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7,分2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黄昏
晨昏
昏昏
朝昏
昏黄
昏鸦
昏晓
昏黑
尘昏
雨昏
云昏
昏旦
日昏
气昏
昏垫
《國語辭典》:黄昏(黃昏)  拼音:huáng hūn
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唐。李商隐 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三国演义》第一五回:「时至黄昏,风雨暴至,两下各自收军。」
《國語辭典》:晨昏  拼音:chén hūn
1.早晚。唐。张九龄〈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诗:「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晚间便归寺中安宿,晨昏随著净悟做功果,稽首佛前。」
2.晨昏定省。指早晚对父母的服侍问候。唐。孟郊〈杀气不在边〉诗:「况余隔晨昏,去家成阻修。」《花月痕》第五一回:「先君远游日多,小子稚弱,生既未侍晨昏,没复未亲含殓。」
《國語辭典》:昏昏  拼音:hūn hūn
1.昏暗模糊。南朝陈。阴铿〈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2.昏迷不清醒。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一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倾动烟尘起。」《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3.糊涂不辨是非。《老子》第二○章:「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漢語大詞典》:朝昏
(1).早晚。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唐 刘长卿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诗:“离心与流水,万里共朝昏。” 元 汤式《一枝花·嘲素梅》套曲:“冷淡偎村径,朝昏傍驛亭。” 叶圣陶 《穷愁》:“为人子者,即言甘旨。朝昏餐食,当谋无饥。”
(2).借指日子,生活。《宋书·王僧达传》:“又妻子为居,更无餘累、婢僕十餘,粗有田入,岁时是课,足继朝昏。” 宋 王禹偁 《甘菊冷淘》诗:“况吾草泽士,藜藿供朝昏。”《天雨花》第十回:“姊夫又得虚癆证,家贫难以度朝昏。”
分類:早晚日子
《國語辭典》:昏黄(昏黃)  拼音:hūn huáng
光线昏暗。唐。韩偓 曲江晚思诗:「水冷鹭鸶立,烟月愁昏黄。」
《骈字类编》:昏鸦(昏鸦)
唐 杜甫 复愁十二首 其二 钓艇收缗尽,昏鸦接翅归。
唐 杜甫 对雪 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
《國語辭典》:昏晓(昏曉)  拼音:hūn xiǎo
1.早晚、朝夕。《南齐书。卷七。东昏侯本纪》:「干戈鼓噪,昏晓靡息。」南朝陈。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若夫听采民讼,昏晓必通,召引轩棂,躬亲辩决。」
2.明暗。唐。杜甫 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比喻很短的时间。宋。苏轼〈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诗:「作诗记馀欢,万古一昏晓。」
《國語辭典》:昏黑  拼音:hūn hēi
光线昏黄黑暗。多指傍晚黄昏时的天色。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时夜已昏黑,虽然聚得些人起来,四目相视,束手无策。」
《漢語大詞典》:尘昏(塵昏)
尘积昏暗。 唐 朱庆余 《题开元寺》诗:“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宋 范成大 《以狨坐覆蒲龛中》诗:“蠹蚀尘昏度几年,蒙茸依旧软如绵。” 明 刘基 《夜夜曲》:“故镜尘昏难远照,故衣絮敝无新暖。”
分類:昏暗
《漢語大詞典》:雨昏
阴雨时昏暗的天色。 唐 郑谷 《鹧鸪》诗:“雨昏 青草湖 边过,花落 黄陵庙 里啼。” 宋 张耒 《效李商隐》诗:“昨夜雨昏今朝朗,一番风雨一番愁。” 宋 陆游 《过修觉山不果登览》诗:“前日泛江时,雨昏失南色。”
《骈字类编》:云昏(云昏)
唐 李贺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唐 李群玉 云安 树暗荆王馆,云昏蜀客舟。
《漢語大詞典》:昏旦
(1).黄昏和清晨。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暉。”《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夫自天观象,昏旦之刻未分;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李善 注引《五经要义》:“日入后,漏三刻为昏;日出前,漏三刻为明。” 唐 岑参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诗:“深林迷昏旦,栈道凌空虚。”
(2).从黄昏到天明的时光。亦泛指时光。 唐 李绅 《南梁行》:“芻狗无由学圣贤,空持感激终昏旦。” 明 汤式 《一枝花·送车文卿》套曲:“安乐窝随缘度昏旦,伴几个知交撒顽,寻一会渔樵调侃。”
(3).谓晨昏短促。形容时间短暂。 唐 杜甫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诗:“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 清 顾炎武 《意有未尽再赋四章》之一:“因思千古同昏旦,几席羹墙尚宛然。”
(4).犹混蛋。詈词。不明事理的人。 沙汀 《代理县长》:“本来地方就很苦寒--你们看这个昏旦!”
《骈字类编》:日昏
孟郊 蓝溪元居士草堂诗 日昏冬命酒,寒蛩鸣蕙丛。
《漢語大詞典》:气昏(氣昏)
气质昏浊。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性明者欲简,嗜繁者气昏。”
分類:气质昏浊
《漢語大詞典》:昏垫(昏墊)
陷溺。指困于水灾。亦指水患,灾害。《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 孔颖达 疏:“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无有所知,又若沉溺,皆困此水灾也。 郑 云:‘昏,没也;垫,陷也。 禹 言洪水之时,人有没陷之害。’”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久痗昏垫苦,旅舘眺郊歧。” 宋 王安石 《上龚舍人书》:“比闻天子念东南之民困于昏垫,輟侍从之臣,亲至其地以劳徠安集之。” 清 魏源 《筹河篇下》:“ 沁水 浊悍衝决,使北行入 运 ,则 卫辉 必有昏垫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