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斜眼  拼音:xié yǎn
1.斜著眼睛看。有轻视的意味。如:「你别斜眼看著我,我马上就走。」
2.一种眼病。当注视目标时,一眼直视,另一眼斜向一方,多由眼肌失衡所造成。常见的有内斜和外斜。也称为「斜视」。
3.患斜视的眼睛。如:「他的左眼是斜眼。」
4.患斜视的人。如:「他从小就是一个斜眼。」
《国语辞典》:乜斜眼  拼音:miē xie yǎn
眼睛眯成一条缝下视或斜视。
《國語辭典》:侧目(側目)  拼音:cè mù
斜眼看人,不以正眼看人。有敬畏、戒惧、怒恨、愤怒等不同的含意。《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危言极意,则群凶侧目,祸不旋踵。」唐。陈鸿《长恨传》:「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
《漢語大詞典》:隅目
斜眼而视,怒视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隅目高匡,威摄兕虎,莫之敢伉。” 薛综 注:“隅目,角眼视也;高匡,深瞳子也。皆谓猛兽作怒可畏者。” 唐 刘禹锡 《救沉志》:“适有挚兽如鴟夷而前,攫持流枿,首用不陷,隅目傍睨,其姿弭然,甚如六扰之附人者。”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騣碨礧连钱动。”
分類:斜眼怒视
《国语辞典》:仄目而视(仄目而视)  拼音:zè mù ér shì
斜眼注视。表示畏惧或痛恨。《汉书。卷五○。汲黯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仄目而视矣!」
《国语辞典》:侧目而视(侧目而视)  拼音:cè mù ér shì
斜眼看人。形容敬畏或鄙视。《战国策。秦策一》:「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红楼梦》第二回:「虽才干优长,未免有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