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顽然(頑然)
(1).愚钝无知貌。 唐 韩愈 《答张籍书》:“顽然不入者,亲以言諭之。” 清 戴名世 《〈困学集〉自序》:“况余才质鲁钝,顽然无所得於心。”
(2).自然质朴貌。 明 袁宏道 《与陶石篑书》:“ 西山 若无诸大梵刹,便顽然一冈矣。”
(3).顽固而不知变通貌。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敬告政府诸公》:“昔 日本 当 明治 十一二年以后,人民之要求国会者风起水涌,其政府顽然不动。”
《漢語大詞典》:大愚
极端无知。亦指极端无知的人。庄子·天地:“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汉书·董仲舒传:“上召视诸儒, 仲舒 弟子 吕步舒 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 章炳麟 《文学总略》:“大愚不灵,无所愤悱者,覩眇论则以为恒言也。”
分類:极端无知
《國語辭典》:妄人  拼音:wàng rén
狂妄无知、言行荒唐的人。《孟子。离娄下》:「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分類:无知妄为
《漢語大詞典》:天醉
(1).《文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説 秦繆公 而覲之,饗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鶉首。” 李善 注引 虞喜 《志林》曰:“喭曰:‘天帝醉 秦 暴,金误陨石坠。’”后因以“天醉”比喻世事混乱。 陈衍 《张广雅召来鄂》诗:“一卧忽惊天醉甚,万牛欲挽陆沉艰。”
(2).谓不饮酒却兀然无知。 清 刘光第 《美酒行》:“嗟余不举酒,天醉形能忘。”
分類:饮酒无知
《國語辭典》:狂人  拼音:kuáng rén
1.狂妄无知的人。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今之世不闻有师,有则哗笑之,以为狂人。」《宋史。卷一○四。礼志七》:「九鼎新名乃狂人妄改,皆无依据,宜复旧名。」
2.狂放不羁的人。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3.疯狂的人。《后汉书。卷二九。郅恽传》:「使黄门近臣胁恽,令自告狂病恍忽,不觉所言。恽乃瞋目詈曰:『所陈皆天文圣意,非狂人所能造。』」
《國語辭典》:痴狂  拼音:chī kuáng
著迷于某物而成狂。如:「他痴狂的爱上音响,甚至自己动手组合装配。」
《國語辭典》:顽童(頑童)  拼音:wán tóng
1.童昏且固陋。《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
2.顽皮的小孩子。《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心中正疑惑著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懞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漢語大詞典》:昏冥
(1).昏暗;昏黑。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时亦昏冥,遂上楼,与妇人栖宿。”魏书·序纪序:“南迁大泽,方千餘里,厥土昏冥沮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媪﹞遂入林去,移时始来。途已昏冥,遂与偕行。”
(2).指黑暗的地方。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南復闢一洞,甚宏,有门有奥。奥西上则深入昏冥。”
(3).谓昏然无知,沉醉。 唐 韩愈 《送王秀才序》:“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於外也固不暇,尚何麴蘖之托而昏冥之逃也。”
《漢語大詞典》:痴聋(癡聾)
亦作“痴聋”。 又痴又聋。谓呆笨无知。韩非子·内储说上:“婴儿痴聋狂悖之人尝有入此者乎?”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两下里都把真心瞒起来,一边假作痴聋,一边假为欢笑,倒弄得各怀一番假意了。” 瞿秋白 《文艺杂著·鞘声八》:“不要快活了! 满 蒙 的利益还轮不到你痴聋的阿家翁呢。”
分類:呆笨无知
《國語辭典》:浑噩(渾噩)  拼音:hún è
1.形容质朴厚重,严肃正大。《文明小史》第一回:「苗汉杂处,民俗浑噩,犹存上古朴陋之风。」
2.迷糊不知事理。如:「公司来了一个新同事,做事浑噩,不知不觉中已得罪了人。」
3.形容景象模糊。如:「云雾缭绕,湖面一片浑噩。」「关于车祸的经过,我只有片段浑噩的记忆。」
《漢語大詞典》:顽空(頑空)
(1).佛教语。指一种无知无觉的、无思无为的虚无境界。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诗:“蒲团坐煖看香篆,作止任灭如顽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 明 李贽 《观音问·答自信》:“若无山河大地,则清浄本原为顽空无用之物,为继灭空不能生化之物,非万物之母矣,可值半文钱乎?” 梁启超 《说动》:“此数义,至取象於师子,而於柔静无为者,则斥为顽空,为断灭;为九十六种外道。”
(2).对佛老之学的贬称。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 万历 间,为新建学者甚盛,淫于浮屠。先君敦尚践履,不务顽空。”
《漢語大詞典》:顽冥(頑冥)
愚钝无知。 唐 陆龟蒙 《复友生论文书》:“僕虽极顽冥,亦知惴息汗下,见詆词之甚难,招祸患之甚易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譙訶不改,继以夏楚,而顽冥如故。” 郭沫若 《豕蹄·孟夫子出妻》:“ 孟子 是那样的顽冥,那样的把 孟夫人 看不起吗?”
分類:愚钝无知
《漢語大詞典》:顽痴(頑癡)
愚钝无知。 唐 韦应物 《逢杨开府》诗:“一字都未识,饮酒肆顽痴。”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二折:“这孩儿,便顽痴,有十分不是伤触着你。” 清 曹寅 《题吹箫美人图赠亮生》诗之一:“想见琴清茶嫩处,有人批颊駡顽痴。”
分類:愚钝无知
《漢語大詞典》:黄口儿(黄口兒)
(1).幼儿。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东门行:“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三国 魏 曹丕 《艳歌何尝行》:“上慙仓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鸥陂渔话卷五引 清 刘书樵 《杂诗》:“上有白髮亲,妾当罗酒浆。下有黄口儿,妾为製衣裳。”
(2).指年轻无知。 清 周亮工 《盛此公传》:“屈其二十年鋭往之气,頫而与邑之黄口儿,扶掖彳亍,旅进旅退。”
(3).雏鸟。
《漢語大詞典》:昧然
昏茫无知貌。庄子·田子方:“ 臧丈人 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 唐 元稹 《献事表》:“若臣 稹 者,禀性駑钝,昧然无识。” 宋 王禹偁 《答张扶书》:“茫然难得其句,昧然难见其义。”
分類: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