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28,分19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一座生春(又作:一笑春风 ...)
金谷先春
锦江春色
井春五经
九重春近,仙桃传宴
中山春(又作:中山曲米春)
君如春柳
葵藿仰阳春
刘郎春草
漉春酩
绿杨两家春
一家春(又作:满家浑是春)
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青春作伴
秋蛇春蚓
典故
一座生春
 
一笑春风
 
坐生春
 
满坐春风
 
金钗堕
 
金钗离立座生春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四〈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浊水污泥清路尘,还曾同制掌丝纶。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金钗半堕座添春】。知公不久归钧轴,应许閒官寄病身。
典故
万株连绮,人堕莺飞
 
金谷先春


《艺文类聚》卷八十六〈巢部上·梅〉~472~
〈梅花落〉诗:腊月正月早惊春,众花未发梅花新。梅花芬芳临玉台,朝攀晚折还复开。满酌金卮催玉柱,落梅树下宜歌舞。金谷万株连绮甍,梅花隐处隐娇莺。桃李佳人欲相照,摘蕊牵花来并笑。杨柳条青楼上轻,梅花色白雪中明。横笛短箫悽复咽,谁知柏梁声不绝。
典故
锦江春色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八〈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锦江春水流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典故
井春五经

相关人物
井丹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井丹〉~2764~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也。少受业太学,通《五经》善谈论,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纷井大春。」性清高,未尝修刺候人。……隐闭不关人事,以寿终。

例句

李充四部,井春五经。 李瀚 蒙求

典故
九重春近,仙桃传宴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案:贾至。洛阳人。与父曾俱为中书舍人。】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九天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案:原注。舍人先世尝掌丝纶。】,池上于今有凤毛【池上于今得凤毛】【池上如今有凤毛】【池上如今得凤毛】。
典故
一醉三年
 
一醉千日醒
 
中山千日
 
中山春
 
中山曲米春
  
中山醉
 
千日卧
  
千日醉
   
玄石葬荒丘
 
玄石饮
 
酒沽千日
 
醉一千日
 
醉日论千
 
醉酒一千日

相关人物
刘玄石


《太平御览》卷八百四十五〈饮食部三·酒下〉~3907~2~
晋·张华《博物志》:「刘玄石曾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至家大醉,其家不知,以为死,葬之。后酒家计向千日,往视之,云巳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
《博物志》卷十〈杂说下〉~
昔刘玄石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千日酒,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当醉,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权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前来沽酒,醉向醒耳。往视之。云:「玄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
《搜神记》卷十九~49~
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时有州人,姓刘,名玄石,好饮酒,往求之。希曰:「我酒发来未定,不敢饮君。」石曰:「纵未熟,且与一杯,得否?」希闻此语,不免饮之。复索,曰:「美哉!可更与之。」希曰:「且归。别日当来。只此一杯,可眠千日也。」石别,似有怍色。至家,醉死。家人不之疑,哭而葬之。经三年,希曰:「玄石必应酒醒,宜往问之。」既往石家,语曰:「石在家否?」家人皆怪之曰:「玄石亡来,服以阕矣。」希惊曰:「酒之美矣,而致醉眠千日,今合醒矣。」乃命其家人凿冢,破棺,看之。冢上汗气彻天。遂命发冢,方见开目,张口,引声而言曰:「快者醉我也!」因问希曰:「尔作何物也?令我一杯大醉,今日方醒,日高几许?」墓上人皆笑之。被石酒气冲入鼻中,亦各醉卧三月。

简释

千日酒:喻美酒。或喻忘怀世俗。唐韩偓《江岸闲步》:“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


例句

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刘希夷 故园置酒

愿逢千日醉,得逭百年愁。 刘绮庄 置酒

欲慰一时心,莫如千日酒。 孟郊 暮秋感思

三春小苑游,千日中山醉。 张昌宗 少年行

中山如有酒,敢借千金价。 晁采 子夜歌十八首

会从玄石饮,云雨出圆丘。 李峤

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 李端 杂歌

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杜甫 垂白

高兴不辞千日醉,随君走马向新丰。 武元衡 酬王十八见招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王勃 春园

青布旗誇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 韩偓 江岸闲步

无复中山赏,空吟吴会篇。 骆宾王 咏云酒

典故
君如春柳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26~
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
典故 
太阳及葵
  
葵藿仰阳春
 
葵藿倾叶
 
葵藿志
 
葵藿资

相关人物
曹植


《昭明文选》卷三十七〈表上·求通亲亲表〉~687~
臣伏自惟省,无锥刀之用。及观陛下之所拔授,若以臣为异姓,窃自料度,不后于朝士矣。若得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绂,驸马、奉车,趣得一号,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承答圣问,拾遗左右,乃臣丹诚之至愿,不离于梦想者也。远慕鹿鸣君臣之宴,中咏常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友生之义,终怀蓼莪罔极之哀;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崩城、陨霜,臣初信之,以臣心况,徒虚语耳。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淮南子》卷十七〈卷十七〉~559~
圣人之于道,犹葵之与日也,虽不能与终始哉,其乡之诚也。

例句

自惊一何幸,太阳还及葵。 李元纮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复恐红颜坐销铄,可怜明月方照灼,向影倾身比葵藿。 李如璧 明月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 裴度 中书即事

幸同葵藿倾阳早,愿比盘根应候荣。 郑愔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高适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典故
刘郎春草
 
小樊


《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寄赠小樊〉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终须买取名春草【终须买取多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处处将来步步随】【处处相将步步随】。
典故
巾漉酒
 
漉春酩
   
漉陶巾
 
葛巾漉酒
 
渊明漉酒
 
漉巾陶令
 
漉酒人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陶潜传》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例句

草堂窗底漉春醅,山寺门前逢暮雨。 刘言史 葛巾歌

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司空图 五十

将正陶令巾,又盖姜肱被。 吴融 祝风三十二韵

永秘黄庭诀,高悬漉酒巾。 姚合 哭砚山孙道士

头巾何所直,且漉瓮头糟。 姚合 秋日书事寄秘书窦少监

瓶开巾漉酒,地坼笋抽芽。 戎昱 闰春宴花溪严侍御庄

且须共漉边城酒,何必陶家有白纶。 李频 和友人下第北游感怀

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只作披衣惯,常从漉酒生。 杜甫 漫成二首之一

宾朋争漉酒,徒御侍巾车。 权德舆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 汪遵 彭泽

閒来欲著登山屐,醉里还披漉酒巾。 牟融 题孙君山亭

野觞浮郑酌,山酒漉陶巾。 王绩 尝春酒

高歌犹爱思归引,醉语惟誇漉酒巾。 卢纶 无题

漉酒迎宾急,看花署字迟。 秦系 赠乌程杨苹明府

古县萧条秋景晚,昔年陶令亦如君。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 雍陶 寄永乐殷尧藩明府

空负漉酒巾,乞食形诸诗。 顾况 拟古三首之三

典故
绿杨两家春

相关人物
张融
 
陆慧晓


《南史》卷四十八《陆慧晓传》
慧晓与张融并宅,其间有池,池上有二株杨柳。点叹曰:「此池便是醴泉,此木便是交让。」及武陵王晔守会稽,上为精选僚吏,以慧晓为征虏功曹,与府参军沛国刘琎同从述职。琎清介士也,行至吴,谓人曰:「吾闻张融与慧晓并宅,其间有水,此必有异味。」故命驾往酌而饮之。曰:「饮此水,则鄙吝之萌尽矣。」

例句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白居易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典故
一家春
 
满家浑是春


《全唐诗》卷五十六〈山扉夜坐〉
抱琴开野室,携酒对情人。林塘花月下【林塘花月夜】,别似一家春【别是一家春】。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三〈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其四:「玉漏飘青琐,金铺丽紫宸。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瑞霭方呈赏,暄风本配仁。岩廊开凤翼,水殿压鳌身。文雅逢明代,欢娱及贱臣。年年未央阙,恩共物华新。」
典故
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全唐诗》卷二百一〈春梦〉
洞房昨夜春风起【洞庭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梦春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典故
青春作伴


《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案:原注。余田园在东京。】。
典故
秋蚓
 
秋蛇春蚓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7~
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谷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
《漢語大詞典》:中山酒
相传产于 中山 的一种名酒,又称千日酒。亦泛指名酒。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 狄希 , 中山 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 南朝 梁 周兴嗣 《答吴均》诗之一:“但酌中山酒,唯甘 江浦 橘。” 唐 鲍溶 《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诗之五:“闻道中山酒,一杯千日醒。”参见“ 中山 ”。
《國語辭典》:中山  拼音:zhōng shān
1.山中。《荀子。富国》:「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戴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
2.国名。位于今河北省定县一带。战国时为魏所灭。
3.相传古代刘元石,到中山酒家买酒,酒家与之千日酒,元石回家后大醉不醒,家人疑其已死,遂葬之。千日后,酒家来访,乃皆同其家人开棺,元石遂醒。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五。后以中山比喻美酒》。《文选。左思。魏都赋》:「醇酎中山,流湎千日。」《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平原侯植诗》:「中山不知醉,饮德方觉饱。」
4.县名。参见「中山县」条。
《國語辭典》:千日酒  拼音:qiān rì jiǔ
相传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饮千日酒,结果一醉千日。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杂说下》。后用以指浓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漢語大詞典》:千日酿(千日釀)
指美酒。 明 高启 《吴中亲友远寄新酒》诗之一:“上国岂无千日酿,独怜此是故乡春。”参见“ 千日酒 ”。
分類:美酒
《國語辭典》:千日酒  拼音:qiān rì jiǔ
相传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饮千日酒,结果一醉千日。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杂说下》。后用以指浓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漢語大詞典》:千日饮(千日飲)
刘玄石 好饮酒,求饮“千日酒”一杯,醉眠千日。后用以为畅饮之典。 北周 庾信 《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诗:“只言千日饮,旧逐 中山 来。” 倪璠 注:“《博物志》曰:‘ 玄石 从 中山 酤酒,酒家与之千日之酒。’”参见“ 千日酒 ”。
《國語辭典》:千日酒  拼音:qiān rì jiǔ
相传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饮千日酒,结果一醉千日。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杂说下》。后用以指浓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漢語大詞典》:倾藿(傾藿)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迴光,然终向之者,诚也。臣窃自比葵藿。”后因以“倾藿”比喻忠于皇帝。 唐 李峤 《请预陪献捷表》:“太阳之暉,远鉴於倾藿;油云之泽,俯润於纤荆。”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常存倾藿之诚,虽知向日;居有戴盆之势,何以望天?”参见“ 倾阳 ”。
分類:于皇帝王
《漢語大詞典》:倾阳(傾陽)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迴光,然终向之者,诚也。”后因以“倾阳”比喻忠诚或归顺。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 明 高启 《金进士葵轩》诗:“应有倾阳意,将军心正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东西南北勤献曝,蛮夷戎狄竞倾阳。”
《國語辭典》:葵藿  拼音:kuí huò
1.葵,向日葵。藿,角豆的花叶。葵、藿二者皆有向阳特性,古人用以表示臣下对君主的忠诚。《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臣窃自比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寔在陛下。」
2.思慕。宋。田锡〈泰山父老望登封赋〉:「桑榆之景方暮,葵藿之心迭倾。」
《漢語大詞典》:漉酒
滤酒。南史·隐逸传上·陶潜:“郡将候 潜 ,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復著之。” 明 王世贞 《瞻美弟授太医院幕职同归至江口而别占一歌为赠》:“有冠不必挂神武,留作漉酒归 江 东。”
《漢語大詞典》:漉酒巾
滤酒的布巾。泛指葛巾。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三:“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 唐 朱放 《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诗:“雪里登山履,林间漉酒巾。” 明 宋濂 《跋〈匡庐社图〉》:“其一人冠漉酒巾,被羊裘,杖策徐行。”参见“ 漉酒 ”。
分類:布巾
《漢語大詞典》:漉酒
滤酒。南史·隐逸传上·陶潜:“郡将候 潜 ,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復著之。” 明 王世贞 《瞻美弟授太医院幕职同归至江口而别占一歌为赠》:“有冠不必挂神武,留作漉酒归 江 东。”