名。史记·封禅书:“ 天齐 渊水,居 临菑 南郊山下者。” 司马贞 索隐引 解道彪 《齐记》:“ 临菑 城南有 天齐泉 ,五泉并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地理风俗记》:“ 齐 所以为 齐 者,即 天齐 渊名也。”
(3). 唐玄宗 封 泰山 神为 天齐王 ,后称东岳为 天齐 。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忆从 梁父 禪 天齐 ,又逐荣光祀 碧鷄 。”参见“ 天齐王 ”。
《漢語大詞典》:天齐王(天齊王)
东岳 泰山 神的封号。旧唐书·礼仪志三:“ 开元 十三年,封 泰山 神为 天齐王 。”
《漢語大詞典》:有截
齐一貌;整齐貌。有,助词。《诗·商颂·长发》:“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 韦顾 既伐, 昆吾 夏桀 。” 郑玄 笺:“九州齐一截然。”又:“相士烈烈,海外有截。” 郑玄 笺:“截,整齐也。” 唐 白居易 《刑礼道策》:“方今华夷有截,内外无虞,人思休和。”后人割取句“有截”二字代称九州,天下。《北齐书·文苑传·樊逊》:“后服之徒,既承风而慕化,有截之内,皆蹈德而咏仁。” 唐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出镇全蜀诗十八韵》:“无私天雨露,有截 舜 衣裳。”
《漢語大詞典》:修洁(修潔)
(1).整齐洁净。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五:“见一士人家门户稍修洁,遂直造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丑狐:“年餘,屋庐修洁,内外皆衣文锦绣,居然素封。”
(2).谓使整洁。国语·周语下:“三曰姑洗,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也。”
(3).高尚纯洁。韩非子·八说:“人君之所任,非辩智则修洁也。”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为吏者矜夸显达,为儒者卖弄修洁。”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离骚》:“你应该趁着年少以自图修洁,为甚总不改变你那样的路数?”
(4).秀美而整洁。 明 郎瑛 七修续稿·奇谑·异妖:“妇女皆国色,嫗虽老而容仪亦修洁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清田村游记六》:“车的南头,坐着几位清纯修洁的女郎。”
(5).指精美简洁。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所为之文,以修洁擅长,句櫛字梳,尤工小品,然限於篇幅,无奇伟之观。”
《國語辭典》:不整  拼音:bù zhěng
紊乱、杂乱。《三国演义》第五○回:「军器旗幡,纷纷不整。」
《漢語大詞典》:齐明(齊明)
粢盛;齍盛。祭祀所盛黍稷。齐,通“ 粢 ”。《诗·小雅·甫田》:“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 毛 传:“器实曰齐,在器曰盛。” 陈奂 传疏:“释文:‘齐本又作齍。’《丰年》传作齍盛,他经典多作粢盛,作齐者,古文假借字。器实曰齐,实谓黍稷也。黍稷为齐,齐在器曰盛,故经言齐而传乃兼言盛耳。”
《漢語大詞典》:井井
(1).洁净不变貌。《易·井》:“往来井井。” 王弼 注:“不渝变也。” 孔颖达 疏:“此明性常井井,絜静之貌也。往者来者皆使洁静,不以人有往来改其洗濯之性,故曰往来井井也。” 唐 羊滔 《游烂柯山》诗:“路期访道客,游衍空井井。”
(2).形容整齐,有条理。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杨倞 注:“井井兮,良易之貌;理,有条理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田畴井井,满目桑麻。” 明 何焯 义门读书记·史记上:“三事错综成文,语脉復井井。”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八:“蜘蛛结网,野蜂营窝,虽则条理井井,本能突显……然而人的构筑,胸中早有成竹,以此特异于昆虫。”
(3).象声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吕琪》:“ 琪 纳凉轩下,隐闻井中井井之声不絶。”
《國語辭典》:雁序  拼音:yàn xù
1.飞雁有次序。唐。杜甫〈天池〉诗:「九秋惊雁序,万里狎渔翁。」
2.比喻兄弟。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王沐者,涯之再从弟也,家于江南,老而且穷,……涯潦倒无雁序之情。」也作「雁序」。
《國語辭典》:雁序(鴈序)  拼音:yàn xù
比喻兄弟。宋。楼钥〈祭叔父彬州文〉:「雁序彫零,门户亦替。」也作「雁序」。
《國語辭典》:齐楚(齊楚)  拼音:qí chǔ
1.齐国与楚国。《文选。潘岳。笙赋》:「协和陈宋。混一齐楚。」
2.整齐华美的样子。《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到了三厅,看做戏的场口已经铺设的齐楚。」《负曝闲谈》第六回:「就在一家小客栈里暂且住下,第二天才衣冠齐楚的来拜会这位老表弟。」
《國語辭典》:截然  拼音:jié rán
1.分明的样子。《诗经。商颂。长发》:「九有有截。」汉。郑玄。笺:「故天下归乡汤,九州齐一截然。」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词曲部。词采。重机趣》:「即于情事截然,绝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
2.态度严肃的样子。《宋史。卷四二八。道学列传二。李侗》:「平日恂恂,于事若无甚可否,及其酬酢事变,断以义理,则有截然不可犯者。」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
《漢語大詞典》:精严(精嚴)
(1).精良整齐。南史·王玄谟传:“ 玄謨 之行也,众力不少,器械精严,而专仗所见,多行杀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外祖 张雪峯 先生,性高洁,书室中几砚精严,图史整肃。”
(2).精细严密。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四》:“ 荆公 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髮。”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六五:“ 文侯 端冕听高歌,少作精严故不磨。” 傅敷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犹恐涉乎标榜,未厌群流;或失精严,转疵竽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