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彩雕  拼音:cǎi diāo
施以彩绘的木雕。为绘画和雕刻的结合,宜雕的部分不绘,宜绘的部分不雕,相互配合达到质体和光色协调的境界。是深具中国风格的工艺品。
《国语辞典》:彩砖(彩砖)  拼音:cǎi zhuān
施以彩绘的砖刻。汉代即有此种工艺品的制作。
《国语辞典》:报复主义(报复主义)  拼音:bào fù zhǔ yì
强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犯罪者本身施以报复,以使罪刑相当的刑罪目的。
《国语辞典》:饱和轰炸(饱和轰炸)  拼音:bǎo hé hōng zhà
一种军事战术。指运用飞机,对目标施以密集轰炸,以使敌方遭受最大的破坏。
《国语辞典》:儿童福利(儿童福利)  拼音:ér tóng fú lì
社会福利领域之一,其福利服务的相关措施以维护儿童的生存权益与成长需求为主要目的。
《国语辞典》:空头堡(空头堡)  拼音:kōng tou bǎo
在敌境内或受威胁之友军地区内,施以攻占或固守,俾利部队、装备与物资继续著陆,并有足够的机动空间,以适应其战术行动。通常为空降作战突击阶段所夺取及固守的地区。
《國語辭典》:绊马坑(絆馬坑)  拼音:bàn mǎ kēng
陷马坑,用来绊倒马匹而身陷其中。
《國語辭典》:道德教育  拼音:dào dé jiào yù
教导学生明辨善恶及知善行善的教育。强调遵守道德规范和良好习惯(美德)的养成。
《漢語大詞典》:拍网子(拍網子)
乘人之危,施以要胁。《国强报》1919.10.24:“ 宋氏 在旁边一听,心说:‘这是拍网子呀,这还有交情哪!’心里干着急,又不好搭查儿。”
《國語辭典》:批较(批較)  拼音:pī jiào
旧时官署限衙役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否则将会受罚。《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州守相公没奈何,只苦得批较差人张千、李万。」也作「比卯」。
《國語辭典》:比较(比較)  拼音:bǐ jiào
1.古时官府对差役未能于限期内完成差事,加以杖责。参见「比卯」条。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禀爷,这两个名下,欺侵窝脱银一百多两,带累小的们比较,不知替他打了多少。」《醒世恒言。卷十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三日一比较,强得利无可奈何,只得将田产变价上库。」
2.较量高下、轻重、长短、距离、好坏、快慢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比较材能,斟量功伐。」《西游记》第三十三回:「若不是我大王敬重你这行人,就和比较起来。」也作「比校」。
《國語辭典》:杀威棒(殺威棒)  拼音:shā wēi bàng
一种刑罚。古代犯人收监前,先施以杖刑,意在挫其凶燄,使之慑服,称为「杀威棒」。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旧规,犯人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棒。」《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说声未毕,韦氏已到,按在地上,先打三百杀威棒,打得个皮开肉绽,鲜血迸流。」
《漢語大詞典》:散生斋(散生齋)
布施以求病愈的斋事。魏书·元太兴传:“初, 太兴 遇患,请诸沙门行道,所有资财,一时布施,乞求病愈,名曰‘散生斋’。”
《國語辭典》:抗震  拼音:kàng zhèn
建筑物或机器、仪表等物品所具有的防禦强烈震动的功能。
《國語辭典》:教养院(教養院)  拼音:jiào yǎng yuàn
提供重度身心障碍者托育、养护的福利机构。分为日间托育和住宿养护两种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