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骨(無骨)
(1).指人体中没有骨的部位。《礼记·深衣》:“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 郑玄 注:“当骨,缓急难为中也。”
(2).体无骨骼。形容体态柔软轻盈。《尸子》卷下:“ 徐偃王 有筋而无骨。”《飞燕外传》:“丰若有肌,柔若无骨。” 唐 刘禹锡 《观柘枝舞》诗之二:“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
(3).以指无骨虫。吕氏春秋·任数:“不至则不知,不知则不信,无骨者不可令知冰。” 高诱 注:“若无骨之虫,春生秋死,不知冬寒之有冰雪。”
(4).不要折伤骨骼。《国语·晋语九》:“夷请无筋无骨,无面伤,无败用,无陨惧。” 韦昭 注:“无骨,无折骨。”
(5).谓没有骨气。《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 张缵 《让尚书仆射表》:“虽復吐言如伤,屈体无骨,动容窃斧,犹成多憾。” 唐 李白 《赠新平少年》诗:“ 韩信 在 淮阴 ,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6).指文辞没有风格骨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徵也。”
(7).指字体柔弱无力。《法书要录》卷一引 晋 卫夫人 《笔阵图》:“昔 秦丞相 斯 见 周穆王 书,七日兴嘆,患其无骨。”
《分类字锦》:有筋无骨(有筋无骨)
苏轼书鲁直所藏徐偃笔鲁直出众工笔使仆历试之笔锋如著盐曲蟮诘曲纸上鲁直云此徐偃笔也有筋无骨真可谓名不虚得
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骨灯(無骨燈)
古灯名。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灯品:“灯品至多, 苏 福 为冠。 新安 晚出,精妙絶伦。所谓无骨灯者,其法用绢囊贮粟为胎,因之烧缀,及成去粟,则混然琉璃球也。景物奇巧,前无其比。”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灯品每以 苏 灯为最…… 新安 所进益奇,圈骨悉皆琉璃,号无骨灯。”
《漢語大詞典》:无骨字(無骨字)
谓柔媚的字体。 宋 苏轼 《书王定国题吴说帖》:“去国八年,归见中原士大夫,皆用散毫作无骨字。”
分類:柔媚字体
《国语辞典》:柔若无骨(柔若无骨)  拼音:róu ruò wú gǔ
像没有骨头支撑般的柔软。
分类:支撑柔软
《国语辞典》:丰若有肌,柔若无骨(丰若有肌,柔若无骨)  拼音:fēng ruò yǒu jī,róu ruò wú gǔ
形容身材姣好,肌肤丰满而柔嫩。《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木南见他丰若有肌,柔若无骨,十分欢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