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鱼雁沉沉(鱼雁沉沉)  拼音:yú yàn chén chén
比喻音讯断绝。清。郑文焯〈谒金门。归不得〉词:「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闻君消息。」
《国语辞典》:音问两绝(音问两绝)  拼音:yīn wèn liǎng jué
音讯断绝,不通书信。也作「音问杳然」。
《国语辞典》:意断恩绝(意断恩绝)  拼音:yì duàn ēn jué
恩情仁义都断绝。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做儿的会做儿,做爷的会做爷,子父每无一个差迟,生各札的意断恩绝。」
《国语辞典》:割肠子(割肠子)  拼音:gē cháng zi
断绝念头。《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我明日写个合同,教他就千年永世做晁家的人,奉晁家的香火,我也就割去了这根肠子。」
分类:断绝念头
《国语辞典》:不相来往(不相来往)  拼音:bù xiāng lái wǎng
断绝交往。如:「他们两人感情不合,早就不相来往了。」也作「不相往来」。
《国语辞典》:不通吊庆(不通吊庆)  拼音:bù tōng diào qìng
断绝关系,不相往来。如:「他们两家自从上次闹翻之后,从此不通吊庆。」
《国语辞典》:炊骨爨骸  拼音:chuī gǔ cuàn hái
形容薪粮断绝,饥荒困窘的惨状。《幼学琼林。卷三。贫富类》:「炊骨爨骸,谓军中乏粮之惨。」
《国语辞典》:泾川县(泾川县)  拼音:jīng chuān xiàn
县名。位于今甘肃省。在平凉市东,当陇山、横岭断绝处。滨泾河南岸,扼西安至兰州的主要公路。高粱、粟、黍为主要农产。县境西汭河畔有西王母庙,相传周穆王驾八骏会西王母于瑶池,即是此地。
《國語辭典》:恩断义绝(恩斷義絕)  拼音:ēn duàn yì jué
断绝恩情道义。多指夫妻感情决裂而离异。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袆!」也作「恩断意绝」。
《國語辭典》:断子绝孙(斷子絕孫)  拼音:duàn zǐ jué sūn
没有子孙后代。明。朱权《荆钗记》第四三出:「你再不娶亲,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
《漢語大詞典》:断竭(斷竭)
断绝枯竭。 萧欣桥 《〈笠翁小说十五种〉前言》:“此后,由于 雉皋 方面财源断竭,加之 明 末 清 初连年兵燹、凶荒之灾,他家便逐渐衰落下去。”
分類:断绝枯竭
《國語辭典》:断档(斷檔)  拼音:duàn dǎng
大陆地区指货物供应中断。如:「近来蔬菜供应常常断档。」
分類:断绝供应
《漢語大詞典》:断顿(斷頓)
亦作“ 断飩 ”。 粮食断绝,不能按顿吃饭。白雪遗音·马头调·讨饭:“世界上最苦苦不过的难挨饿,眼看着断飩无米下锅。”《群强报》1918.6.25:“架不住分文没有,又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时常断顿儿没饭吃。” 姚雪垠 《长夜》二九:“人家过年咱不过年,人家吃肉咱断顿。”
《漢語大詞典》:断羽绝鳞(斷羽絶鱗)
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套书》:“因科举离乡半春,从别后断羽絶鳞。今日天教遇你们,趁良使附归音信。”
《漢語大詞典》:断运(斷運)
断绝运输的道路。梁书·马仙琕传:“射鉤斩袪,昔人弗忌。卿勿以戮使断运,苟自嫌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