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台州黄岩人,字明敏。方国珍子。顺帝至正间为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调江西。襟度潇洒,善谈名理,好读书。有《东轩集》。
元诗选
行字明敏,黄岩人,谷珍子。至正间,授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调江西,未详所终。所著《东轩集》,其弟明则缮写成帙。宋学士濂评之曰:古诗俊逸超群,如王子晋鹤背吹笙,随风抑扬,声在云外。律诗清丽婉切,譬犹长安少年,饮酒百华场中,莺歌蝶拍,春风煦然扑人。终日传杯,而醉色不起,诗人之趣至是,亦可谓之不凡矣。按孔从善《续龙爪石壁题句》,谓行以义兵万户守昱关,再战不利,退守札溪,题诗石壁自刭。而钱宗伯谦益《列朝诗集》方参政行小传云:「宋濂序曰『明敏仕于元,尝参知政事于江浙行中书。』按方谷珍据庆元,侄明善据温,授江浙行省平章。又有明巩、明谦者,明敏或其群从也。复见心《蒲庵集》《夜宿东轩简方明敏大参诗》云:『重来濠上得盘桓,剪烛东轩坐夜阑。』国初,元臣例安置濠,见心奉诏住凤阳,与明敏数倡酬,知明敏亦徙濠也。沐景颙《沧海遗珠》多载国初戍濠之诗,而明敏与焉知徙濠后又谪滇也。余之初考如此。及观袁忠彻《古今识鉴》云:方明敏,国珍子也。柳庄相之曰:君边庭赤气如刀剑纹,二九日有升进。随从父克太仓,授分省参政,调江西。乃知明敏为谷珍之子,前元之升授,实以谷珍奛子之役,而余初考为未详也。袁记又云:洪武戊午,国珍已没,明谦受剥肤之刑,举族累祸。则明敏或于此时得以从轻典戍滇也。《洪武实录》载:谷真质子曰关、曰元,后与其子明完、明则俱降。完小名亚关,关即完也。宋濂神道碑载子男五人,其二则礼与完。谷珍病亟时,授官以慰之者;其三曰本则、安则。未知此五人者,孰为明敏者也。谷珍诸子侄内附,前后名字窜改更互,不可考覈,史家阙误若此者多矣,岂独杞宋无徵为可叹哉!谷珍窃据时,招延文士,萨天锡、朱右辈咸往依之,刘仁本、詹鼎则亲近用事。潜溪盛称明敏襟度潇洒,善谈名理,于书无所不读,(古诗俊逸超群,律诗婉丽清切,)(以上十二字据《列朝诗集小传》补。)则明敏于国初居然胜流,未可以杨山遗种而诮之也。庆元之父子,淮张之兄弟,右文好士,皆有可书,志胜国群雄者,无抑没焉。」钱宗伯之考据如此。而孔从善《龙爪石壁诗》,仍收入《列朝诗集》中,前后舛错,姑两存之,以俟他日更考。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明敏,黄岩人。元末官行省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3 【介绍】: 清满洲正红旗人,富察氏。太宗时屡从攻战,为本旗副都统。入关后,为户部侍郎,从多铎南下至江南,又从济尔哈朗攻湖南至衡州。以老病罢。卒谥明敏。
《漢語大詞典》:明敏
聪明机敏。北齐书·文宣帝纪:“﹝ 文宣 ﹞内虽明敏,貌若不足, 世宗 每嗤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赵志忠 ﹞自幼陷虏,为人明敏。”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大概明敏的读者,所得必当更多于我。”
《國語辭典》:详明(詳明)  拼音:xiáng míng
详细且明白。如:「外出前,必须将时间、地点、同伴禀告父母,而且应该尽量详明。」
《漢語大詞典》:灵明(靈明)
(1).指太阳的御者 羲和 。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乌,灵明为御。”
(2).神灵,神明。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3).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四:“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宋 苏辙 《劝子瞻修无生法》诗:“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须要外示放旷,内宝灵明,必能返轡上清,逍遥碧落。”
(4).通灵明敏。 明 王守仁 《〈大学〉问》:“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 明 张居正 《答西夏直指耿楚侗书》:“但此中灵明,虽缘涉事而见,不因涉事而有……知此心之妙,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者,初非由于外得矣!” 清 黄宗羲 《与友人论学书》:“先儒以灵明知觉为心,盖本之乾知。”
(5).聪明,智慧。 晋 王珣 《歌太宗简文皇帝》诗:“灵明若神,周淡如渊。” 清 黄宗羲 《姜友棠诗序》:“顾今之为诗者,才入雅道,便涉艺门……纷紜胶臈,自錮其灵明。”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老辈之灵明,蔽翳於经验。”
(6).指精神。 廖仲恺 《留诀内子》诗:“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
《國語辭典》:开敏(開敏)  拼音:kāi mǐn
开明通达。《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文翁传》:「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馀人亲自饰厉。」《梁书。卷二五。周舍传》:「其学思坚明,志行开敏,劬劳机要,多历岁年,才用未穷,弥可嗟恸。」
《漢語大詞典》:开警(開警)
(1).开悟警戒。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人能弘法,非道弘人。恕己深恩,即是自为。今陈此意,乃似执著。若不开警,则不深固。” 宋 魏了翁 《跋陈了斋责沉》:“又以理之最切近者开警后学。”
(2).聪明敏锐。 宋 陈亮 《送诸生赴补序》:“谓 卢子 曰:‘子以通爽往。’谓 陈子 曰:‘子以惇谨往。’谓 何子 曰:‘子以开警往。此子之资而非学也,求学於夫子而不子告者,他日吾将问之。’”
《漢語大詞典》:高了(高瞭)
爽朗。说郛卷二引《古典录略》:“ 秦 地处中秋之位,男懦弱,女高瞭,白色秀身,音中商,其言舌举而仰,声清以扬。”
高明敏悟。 宋 陶谷 清异录·偎红倚翠太师:“ 李煜 在国,微行娼家,遇一僧张席, 煜 遂为不速之客。僧酒令謳吟吹弹,莫不高了。”
《漢語大詞典》:朗识(朗識)
明敏的识见。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慧心朗识,发於髫辫。”宋书·羊玄保传:“卿二贤明美朗识,会悟多通。” 明 陈子龙 《同惠朗处中胜时分赋〈高士传〉·庞德公》:“ 庞公 躭栖宿,朗识契玄化。负戴勤耕耘,朋游聚桑柘。”
分類:明敏识见
《漢語大詞典》:敬敏
谨慎明敏。《周礼·地官·闾胥》:“书其敬敏任恤者。”《孔子家语·辨政》:“ 晏子 於君为忠臣,而行为敬敏。”
分類:谨慎明敏
《国语辞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拼音:xiǎo shí liǎo liǎo,dà wèi bì jiā
人在幼年时聪明敏捷,表现优良,长大之后未必能有所成就。如:「天才儿童宜善加教育,否则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漢語大詞典》:慧捷
聪明敏捷。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多遗釵珥之属,殿上观之为笑乐,有慧捷者,重负而归,亦有徒手无一物者。”
《漢語大詞典》:察敏
聪明敏捷。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君子敦贞之质,察敏之才,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文之以《乐》,导之以,讚之以周易,明之以春秋,其不有济乎?”
《漢語大詞典》:识明智审(識明智審)
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宋 张琰 《〈洛阳名园记〉序》:“且夫识明智审,则虑事精而信道篤。”
《漢語大詞典》:亮济(亮濟)
明敏通达。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子 述 嗣” 裴松之 注引《晋诸公赞》:“ 述 弟 随 , 晋 尚书僕射,为人亮济。”
分類:明敏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